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0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傅,        太保。

司徒、        司空。

左僕射。       右僕射。

吏部尚書。      兵部尚書。

戶部尚書、      刑部尚書。

禮部尚書、      工部尚書。

左散騎常侍、     右散騎常侍

太子賓客、      國子祭酒

水部員外郎。

右。皇子初授官加太尉,初授樞密使、使相及曾任宰相、樞密使除節度使,加太傅;「初除宣徽節度,加太保;宗室初除使相,加尚書左僕射,特除并換授。諸司使已上,加工部尚書;諸司副使加右散騎常侍,除通事舍人;內殿崇班已上,初授加太子賓客;副率已上,并三班及史職。蕃官軍員該恩加國子祭酒;四廂都指」 揮使,止於司徒;諸軍都指揮使;忠佐馬步都軍頭,止於司空;軍班都虞候;忠佐副都軍頭;已上止於左右僕射;諸軍指揮使,止於吏部尚書;其官止遇恩,則或加階爵功臣。

憲官四:

御史大夫,      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     監察御史

右通事舍人,內殿崇班已上,初除加兼御史大夫;宗室副率已上,初授軍頭等,經恩加兼監察御史。餘經恩以次選入。

試秩:

大理司直,      大理評事

祕書省校書郎    正字。

寺、監主簿、      助教。

右幕職初授則試祕書省校書郎,再任至兩使推官則試大理評事,掌書記,支使、防禦、團練判官則試大理司直、評事,又加則兼監察御史。亦有解褐試大理評事、校書郎、正字、寺、監主簿、助教者,謂之「試御。」 有《選、集》同出身例。

紹興以後階官:

元豐新制,以階易官,定為二十四階。崇寧、大觀、政和 相繼潤色之。紹興舉行元祐之法,分置左右,文臣為 左,餘人為右。淳熙初,因宗室善俊建言,階官並去「左」 「右」字,今任子雜流惟紐轉通直郎、奉直、中散二大夫 如故。若帶貼職則超資,自開府至迪功,序次於后。 文階

開府儀同三司、       特進。

金紫光祿大夫,       銀青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         宣奉大夫,大觀新置 正奉大夫,         正議大夫

通奉大夫。大觀新置   通議大夫。

大中大夫。以上舊為侍從官中大夫。

中奉大夫。大觀新置   中散大夫。

朝議大夫。以上係卿監  奉直大夫。大觀新置 朝請大夫,         朝散大夫。

朝奉大夫。以上係正郎  朝請郎。

朝散郎          朝奉郎以上係員郎 承議郎          奉議郎

通直郎          宣教郎

宣義郎,          承事郎。

承奉郎          承務郎以上係京官

右四年一轉,無出身人逐資轉,有出身人超資轉至奉議,並逐資轉至朝議大夫,有止法仍七年一轉。內奉直、中散二大夫。有出身人不轉。

承直郎          儒林郎。

文林郎          從事郎。以上崇寧新置 從政郎          修職郎

迪功郎。以上政和更定並係選人用舉狀及功賞改官 通仕郎          登仕郎

將仕郎。以上係奏補未出身官人

武階。

武階舊有橫行正使、橫行副使有諸司正使,諸司副 使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為大夫,副使為郎,橫 行正、副亦然。於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紹興始釐正 其序。

太尉,           通侍大夫。

正侍大夫,         宣正大夫。政和新置 履正大夫。政和新置   協忠大夫。政和新置 中侍大夫,         中亮大夫。

中衛大夫,         翊衛大夫。

親衛大夫,         拱衛大夫。

左武大夫,         《右武大夫》。以上為橫行十三階

右並政和新置。內通侍大夫舊為內客省使,國朝未嘗除人,自易武階,不遷通侍,沿初意也。轉至中侍,無磨勘,特旨除。

武功大夫,         武德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