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一百六卷《目錄》。

 《休致部紀事一》

《銓衡典》第一百六卷。

休致部紀事一

《晏子雜下篇》晏子相景公,老,辭邑。公曰:「自吾先君定 公至今,用世多矣,齊大夫未有老辭邑者矣,今夫子 獨辭之,是毀國之故,棄寡人也,不可。」晏子對曰:「嬰聞 古之事君者,稱身而食,德厚而受祿。德薄則辭祿。德 厚受祿,所以明上也;德薄辭祿,可以潔下也。嬰老薄 無能,而厚受祿,是掩上之明,污下之行,不可。」公不許, 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勞齊國,身老,賞之以《三 歸》,澤及子孫。今夫子亦相寡人,欲為夫子三歸,澤至 子孫,豈不可哉?」對曰:「昔管仲事桓公,桓公義高諸侯, 德備百姓。今嬰事君也,國僅齊於諸侯,怨積乎百姓, 嬰之罪多矣,而君欲賞之,豈以其不肖父,其不肖子, 厚受賞以傷國民,義哉?且夫德薄而祿厚,知惛而家 富,是彰污而逆教也,不可。」公不許。晏子出。異日,朝得 間而入邑,致車一乘而後止。

《史記蔡澤傳》:澤聞應侯任鄭安平、王稽,皆負重罪於 秦。應侯內慚。蔡澤乃西入秦,將見昭王,使人宣言以 感怒應侯曰:「燕客蔡澤,雄俊弘辯,智士也。彼一見秦 王,秦王必困君而奪君之位。」應侯聞之,使人召蔡澤 讓之曰:「『子常宣言欲代我相秦,寧有之乎?」對曰:「然』。應 侯曰:『請聞其說』。蔡澤曰:『吁,君何見之晚也?夫四時之 序,成功者去。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 其卒然亦可願與』?」應侯曰:「善。吾聞欲而不知止,失其 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先生宰教雎敬受 命。後數日,言於秦昭王曰:「客新有從山東來者,曰蔡 澤,其人辯士,明於三王之事,五霸之業,世俗之變,足 以寄秦國之政。臣不如也。臣敢以聞。」秦昭王召見與 語,大說之,拜為客卿。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彊 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范雎免相。

《王翦傳》: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破荊師。秦將 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 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於是始皇問李信:「吾 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 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 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 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 因謝病歸老於頻陽。

《陳丞相世家》:孝文皇帝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 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 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於 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 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 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 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 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右丞相 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何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 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 欲強對邪?」於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 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漢書石奮傳》:奮為九卿,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官 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 尊寵,迺舉集其門。」凡號奮為萬石君。孝景季年,萬石 君以上大夫祿歸老於家。

《杜延年傳》:「延年為御史大夫,三歲,以老病乞骸骨,天 子優之,使光祿大夫持節,賜延年黃金百斤,牛酒加 致醫藥。延年遂稱疾篤,賜安車駟馬,罷就第。」

《韋賢傳》:「賢為相五歲,地節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 金百斤,罷歸,加賜第一區。」丞相致仕自賢始。

《疏廣傳》:疏廣為大中大夫。地節三年,立皇太子,廣徙 為太傅,廣兄子受為少傅,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 前,少傅在後,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在位五歲, 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 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 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 歸老故鄉,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 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 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 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帳東都 門外,送者車數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 哉」二大夫。或歎息為之下泣。廣既歸鄉里,日令家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