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九十六卷目錄

 舉劾部紀事一

銓衡典第九十六卷

舉劾部紀事一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晉蒐於被廬,作三軍,謀元帥。趙 衰曰:「郤縠可。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 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夏書》曰:『賦 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君其試之。」乃使郤縠將 中軍。

晉侯問原守於寺人勃鞮,對曰:「昔趙衰以《壺飧》從徑, 餒而弗食。」故使處原。

《國語》:趙宣子言韓獻子於靈公,以為司馬。河曲之役, 趙孟使人以其乘車干行,獻子執而戮之。眾咸曰:「韓 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車其誰安之?」宣 子召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夫周以舉義, 比也;舉以其私,黨也。夫軍事無犯,犯而不隱,義也。吾 言汝于君,懼汝不能也。舉而不能,黨孰大焉?事君而 黨吾,何以從政?吾故以是觀汝。汝勉之!苟從是行也, 臨長晉國者,非汝其誰?」皆告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 賀我矣。吾舉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於罪矣。」

《漢書張釋之傳》:「釋之與兄仲同居,以貲為騎郎,事文 帝,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 遂,欲免歸。中郎將爰盎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釋之 補謁者』。」

《嚴延年傳》:延年為侍御史,是時大將軍霍光廢昌邑 王,尊立宣帝。宣帝初即位,延年劾奏光擅廢立,亡人 臣禮不道。奏雖寢,然朝廷肅焉敬憚。

《黃霸傳》:「霸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庭中夏侯勝非 議詔書,大不敬,霸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繫獄當死。 霸因從勝受《尚書》,獄中再隃冬,積三歲,乃出。勝復為 諫大夫,令左馮翊宋畸舉霸賢良。勝又口薦霸於上, 上擢霸為揚州刺史。」

《蓋寬饒傳》:「寬饒為大中大夫,使行風俗,多所稱舉,貶 黜奉使稱意,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回避,小大輒 舉,所劾奏眾多,廷尉處其法,半用半不用。公卿貴戚 及郡國吏繇使至長安,皆恐懼,莫敢犯禁,京師為清 平恩侯。許伯入第,丞相御史將軍中二千石皆賀,寬 饒不行,許伯請之,迺往,從西階上,東鄉特坐,許伯自」 酌曰:「蓋君後至。」寬饒曰:「無多酌我,我迺酒狂。」丞相魏 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屬目卑下之。 酒酣樂作,長信少府檀長卿起舞,為沐猴與狗鬥,坐 皆大笑。寬饒不說,仰視屋而歎曰:「美哉!然富貴無常, 忽則易人,此如傳舍,所閱多矣,唯謹慎為得久,君侯 可不戒故!」因起趨出,劾奏長信少府「以列卿而沐猴 舞,失禮不敬。」上欲罪少府許伯,為謝良久,上迺解。 《匡衡傳》:元帝時,中書令石顯用事,自前相韋元成及 衡皆畏顯,不敢失其意。至成帝初即位,衡迺與御史 大夫甄譚共奏顯,追條其舊惡,并及黨與。於是司隸 校尉王尊劾奏「衡、譚居大位,知顯等專權勢,作威福, 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 上,無大臣輔政之義。既奏顯等不自陳不忠之罪,而 反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徒,罪至不道。有詔勿劾。衡 慚懼,上疏謝罪,因稱病乞骸骨,上丞相、樂安侯印綬。 上報曰:「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先帝委政,遂及朕 躬。遵修法度,勤勞公家。朕嘉與君同心合意,庶幾有 成。今司隸校尉尊妄詆欺,加非於君,朕甚閔焉。方下 有司問狀,君何疑而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 燭也。《傳》不云乎?『禮義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專 精神,近醫藥,強食自愛。因賜上尊酒養牛。衡起視事。 上以新即位,褒優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衡嘿嘿 不自安,每有水旱風雨不時,連乞骸骨讓位,上輒以 詔書慰撫,不許。

《馮野王傳》:成帝立,有司奏野王王舅,不宜備九卿,以 秩出為上郡太守。朔方刺史蕭育奏封事,薦言「野王 行能高妙,內足與圖身,外足以慮化。竊惜野王懷國 之寶,而不得陪朝廷與朝者並。野王前以王舅出,以 賢復入,明國家樂進賢也。」上自為太子時,聞知野王, 會其病免,復以故二千石使行河隄,因拜為瑯琊太 守。

《辛慶忌傳》:「慶忌少以父任為右校丞,遷張掖太守,徙 酒泉,所在著名。成帝初,大將軍王鳳薦慶忌前在兩 郡著功跡,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鄉質行正直,仁勇 得眾心,通於兵事,明略威重,任國柱石。父破羌將軍 武賢顯名前世,有威西裔。臣鳳不宜久處慶忌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