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諸陵時,林故為杭丐者,背竹籮,手持竹杖,夾遇物 即夾以投籮中。鑄銀作兩許小牌百十繫腰間,賄西 僧云:「自餘不敢望收得高宗、孝宗骨,斯足矣。」番僧左 右之,果符高、孝兩朝骨,為兩函貯之,歸葬於東嘉。其 詩有《夢中作》十首,其一絕曰:「一抔未築珠宮土,雙匣 親傳《竺國經》。只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又 曰:「空山急雨洗巖花,金粟堆寒起暮鴉。水到《蘭亭》更 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又曰:「橋山弓劍未成灰,玉匣 珠襦一夜開。猶記去年寒食日,天家一騎捧香來。」餘 七首尤悽怨,則忘之。葬後,於宋常朝殿前掘冬青樹 一株,植於兩函土堆上。又有《冬青花》一首曰:「冬青花, 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隔江風雨清影空,五月深 山落微雪。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底月?」後忘 之。又一首有曰:「君不記羊之年,馬之月,霹靂一聲山 石裂。」聞其事甚異,不欲書。若林霽山者,其亦可謂義 士也已。
《江行雜錄》:通判監酒趙詩者,昔在學校,嘗因齋生熟 寐,與眾戲以香燭、花果、楮錢之類,設供於臥榻前,而 潛伺之寢者。既覺,見之曰:「我已死邪?」因唏噓不已。少 頃復寐,久不起,視之,真死矣。乃徹供設之物,相與祕 之。斯人豈乍覺見此,神魂驚散,遂不復還體也邪?事 有不可知者。
《江西通志》:「王炎午字鼎翁,安福人。為太學生。文丞相 被執過青原,炎午作生祭文,自贑至洪,於驛途水步、 山牆店壁皆貼之,以速丞相死。及張千載持丞相齒 髮歸,炎午痛哭,復為文祭之。炎午奉母孝,三十年不 懈。母沒,廬墓三年。偶宿邑城,夢母語曰:『夜來火吾衣, 幾及面』。急趨歸,見母遺像,果為跋燭所爇,及面而止。」 自是不復出廬,日飲饘粥而已。所著有《吾汶稿》。嘉靖 間,詔從祀大忠祠。
《建寧府志》:「彭九萬字好古,崇安人。德祐元年為太學 生。上書言賈似道誤國,不報。入元不仕。至元二十年, 黃華倡亂,時九萬客縣之石臼里中,山寇以兵脅使 從己,九萬斥之,卒遇害。九萬工詞賦,或謂其有《楚騷》 之風。」
《江西通志》:「王科字子純,樂安人。宋末貢補國學草廬。 嘗曰:『耆儒宿學如吾子純者,寥寥若晨星』。子純師事 草廬,嘗築汪陂,溉田千頃,邑長燮理溥化,郡守楊友 直皆加禮敬。有《西齋稿》藏於家。」
《金史施宜生傳》:「宜生字明望,邵武人也。博聞強記,未 冠,由鄉貢入太學。宋政和四年,擢上舍第,試學官,授 潁州教授。」
《納合椿年傳》:「椿年本名烏野。初置女直字,立學官於 西京,椿年與諸部兒童俱入學,最號警悟。久之,選諸 學生送京師,俾上京教授。耶魯教之,椿年在選中,補 尚書省令史。」
《宗憲傳》:憲本名阿懶,頒行女直字書。年十六,選入學。 太宗幸學,宗憲與諸生俱謁宗憲,進止恂雅,太宗召 至前,令誦所習,語音清亮,善應對。侍臣奏曰:「『此左副 元帥宗翰弟也』。上嗟賞久之。」
《徒單克寧傳》:「克寧進拜太傅,兼尚書令。尚書省奏,猛 安謀克願試進士者,聽之。上曰:『其應襲猛安謀克者, 學于太學可乎』?」克寧曰:「『承平日久,今之猛安謀克,其 材武已不及前輩,萬一有警,使誰禦之?習辭藝,忘武 備,於國弗便』。上曰:『太傅言是也。章宗初即位,頗好辭 章,而疆場方有事,故克寧言及之』。」
《僕散端傳》:「端判南京留守,與河南統軍使長壽,按察 轉運使王質表請南遷,凡三奏,宣宗意乃決。百官士 庶皆言其不可,太學生趙昉等四百人上書極論利 害,宣宗慰遣之。」
《雷淵傳》:「淵庶出,年最幼,諸兄不齒。父沒,不能安於家, 乃發憤入太學,衣弊履穿,坐榻無席,自以跣露,恆兀 坐讀書,不迎送賓客,人皆以為倨。其友商衡每為辨 之,且賙卹焉。後從李之純游,遂知名。登至寧元年詞 賦進士甲科。」
《元史宋子貞傳》:「子貞性敏悟好學,工詞賦。弱冠領薦 書,試禮部,與族兄知柔同補太學生。俱有名于時,人 以大小宋稱之。」
耶律有《尚傳》。有尚受業許衡之門。至元八年,衡罷中 書左丞,除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以教國人之子 弟。乃奏以門人十二人為齋長,以伴讀,有尚其一也。 衡告免還鄉里,有尚除國子司業。時學館未建,師弟 子皆寓居民屋,有尚屢以為言。二十四年,朝廷乃大 起學舍,始立國子監,立監官,而增廣弟子員,於是有 尚,陞國子祭酒,儒風為之丕振。
《闊闊傳》:「闊闊子堅童,字永叔,少孤,甫十歲,即從王鶚 游。既長,奉命入國學,復從許衡游。」
《雪舟脞語》:「至元丙子,三宮赴北行省,俘三學生一百 人從行,責齋臧足其數。時見幾者悉已竄徙。本齋有 兩同舍,州橋吳府子弟,名棠孫、枌孫,歲僅一入齋,至 是乃為齋臧所指,驅之北去。出關後,諸生沬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