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4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推伏。周太祖常親臨釋奠,尚希時年十八,令講《孝經》, 詞旨可觀。太祖奇之,賜姓普六茹氏,擢為國子博士。」 《郎茂傳》:「茂少敏慧,七歲誦騷雅,日千餘言。十五師事 國子博士河間權會,受《詩》《易》《三禮》及元象刑名之學。」 又就國子助教長樂張率禮受《三傳》群言,至忘寢食。 家人恐茂成病,恒節其燈燭。及長,稱為學者。

《何妥傳》:妥少機警,八歲遊國子學,助教顧良戲之曰: 「汝既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是河水之河?」應聲答曰:「先 生姓顧,是眷顧之顧,是新故之故。」眾咸異之。

《張衡傳》:「衡字建平,河內人也。祖嶷,魏河陽太守。父光, 周萬州刺史。衡幼懷志尚,有骨鯁之風。年十五,詣太 學受業,研精覃思,為同輩所推。周武帝居太后憂,與 左右出獵,衡露髮輿櫬,扣馬切諫。帝嘉焉,賜衣一襲, 馬一匹,擢拜漢王侍讀。」

《辛公義傳》:「公義,隴西狄道人也。父季慶,青州刺史。公 義早孤,為母氏所養,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 任太學生,以勤苦著稱。武帝時,召入露門學,令受道 義。每月集御前,令與大儒講論,數被嗟異,時輩慕之。」 《北史李彪傳》:「彪孫昶,小名那,性峻急,不雜交游。幼年 以解屬文,有聲洛下。時洛陽初置明堂,昶年十數歲」, 為《明堂賦》,雖優洽未足,才志可觀,見者咸曰「有家風 也。」初謁周文,周文深奇之,厚加資給,令入太學。周文 每見學生,必問才行於昶。昶神情清悟,應對明辯,周 文每稱歎之。

《房暉遠傳》:暉遠擢為國子博士,上令國子生通一經 者並悉薦舉,將擢用之。既策問訖,博士不能時定臧 否,祭酒元善怪問之,暉遠曰:「江南河北,義例不同,博 士不能遍涉,學生皆持其所短,稱己所長,博士各各 自疑,所以久而不決也。」祭酒因令暉遠考定之,暉遠 攬筆便下,初無疑滯。或有不服者,暉遠問其所傳義 疏,輒為始末誦之,然後出其所短,自是無敢飾非者。 所試四五百人,數日便決。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 以為不能測也。

《豆盧勣傳》:「勣聰悟有器局,少受業國子學,略涉文藝。 周明帝時,為左武伯中大夫。勣自以經業未通,請解 職遊露門學。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學。」

《元諧傳》:「諧河南雒陽人也。家代貴盛,諧性豪俠,有氣 調,少與高祖同受業於國子,甚相友愛。後以軍功,累 遷大將軍。」

《冊府元龜》:武少儀為國子司業。貞元十七年五月,訛 言云:外人妄談禁中事,神威軍令將吏分捕入軍中 鞫問。時國子監學生何竦、曹壽被收,少儀上疏言:「太 學生何竦、曹壽等,今月十四日有兩人,稱是神威軍 官健,本軍奏進,止令追其人,亦不言姓名。緣神威是 禁軍,稱奉進止,所由不敢隨去,臣亦不敢牒問。經今」 二日,更不見迴。臣伏以何竦、曹壽等,學生之中,素無 異跡,皆勤藝業。臣職在監臨,頗所諳委,察訪遊處,不 涉非違。今忽被軍中密收,恐橫被詿誤。太學生胄,多 來自遠方,自見追此二人,不知其故,咸聞驚懼,莫敢 保安。何竦等儻情理難容,伏乞明示罪狀,加以刑法。 如或枉遭誣執,仗計必盡其辭,冀無「濫罰,人知懲警。 臣謬當承乏,職令生徒令其干犯國章,敢逃罪責!」由 是,何竦、曹壽得釋。

《西溪叢語》:韋應物正元中以左司郎中出為蘇州刺 史。書目姓名略見《唐書·藝文志》,其詳不載於正史,不 可得而攷也。今觀其《來吳贈舊識》云:「少年游太學,負 氣蔑諸生。蹉跎三十載,今日海隅行。」則少嘗游太學, 蓋武皇升僊後,二年入太學,遂為丞也。

《順宗實錄》,陽城改國子司業,引諸生告之曰:「凡學者 所以學,為忠與孝也,諸生寧有久不省其親乎?」明日, 謁城歸養者二十餘人。有薛約者,嘗學於城,狂躁,以 言事得罪,將徙連州,客寄有根蔕,吏縱求得城家,坐 吏於門,與約飲決別,涕泣送之郊外。德宗聞之,以城 為黨罪人,出為道州刺史。太學生魯郡李儻等二百 「七十人詣闕乞留住數日,吏遮止之,疏不得上。」 《酉陽雜俎》:「元和中,國子監學生周乙者,嘗夜習業,忽 見一小鬼鬅鬠頭,長二尺餘,滿頭碎光如星,眨眨可 惡,戲燈弄硯,紛搏不止。學生素有膽,叱之稍卻,復傍 書案,因伺其所為,漸逼近乙,因擒之,踞坐求哀,辭頗 苦切。天將曉,覺如物拆聲,視之,乃敝木杓也」,其上粘 粟百餘粒。

陸游《南唐書朱弼傳》:「弼知廬山國學,盧絳蒯鼇、諸葛 濤飲博不逞,患苦諸生,學官依違,無敢問者。及弼至, 一切繩以禮法。每升堂講說,座下肅然,絳等亦愧服 引去,徒自四方來者,數倍平時。」

馬令。《南唐書盧郢傳》:「乾德中,後主以韓德霸為任城 烽火使,常督無賴輩旦暮巡警。諸科士人微犯禁,往 往羅鞭扑。會德霸出,郢調笛不輟,使數卒捕郢,郢奮 肱搏之,卒不能逼,郢遂去。後與黃夢錫等自國子監 出行,遇德霸,不避其呵導。德霸駐騎詬曰:『汝等乞索 輩,殊不知憲制,敢無禮耶』!因叱左右收郢等,郢等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