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志》,博士,晉西朝置十九人,江左初減為九人,皆不知 掌何經。元帝末,增《儀禮》《春秋》《公羊》博士各一人,合為 十一人,後又增為十六人,不復分掌五經」,而謂之「太 學博士」也。

穆帝升平元年三月壬申親釋奠於中堂

按:《晉書穆帝本紀》云云。按穆帝時學校廢故權於中堂行禮

成帝咸康三年立太學

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康三年春正月辛卯,立太學。 按《宋書禮志》,成帝咸康三年,國子祭酒袁瓌、太常馮 懷並上疏曰:「臣聞先王之教也,崇典訓,明禮學,以示 後生,道萬物之性,暢為善之道也。宗周既興,文史載 煥,端委治於南蠻,頌聲逸於四海。故延州入聘,聞雅 音而嗟咨;韓起適魯,觀《易》象而歎息。何者?立人之道, 於此為首也。」孔子恂恂,道化洙泗;孟軻皇皇,誨誘無 倦。是以仁義之聲,於今猶存;禮讓之風,千載未泯。疇 昔陵替,喪亂屢臻,儒林之教暫頹,庠序之禮有闕。國 學索然,墳卷莫啟,有心之徒,抱志無由。昔魏武身親 介胄,務在武功,猶尚息鞍披覽,投戈吟詠,以為世之 所須者,治之本宜崇。況今陛下以聖明「『臨朝,百官以 虔恭涖事。朝野無虞,江外靜謐。如之何泱泱之風,漠 焉無聞;洋洋之美,墜於聖世乎?古人有言,《詩》《書》義之 府,《禮》《樂》德之則』。實宜留心經籍,闡明學義,使諷誦之 音,盈於京室。味道之賢,典謨是詠,豈不盛哉!」疏奏,帝 有感焉。由是議立國學,徵集生徒,而世尚莊、老,莫肯 用心儒訓。穆帝永和八年,殷浩西征,以軍興罷遣,由 此遂廢。征西將軍庾亮在武昌開置學官,教曰:「人情 重交而輕賒,好逸而惡勞。學業致苦而祿答未厚,由 捷徑者多,故莫肯用心。洙、泗邈遠,風雅彌替。後生放 任,不復憲章典謨。臨官宰政者,務目前之治,不能閑 以典誥,遂令《詩》《書》荒塵,頌聲寂寞,仰瞻俯省,能弗歎 慨。自外」寇交侵,殆三十年矣,而未革面嚮風者,豈威 武之用盡,抑文教未洽,不足綏之邪?昔魯秉《周禮》,齊 不敢侮;范會崇典,晉國以治。楚魏之君,皆阻帶山河, 憑城據漢,國富民殷,而不能保其強大,吳起、屈完,所 以為歎也。由此言之,禮義之固,孰與金城湯池,季路 稱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為之三 年,猶欲行其義方,況今江表晏然,王道隆盛,而不能 弘敷禮樂,敦明庠序,其何以訓彝倫而來遠人乎!魏 武帝於馳騖之時,以馬上為家;逮於建安之末,風塵 未弭,然猶留心遠覽,大興學業,所謂「顛沛必於是」,真 通才也。今使三時既務,五教並修,軍旅已整,俎豆無 廢,豈非兼善者哉!便處分安「學校處所,籌量,起立講 舍,參佐大將子弟,悉令入學;吾家子弟,亦令受業。四 府博學識義通涉文學經綸者,建儒林祭酒,使班同 三署,厚其供給,皆妙選邦彥,必有其宜者,以充此舉。 近臨川、臨賀二郡,並求脩復學校,可下聽之。若非束 脩之流,禮教所不及,而欲階緣免役者,不得為生。」明 為條制,令法清而人貴。又繕造禮器俎豆之屬,將行 大射之禮。亮尋薨,又廢。按庾亮以咸和九年鎮武昌咸康六年薨其開置學官不

可考附見於此

孝武帝太元元年選國子生增造廟屋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宋書禮志》,孝武帝太 元元年,尚書謝石陳之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翼善 輔性,惟禮與學。雖理出自然,必須誘導。故洙、泗闡弘 道之風,《詩》《書》垂軌教之典。敦《詩》說《禮》,王化以斯而隆; 甄陶九流,群生於是乎穆。世不常治,道亦時亡。光武 投戈而習誦,魏武息馬以修學。懼墜斯文,若此之至 也。大晉受命,值世多阻,雖聖化日融,而王道未備。庠 序之業,或廢或興。遂令陶鑄闕日用之功,民生靡素 絲之益。亹亹元緒,翳焉莫抽。臣所以遠尋伏念,寤寐 永歎者也。今皇威遐震,戎車方靜,將灑元風於四區, 導斯民於至德,豈可不弘敷禮樂,使煥乎可觀。請興 復國學,以訓胄子,班下州郡,普修鄉校。雕琢琳瑯,和 寶必至。大啟群蒙,茂茲成德,匪懈於事,必由之以通, 則人競其業,道隆學備矣。」烈宗納其言。其年,選公卿 二千石子弟為生,增造廟屋一百五十五間,而品課 無章,士君子恥與其列。國子祭酒殷茂言之曰:「臣聞 弘化正俗,存乎禮教;輔性成德,必資於學。先王所以 陶鑄天下,津梁萬物,閑」邪納善,潛被於日用者也。故 能疏通元理,窮綜幽微,一貫古今,彌綸治化。且夫子 稱回,「以好學為本,七十希仰,以善誘歸宗。」《雅》《頌》之音, 流詠千載,聖賢之淵範,哲王所同風。自大晉中興,肇 基江左,崇明學校,脩建庠序,公卿子弟,並入國學,尋 值多故,訓業不終。陛下以聖德元一,思隆前美,順通 居方,導達物性,興復儒肆,僉與後生。自學建彌年,而 功無可名,憚業避役,就存者無幾。或假託親疾,真偽 難知,聲實渾亂,莫此之甚。臣聞舊制,國子生皆冠族 華胄,比列皇儲,而中者混雜蘭艾,遂令人情恥之。子 貢去朔之餼羊,仲尼猶愛其禮,況名實兼喪,面牆一 世者乎!若以當今急病,未遑斯典,權宜停廢「者,別一 理也。若其不然,宜依舊準。竊謂群臣內外清官子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