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廟堂數千里為方面,始以此語見說,得為信乎?」冀公 愧謝,解舟遂行。

《郡閣雅言》:王易簡、蕭希甫下及第名居榜尾,不看榜 歸華山。尋就山釋褐,授華州幕官。後拜左拾遺。又辭 官歸隱,留詩曰:「汨沒朝端愧不才,誰能低折向塵埃。 青山得去且歸去,官職有來且自來。」再入升朝,官位 諫垣臺,間三十年,官至八座。乞致仕,歸華山,十年而 終。

《明道雜志》:貢父劉公作給事中時,鄭穆學士表請致 仕狀過門下省,劉公謂同舍曰:「宏中請致仕,為年若 干也?」答者曰:「鄭年七十三矣。」劉公遽曰:「慎不可遂其 請。」問曰:「何故也?」劉曰:「且留取伴八十四底。」時潞公年 八十四,再起平章事。宏中,穆字也。

《東軒筆錄》:陳恭公初罷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 親族往往獻老人星圖以為壽,獨其姪世修獻《范蠡 遊五湖圖》,且贊曰:「賢哉陶朱,霸越平吳,名遂身退,扁 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表納節。明年累表求退,遂以 司徒致仕。

《宋史朱昂傳》:「昂為翰林學士,踰年,拜章乞骸骨,召對 敦諭,請彌確,乃拜工部侍郎致仕。翌日,遣使就第賜 器幣,給全奉,詔本府歲時存問,章奏聽附驛以聞。命 其子正辭知公安縣,以便侍養,許歸江陵。舊制,致仕 官止謝殿門外,昂特延見命坐,恩禮甚厚,令俟秋涼 上道,遣中使賜宴於玉津園,兩制三館皆預,仍詔賦」 詩餞行,縉紳榮之。昂前後所得奉賜,以三之一購奇 書,以諷誦為樂。及是閒居,自稱「退叟」,著《資理論》三卷 上之,詔以其書付史館。弟協以純謹著稱,仕至主客 郎中、雍王府翊善。昂以書招之,協亦告老歸。兄弟皆 眉壽,時人比漢之「二疏。」知府陳堯咨署其居曰「東、西 致政坊。」昂於所居建二亭:曰「知止」,曰「幽棲。」頗好釋氏 書。晚歲自為墓誌。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門人諡曰 「正裕先生。」

《澠水燕談錄》:荊南朱昂,博學有清德,晚年以工部侍 郎乞骸骨,既得謝,真宗賜坐寵詔留候秋涼,還荊南。 故吳淑贈詩曰:「浴殿東涼初閣筆,渚宮秋晚得懸車。」 比行,賜宴玉津園,侍臣皆赴,坐中內侍傳詔,各賦詩 餞行,凡四十八篇。獨李翰長維詩最奇絕,云:「清朝納 祿猶強健,白首還家正太平。」昂弟協,亦退居里中,皆 「八十餘時」謂《渚宮》。二疏。

《宋史張士遜傳》:「士遜,寶元初以門下侍郎、兵部尚書 入相。時朝廷多事,士遜亡所建明,諫官韓琦論曰:『政 事府豈養病之地邪』?士遜不自安,累上章請老,迺拜 太傅,封鄧國公致仕。詔朔望朝見及大朝會,綴中書 門下班,與一子五品服。士遜辭朝朔望間遣中使勞 問,御書飛白『千歲』字賜之,士遜因建千歲堂。嘗請買」 城南官園,帝以賜士遜。宰相得謝,蓋自士遜始。 《孫奭傳》:「奭拜龍圖閣學士,三請致仕,召對承明殿,敦 諭之。以年踰七十,固請泣下,帝亦惻然。詔與馮元講 《老子》三章,各賜帛二百匹。以不得請,求近郡,優拜工 部尚書,復知兗州。詔須宴而後行。又留數月,特宴太 清樓,近臣皆預,帝作飛白大字以賜二府」,而小字賜 諸學生,獨奭與晁迥兼賜大、小字,詔群臣即席賦詩, 太后又別出禁中珍器勸酒。翌日,奭入謝,又命講《老 子》,賜襲衣、金帶、銀鞍勒馬。及行,賜宴瑞聖園,又賜詩, 詔近臣皆賦,以恭謝恩。改禮部尚書。既而累表乞歸, 以太子少傅致仕。

《張根傳》:「根為遂昌令,當改京秩,以四親在堂,冀以父 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 如其志,時年三十一。鄉人之賢者彭汝礪序其事,自 以為不及。」

《楊偕傳》:「偕為尚書戶部員外郎,馬季良以罪斥置滁 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謂致仕用優賢者,不當以寵罪 人,又數論陞降之弊,仁宗嘉納之。」

《杜衍傳》:「衍以尚書左丞出知兗州。慶曆七年,衍甫七 十,上表請還印綬,乃以太子少師致仕。衍為宰相,賈 昌朝不喜,議者謂故相一上章得請,以三少致仕。皆 非故事。」蓋昌朝抑之也。皇祐元年,特遷太子太保,召 陪祀明堂,仍詔應天府敦遣。就道都亭驛,設帳,具几 杖待之。稱疾固辭,進太子太傅,賜其子同進士出身, 又進太子太師。知制誥王洙謁告歸應天府,有詔撫 問,封祁國公。衍清介,不殖私產。既退,寓南都凡十年, 第室卑陋,才數十楹,居之裕如也。出入從者十許人, 烏帽、皂履、綈袍、革帶。或勸衍為居士服,衍曰:「老而謝 事,尚可竊高士名邪?」善為詩,正書、行、草皆有法。病革, 帝遣中使賜藥,挾太醫往視。

《清波雜志》:「歐陽公為西京留守推官,事錢思公,一日 群游嵩山,取潁陽路歸,暮抵龍門,雪作,登石樓望都 城次,忽煙靄中有車馬渡伊水者。既至,乃思公遣廚 傳歌妓,且致,俾從容勝賞,毋還歸之意。思公既貶,漢 東王文康公晦叔為代。一日,訝幕客游有責曰:『君等 自比寇萊公何如,萊公尚坐奢縱取禍,眾不敢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