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衰;宜憂而不憂者,國必危。陛下不以國家存亡、社 稷安危之策而降於清問,臣未知陛下以布衣之臣, 不足與定大計耶?或萬機之勤,有所未至也?不然,何 宜憂而不憂乎?臣以為陛下所先憂者,宮闈將變,社 稷將危,天下將傾,四海「將亂,此四者國家已然之兆, 故臣謂聖慮宜先及之。」夫帝業艱難而成之,固不可 容易而守之。太祖肇其基,高祖勤其績,太宗定其業, 元宗繼其明,至於陛下二百餘載,其間聖明相因,擾 亂繼作,未有不用賢士近正人而能興者。或一日不 念,則傾覆大器,宗廟之恥,萬古為恨。臣謹按《春秋》,「人 君之道」,在體元以居正。昔董仲舒為漢武帝言之,略 矣,有未盡者,臣得為陛下備論之。夫繼故必書即位, 所以正其始也;終必書所終之地,所以正其終也。故 為君者,所發必正言,所履必正道,所居必正位,所近 必正人。《春秋》閽弒,吳子餘祭,書其名,譏疏遠賢士,昵 刑人,有不君之道。伏惟陛下思祖宗開國之「勤,念《春 秋》繼故之誡,明法度之端,則發正言,履正道,杜篡弒 之漸,則居正位,近正人,遠刀鋸之殘,親骨鯁之直,輔 相得以顓其任,庶寮得以守其官。奈何以褻近五六 人,總天下大政,外專陛下之命,內竊陛下之權,威攝 朝廷,勢傾海內,群臣莫敢指其狀,天子不得制其心。 禍稔蕭牆,姦生帷幄。臣恐曹」節、侯覽復生於今日,此 宮闈將變也。臣謹按《春秋》定公元年春,王不言正月 者,《春秋》以為先君不得正其終,則後君不得正其始, 故曰「定無正」也。今忠賢無腹心之寄,閽寺專廢立之 權,陷先帝不得正其終,致陛下不得正其始。況太子 未立,郊祀未修,將相之職不歸,名器之宜不定,此社 稷將危也。臣謹按《春秋》,「王札子殺召伯、毛伯。」《春秋》之 義,兩下相殺。不書。此書者,重其顓王命也。夫天之所 授者在命,君之所存者在命。操其命而失之者,是不 君也;侵其命而專之者,是不臣也。君不君,臣不臣,此 天下所以將傾也。臣謹按《春秋》,晉趙鞅以晉陽之兵 叛入於晉。書其歸者,能逐君側之惡,以安其君,故《春 秋》善之。今威柄陵夷,藩臣跋扈,有不達人臣大節而 首亂者,將以安君為名。不究《春秋》之微,稱兵者以逐 惡為義,則典刑不由天子,征伐必自諸侯,此海內之 將亂也。故樊噲排闥而雪涕,袁盎當車而抗辭,京房 發憤以殞身,竇武不顧而畢命,此皆陛下明知之矣。 臣謹按《春秋》,晉狐射姑殺陽處父,書「襄公殺之」者,以 其君漏言也。襄公不能固陰重之機,處父所以及殘 賊之禍,故《春秋》非之。夫上漏其情,則下不敢盡意;上 泄其事,則下不敢盡言。故《傳》有「造膝詭辭」之文,《易》有 「失身害成」之戒。今公卿大臣,非不欲為陛下言之,慮 陛下不能用也。忽而不用,必泄其言。臣下既言而不 行,必嬰其禍,適足「鉗直臣之口,而重姦臣之威。是以 欲盡其言,則有失身之懼;欲盡其意,則有害成之憂。 裴回鬱塞,以須陛下感悟,然後盡其啟沃。陛下何不 聽朝之餘,時御便殿,召當世賢相老臣,訪持變扶危 之謀,求定傾捄亂之術,塞陰邪之路,屏褻狎之臣,制 侵陵迫脅之心,復門戶掃除之役。戒其所宜戒,憂其 所宜憂。」既不得治其前,當治其後;不得正其始,當正 其終:則可以虔奉典謨,克承丕構,終任賢之效,無宵 旰之憂矣。臣前所謂「追蹤三五,紹復祖宗,宜鑒前古 之興亡,明當時之成敗」者。臣聞堯、禹之為君,而天下 大治者,以能任九官、四岳十二牧,不失其舉,不貳其 業,不侵其職,居官惟其能,左右惟其賢。元凱在下,雖 微而必舉;四凶在朝,雖彊而必誅。考其安危,明其取 捨。至秦二世,漢元成,咸願措國如唐、虞,致身如堯、舜, 而終敗亡者,以其不見安危之機,不知取捨之道,不 任大臣,不辨姦人,不親忠良,不遠讒佞也。伏惟陛下 察唐、虞之所以興,而景行於前;鑒秦、漢之所以亡而 戒懼於後。陛下無謂廟堂無賢相,庶官無賢士。今綱 紀未絕,典刑猶在,人誰不欲致身為王臣,致時為升 平,陛下何忽而不用邪?又有居官非其能,左右非其 賢,惡如四凶,詐如趙高,姦如恭、顯,陛下何憚而不去 邪?神器固有歸,天命固有分,祖宗固有靈,忠臣固有 心,陛下其念之哉!昔秦之亡也,失於彊暴;漢之亡也, 失於微弱。彊暴則姦臣畏死而害上,微弱則彊臣竊 權而震主。臣伏見敬宗不虞亡秦之禍,不翦其萌,伏 惟陛下深軫亡漢之憂以杜其漸,則祖宗之洪業可 紹,三五之遐軌可追矣。臣前所謂陛下心有所未達, 以下情塞而不能上通;行有所未孚,以上澤壅而不 得下浹。且百姓有塗炭之苦,陛下無由而知陛下有 子惠之心,百姓無由而信。臣謹按《春秋》書梁亡不書 取者,梁自亡也。以其思慮昏而耳目塞,上出惡政,人 為寇盜,皆不知其所以終自取其滅亡也。臣聞國君 之所以尊者,重其社稷也;社稷之所以重者,存其百 姓也。苟百姓不存,則雖社稷不得固其重;社稷不重, 則人君不得保其尊。故治天下者不可不知百姓之 情。夫百姓者,陛下之赤子,陛下宜令慈仁者視育之 如保傅焉,如乳哺焉,如師之教導焉。故人之於上也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14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