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三載二月 詔。「自臨御已來。四十餘年。棫樸延想。寤寐求賢。林藪 無遺。旌招不絕。猶慮升平已久。學業增多。至于徵求 或遺僻陋。其博通墳典。洞曉元經。清白著聞。詞藻宏 麗。軍謀出眾。武藝絕倫者。任于所在自舉。仍委郡縣 長官」精加銓擇,必取才實相副者奏聞。
肅宗乾元元年以郊恩詔吏兵二部作徵召條目奏聞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乾元元年四 月,郊祀禮畢,翌日御丹鳳門,大赦天下。詔曰:「草澤及 卑位之間,有不求聞達,未經推薦者,一藝以上,恐遺 俊乂。令兵部、吏部作徵召條目奏聞。」
乾元三年,徵山人祝素琚為諫議大夫。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三年二月,徵 太白山人祝素琚,拜諫議大夫。」
代宗廣德元年詔行在側近府州長官搜舉遺逸以禮資遣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廣德元年十 二月詔曰:「理道同歸,求賢是急。非人不乂,辟士是勤。 招以弓車,設其壇席,且憂薖軸,如待神明。朕臨御多 方,誕敷至化,慮遺巖穴,載佇雲津,知白珩之非寶,降 元纁於下體。一自鳴鑾關外,駐驛陝郭,每念明揚,深 勞寤寐。聽正言以除國病,思碩德以定人訛。而猶高 士」鴻冥,幽人豹隱,將朕之不德,而禮或有遺,望干旄 之忠告,仰《少微》以嘆息。眇然惕勵,固覽河山,藿食薇 歌,往而不返,永懷賢者,朕甚恧焉。今將意達巢居,誠 通卜兆,一麾必起,四皓爰來,敦其素風,成我王道。宜 令行在側近府州長官,搜舉遺逸。其有懷才抱器,高 蹈不仕,精加訪擇,必以名薦,仍須以禮「資遣,送赴行 在。賁於丘園,待以郎署,務令申勸,悉朕意焉。」
德宗興元元年詔有隱居行義者長吏具名奏聞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興元元年正 月,帝在奉天行在,大敕改元天下有隱居行義,晦跡 丘園者,委長吏具名奏聞。」
貞元四年徵劉益為左贊善大夫陽城為諫議大夫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德宗本紀貞元
四年六月,徵夏縣處士。先除著作郎陽城為諫議大 夫。城以褐衣詣闕,上賜之章服而後召。按《陽城傳》: 「城隱于中條山,遠近慕其德行。李泌聞其名,親詣其 里訪之,與語甚悅。泌為宰相,薦為著作郎。德宗令長 安縣尉楊寧齎束帛詣夏縣所居而召之。城乃衣褐 赴京,上章辭讓。德宗遣中書持章服衣之而後召,賜 帛」五十匹。尋遷諫議大夫。初,未至京,人皆想望風采, 曰:「陽城山人能自苦刻,不樂名利。今為諫官,必能以 死奉職。」人咸畏憚之。
按《冊府元龜》:「貞元四年四月,以處士劉益為左贊善 大夫致仕。未歸之間,且於國子監安置。」
貞元十一年。諸州准例薦隱士蔡廣成等,給公乘,赴 京敘用。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德宗本紀》:「十一 年三月丙申,諸州准例薦隱居丘園、不求聞達蔡廣 成等九人,各受試官,令給公乘,到京日量才敘用。」〈按冊
《府元龜》作「蔡武等九人。」
〉
憲宗元和元年徵李渤為左拾遺不至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李渤傳》:「渤字濬之,魏橫 野將軍申國公發之裔。父鈞,殿中侍御史,以不能養 母廢於世。渤恥之,不肯仕,刻志於學,與仲兄涉偕隱 廬山。嘗以列禦寇拒粟,其妻怒,是無婦也。樂羊子捨 金,妻讓之,是無夫也。乃摭古聯德高蹈者,以楚接輿、 老萊子、黔婁先生、於陵子、王仲孺、梁鴻六人,圖象讚 其」行,因以自儆。久之,更徙少室。元和初,戶部侍郎李 巽、諫議大夫韋況交章薦之,詔以右拾遺召,於是河 南少尹杜兼遣吏持詔幣即山敦促。渤上書謝:「昔《屠 羊說》有言:『位三旌,祿萬鍾』,知貴於屠羊,然不可使吾 君妄施。彼賤賈也,猶能忘己愛君,臣雖欲盜榮以濟 所欲,得無愧屠羊乎?」不拜。洛陽令韓愈《遺書》曰:「有詔 河南敦諭拾遺公,朝廷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鳥,始 見爭先,睹之為快。方今天子仁聖,小大之事,皆出宰 相,樂善言,如不得聞。自即大位,凡所出而施者,無不 得宜。勤儉之聲,寬大之政,幽閨婦女,草野小子,飽聞 而厭道之。愈不通於古,請問先生,茲非太平世歟?加 又有非人力而至者。年穀屢熟,符貺委至,干紀之奸, 不戰而拘纍;彊梁之凶,銷鑠縮栗,迎風而委伏。其有 一事未就,正視若不成人,四海所環,無一夫甲而兵 者。若此時也,拾遺公不疾起,與天下士樂而享之,斯 無時矣。昔孔子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已,跡接於諸侯 之國。今可為之時,自藏深山,牢關而固拒,即與仁義 者異守矣。想拾遺公冠帶就車,惠然肯來,舒所畜積, 以補綴盛德之闕,利加于時,名垂將來,踴躍懷企,頃 刻以冀。又切聞朝廷議必起拾遺公,使者往,若不許, 即河南必繼以行。拾遺徵若不至,更加高秩。如是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