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小閣閒坐》
白居易

閣前竹蕭蕭,閣下水潺潺。拂簟卷簾坐,清風生其間。 靜聞新蟬鳴,遠見飛鳥還。但有巾挂壁,而無客叩關。 二疏返故里,四老歸舊山。吾亦適所願,求閒而得閒。

《不致仕》
前人

《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可憐八九十,齒墮雙眸昏。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挂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金章腰不勝,傴僂入君門。 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時共嗤誚,晚歲多因循。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寂寞東門路,無人繼去塵。

《刑部尚書致仕》
前人

十五年來洛下居,道緣俗累兩何如。迷路心迴因向 佛,宦途事了是懸車。全家遯世曾無悶,半俸資身亦 有餘。唯是名銜人不會,毘耶長者白尚書。

《初致仕後戲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諸僚友》

前人

南北東西無所羈,挂冠自在勝分司。探花嘗酒多先 到,拜表行香盡不知。炮筍烹魚飽飧後,擁袍枕臂醉 眠時。報君一語君應笑,兼亦無心羨保釐。

《送滕庶子致仕歸婺州》
前人

「春風秋月攜歌酒,八十年來玩物華。」已見曾孫騎竹 馬,猶聽侍女唱《梅花》。入鄉不杖歸時健,出郭乘軺到 處誇。兒著繡衣身衣錦,東陽門戶勝滕家。

《贈茆山高拾遺》
許渾

諫獵歸來綺季歌,大茆峰影滿秋波。山齋留客掃紅 葉,野艇送僧披綠莎。長覆舊圖棋勢盡,遍添新品藥 名多。雲中黃鵠日千里,自宿自飛無網羅。

《送禮部潘尚書致仕還建安》
徐鉉

名遂功成累復輕,鱸魚因起舊鄉情。履聲初下金華 省,帆影看離石首城。化劍津頭尋故老,同亭會上問 仙卿。冥鴻高舉真難事,相送何須淚滿纓。

《送蕭尚書致仕歸廬陵》
前人

江海分飛二十春,重論前事不堪聞。主憂臣辱誰非 我,曲突徙薪唯有君。金紫滿身皆外物,雪霜垂領便 離群。《鶴歸華表》望不盡,玉笥山頭多白雲。

《送謝仲規致仕》
宋·孔平仲

「公年五十餘,鬚鬢黑如漆。朝廷方進用,未是挂冠日。 又非力不任,數以身自乞。人疑徇虛名,今也踐其實。 蕭然巢許姿,臭腐視冕紱。東南富人材,卿相近間出。 急流能勇退,千古未有一。賢哉謝夫子,趣尚真不屈。 騰裝嶺外遠,歸棹江邊疾。故鄉何日到,清暑坐華室。 荔包雜紅紫,茶品分甲乙。歲時會親賓,左右列圖帙。」 回頭煙瘴地,揮手風波窟。天將勞以生,乃獨取閒佚。 觀公眉宇秀,凜凜有道骨。當為地上仙,不是籠中物。 我亦素有心,賤貧嗟汨沒。鴻鵠羽翼成,高飛脫羅罻。 鷦鷯未有巢,側目空自失。短章健公決,行且營蓬蓽。

《贈譚虞部致仕》
周惇頤

「清時郎望貴,白首故鄉歸。有子紆藍綬,將孫著綵衣。」 「松喬新道院,鶴老舊漁磯。知止自高德,寧為遯者肥。」

《次韻賀丘國鎮致仕》
林光朝

桃花流水是家鄉,洛下才名四十強。自有赤松堪辟 穀,那能白首更為郎。案頭《貝葉》忘言久,江上蓴羹引 興長。邂逅卻成香火社,好將詩句細商量。

《致仕作》
金·張溫

病身衰退謝明朝,北洞閒眠晝寂寥。十畝晚禾煙冉 冉,一林修竹雨瀟瀟。黑花遮眼秋不落,白雪撲頭春 未消。世事悠悠吾老矣,一壺濁酒且逍遙。

《送李執剛致仕歸洛》
雷淵

漕計中興屬老成,引年陳請獨崢嶸。果能辨此公真 勇,愛莫留之我愴情。塵坌恐驚黃鵠舉,煙波不負白 鷗盟。洛陽去去春如錦,晝日神仙看地行。

《城南題壁》
明·李濂

賜免清朝分所宜,故園風月副幽期。四愁那似張平 子,三黜還同柳士師。田徑荷鋤鳴犢晚,獵原吹角射 禽時。振衣自笑年來事,野醉川吟更屬誰。

一自歸來茹紫芝,每逢野老話襟期。中林結舍雲光 抱,別墅看花酒具隨。學稼祇緣糊口累,拋書纔是息 心時。行歌剩有古今思,瑟瑟晚風吹鬢絲。

《和王文偉》
魏·時敏

最喜投閑日,蓴鱸正及秋。鐘聲林下寺,燈影水邊樓。 老去仍青眼,吟多易白頭。還思為客處,梧雨滴鄉愁。

《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

李夢陽

「東山有草堂,縹緲雲嶠孤。前對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時此堂居,麋鹿熊豕當窗趨。洞庭日落風浪 湧,倒影射堂堂欲動。慘淡誰聞紫芝曲,獨善不救蒼 生哭。先帝親裁五色詔,老臣曾受三朝祿。此時邊徼 多戰聲,曳履謁帝登承明。」謝安笑卻淮淝敵,魏相坐 測單于兵。九重移榻數召見,夾城日高未下殿。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