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具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數問其家金 餘尚有幾所,趣賣以共具。居歲餘,廣子孫竊謂其昆 弟老人,廣所愛信者曰:「子孫幾及君時,頗立產業基 阯,今日飲食費且盡,宜從丈人所勸,說君買田宅。」老 人即以閒暇時為廣言此計。廣曰:「吾豈老誖不念子 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 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惰耳。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 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 又此金者,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故樂與鄉黨宗族 共饗其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於是族人說服,皆 以壽終。

《于定國傳》:「定國為丞相,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 光。上以詔條責曰:『郎有從東方來者,言民父子相棄, 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邪?將從東方來者加增 之也,何以錯繆至是?欲知其實,方今年歲未可預知 也,即有水旱,其憂不細,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 已然者,不各以誠對,毋有所諱』。定國惶恐,上書自劾」, 歸侯印,乞骸骨。上報曰:「君相朕躬,不敢怠息。萬方之 事,大錄於君,能無過者,其惟聖人乎!日夜惟思,所以 未能盡《明。經》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君雖任職,何必 顓焉!其勉察郡國守相郡牧非其人者,毋令久賊民。 永執綱紀,務悉聰明,強食慎疾。定國」遂稱篤,固辭。上 迺賜安車駟馬,黃金六十斤,罷就第。

《薛廣德傳》:「廣德代貢禹為御史大夫。廣德為人溫雅 有醞藉。及為三公,直言諫爭。後以歲惡民流,與丞相 定國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 馬,黃金六十斤。罷廣德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東歸 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為榮縣,其安車傳子孫。」 《張禹傳》:「禹代王商為丞相,封安昌侯。為相六歲,鴻嘉 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優再三,迺聽許,賜安車駟 馬,黃金百斤,罷就第,以列侯朝朔望,位特進,見禮如 丞相,置從事史五人,益封四百戶。天子數加賞賜,前 後數千萬焉。

《兩龔傳》:「龔勝為渤海太守,勝謝病不任之官,積六月, 免歸,上復徵為光祿大夫。勝常稱疾臥,數使子上書 乞骸骨。會哀帝崩,初琅邪邴漢亦以清行徵用,至京 兆尹,後為大中大夫。王莽秉政,勝與漢俱乞骸骨。自 昭帝時,涿郡韓福以德行徵至京師,賜策書束帛遣 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教鄉里』。」 行道舍、傳舍,縣次具酒肉,食從者及馬,長吏以時存 問。常以歲八月賜羊一頭,酒二斛。不幸死者,賜複衾 一,祠以中牢。於是王莽依故事白遣勝。《漢策》曰:「惟元 始二年六月庚寅」,光祿大夫、大中大夫耆艾二人以 老病罷。太皇太后使謁者僕射策詔之曰:「蓋聞古者 有司年至則致仕,所以恭讓而不盡其力也。今大夫 年至矣,朕愍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其上子若孫若同 產、同產子一人。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終高年。賜帛及 行道舍宿,歲時羊酒衣衾,皆如韓福故事。所上子男 皆除為郎。」於是勝與漢遂歸老於鄉里。漢兄子曼容 亦養志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輒自免去,其名過 出於漢。初,龔舍以龔勝薦,徵為諫大夫,病免。復徵為 博士,又病去。頃之,哀帝遣使者即楚拜舍為太山太 守。舍家居在武原,使者至縣請舍,欲令至廷拜授印 綬。舍曰:「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縣官。」遂於家受詔,便 道之官。既至數月,上書乞骸骨。上徵舍,至京兆東湖 界,固稱病篤。天子使使者收印綬,拜舍為光祿大夫, 數賜告,舍終不肯起,乃遣歸。舍亦通《五經》,以《魯詩》教 授舍。勝既歸鄉里,郡二千石長吏初到官,皆至其家, 如師弟子之禮。

《谷永傳》:「永前後所上四十餘事,略相反覆,專攻上身 與後宮而已。黨於王氏,上亦知之,不甚親信也。永所 居任職為北地太守,曲陽侯王根薦永為大司農。歲 餘,永病三月,有司奏請免。故事,公卿病輒賜告至,永 獨即時免。數月,卒於家。」

《後漢書李通傳》:「建武六年,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 以病上書乞身,詔通勉致醫藥,以時視事。其夏,引拜 為大司空。通布衣唱義,助成大業,重以寧平公主故, 特見親重。然性謙恭,常欲避權勢。素有消疾,自為宰 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令以公位 歸第養疾。通復固辭,積二歲,乃聽上大司空印綬,以 特進奉朝請。」

《竇融傳》:「建武二十三年,融代隂興為衛尉,又兼領將 作大匠。弟友為城門校尉,兄弟並典禁兵。融乞骸骨, 輒賜錢帛,太官致珍奇。及友卒,帝愍融年衰,遣中常 侍中謁者即其臥內強進酒食。顯宗即位,以融從兄 子林為護羌校尉。永平二年,林以罪誅,帝下詔切責 融,融惶恐乞骸骨,詔令歸第養病,歲餘聽上衛尉印 綬,賜養牛,上樽酒。」

《劉昆傳》:「昆為光祿勳,詔問昆曰:『前在江陵,反風滅火, 後守弘農,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對曰:『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