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遼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志,經童之制:凡士庶子 年十三以下,能誦二大經,三小經,又誦《論語》、諸子及 五千字以上,府試十五題,通十三以上,會試每場十 五題,三場共通四十一以上,為中選。所貴在幼而誦 多者,若年同則以誦大經多者為最。初,天顯八年,時 太宗以東平童子劉天驥,七歲能誦《詩》《書》《易》《禮》《春秋 左氏傳》及《論語》《孟子》,上命教養之,然未有選舉之制 也。世宗即位之二年,詔闢貢舉,始備其列,取至百二 十二人。
宋
太宗雍熙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浦城童子楊億為祕書省正字
按《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按《楊億傳》,「億字大年,建州 浦城人。祖文逸,南唐玉山令。億將生文逸夢一道士, 自稱懷玉山人來謁。未幾,億生,有毛被體長尺餘,經 月乃落,能言。母以小經口授,隨即成誦。七歲能屬文, 對客談論,有老成風。雍熙初,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 江南轉運使張去華就試詞藝,送闕下,連三日得對 試」詩賦五篇,下筆立成。太宗深加賞異,命內侍都知 王仁睿送至中書,又賦詩一章,宰相驚其俊異,削章 為賀。翼日,下制曰:「汝方髫齔,不由師訓,精爽神助,文 字生知,越景絕塵,一日千里,予有望於汝也。」即授祕 書省正字,特賜袍笏。
淳化二年十二月乙亥賜秦州童子譚孺卿本科出身
按:《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真宗景德二年撫州晏殊大名府姜蓋皆以童子召試殊賜進士出身蓋同學究出身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凡童子十五歲 以下,能通經作詩賦,州升諸朝,而天子親試之。其命 官免舉無常格。景德二年,撫州晏殊、大名府姜蓋,始 以童子召試詩賦,賜殊進士出身,蓋同學究出身。尋 復召殊試賦論,帝嘉其敏贍,授祕書正字。後或罷或 復。自仁宗即位至大觀末,賜出身者,僅二十人。 按 《晏殊傳》: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七歲能屬文。景德初, 張知白安撫江南,以神童薦之。帝召殊與進士千餘 人並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 士出身。宰相寇準曰:「『殊江外人』。帝顧曰:『張九齡非江 外人邪』?」後二日,復試詩賦論,殊奏:「『臣嘗私習此賦,請 試他題』。帝愛其不欺,既成,數稱善,擢祕書」省正字,祕 閣讀書。命直史館陳彭年察其所與遊處者,每稱許 之。
仁宗寶元元年六月戊寅罷舉童子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神宗元豐七年冬十月庚辰饒州童子朱天申對於睿思殿賜五經出身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高宗建炎二年親試童子朱虎臣賜金帶以寵之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建炎二年,用舊 制親試童子,召見朱虎臣,授官,賜金帶以寵之。後至 者,或誦經、史、子、集,或誦御製詩文,或誦兵書,習步射。 其命官免舉,皆臨期取旨,無常格。」
孝宗淳熙八年始分童子試為三等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淳熙中,王克勤 始以程文求試,內殿引見,孝宗嘉其警敏,補從事郎, 令祕閣讀書。會禮部言「本朝童子以文稱者,楊億、宋 綬、晏殊、李淑,後皆為賢宰相,名侍從。今郡國舉貢,問 其所能,不過記誦,宜稍艱其選。」八年始分為三等,凡 全誦《六經》《孝經》、語、孟及能文如《六經》義三道,語、《孟》義 各一道,或賦一道,詩一首,為上等,與推恩。誦書外,能 通一經為中等,免文解兩次;止能誦《六經》《語》《孟》為下 等,免文解一次。復試不合格者,與賜帛。
光宗紹熙三年夏四月癸卯補童子吳鋼官
按:《宋史光宗本紀》云云。
寧宗嘉定十四年命歲取童子三人試之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嘉定十四年,命 歲取三人,期以季春集闕下,先試於國子監,而申書 覆試之,為永制焉。理宗後罷此科,須卓絕能文者,許 諸郡薦舉。」
度宗咸淳二年罷童子科
按《宋史度宗本紀》:咸淳二年秋七月壬寅,禮部侍郎 李伯玉言,「人材貴乎善養,不貴速成,請罷童子科,息 奔競,以保幼稚良心。」詔自咸淳三年為始,罷之。
金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章宗即位初設經童科
按《金史章宗本紀》:大定二十九年七月辛巳,初設經 童科。 按《選舉志》:「經童之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 能誦二大經,三小經,又誦《論語》、諸子及五千字以上, 府試十五題,通十三以上,會試每場十五題,三場共 通四十一以上,為中選。」所貴在幼而誦多者,若年同 則以誦太經多者為最。初,天會八年,時太宗以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