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意,爾二部即傳諭內外遵行。特諭 。十一月初九日

上諭吏、兵二部:「朕因田獵,畿南文武官來朝見者,親」

「加詢問。河間縣知縣劉果、才具優長著從優陞用。」 又閱試弓馬:都司孔弘憲、千總王希哲、侯慶凱、把總陳良弼俱弓馬嫺熟、具有才幹俱著從優陞用。冀州知州李顯忠、才具庸劣;河間府副將佟透、年老有病。遊擊羅騰蛟、楊煥斌,守備黃焻、周鴻儒、朱緯、焦乃善、馬現龍,千總王天才、薛琰、孫大載、李實先、王名揚、王濬、宗爾振、賈顯、沈永祥、韓得桂、張書化、朱振芳,把總李克生、包得勝、金名第、金成、李從善、張龍、王之相、崔起龍、劉元勝、趙勇等,俱弓馬不嫺,才力不及,著察議具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大清會典》:凡陞任官員,若錢糧盜案未完,每一案照

「原任降一級。」 康熙八年議准免其降級,每一案罰俸一年。

康熙九年

《大清會典》:凡降級調用,康熙九年題准:由准貢例監

生員、吏員出身者,不得降補《正印官 》。又議准停止掣籤定銜,遇對品缺出即補。

康熙十一年

《大清會典》。凡降級候補官員,舊例從五品降二級正

六品降一級。因無從六品官,俱以正七品用,仍支六品俸。康熙十一年,題准照職任品級降至正四品者,以小四品用,仍帶餘級 。凡降級,順治初題准,左、右都督降一級,以都督同知用,都督同知降一級,以都督僉事用,都督僉事降一級,以副將用,副將降一級,以參將用,參將降一級,以遊擊用;掌印都司降一級,亦以遊擊用,遊擊,降一級;以都司僉書用都司僉書,降一級;以守備用,守備,降一級;以守禦所千總用,守禦所千總,降一級;以衛千總用,衛千總,降一級;以犧牲所所副用犧牲所所副,營千總、把總降一級。革職以上降級者,銜缺俱降。康熙十一年題准,營千總降一級,以本省內把總用,把總無級可降,革職 凡離任官員處分,康熙十一年題准:已經革職官員,如有前任事故到部議處者,必分註應降、應革,題明存案,後遇開復,將前事逐一查核,應降級者,照原任降級,應罰俸者,於補官日罰俸。至於老病休致官員,任內未完錢糧盜案,接任官承追完結者,免其處分 。凡《戴罪圖功題准》:《內外大小武》「職官員降級留任者,三年無過,准與題請開復。如三年內復有過被降,即以後降日為始,計滿三年,方與題請開復。三年內有過罰俸,仍照日月扣除。若拖欠錢糧能速完解,緝拿盜賊能依限捕獲者,俱即題請開復。」 至戴罪圖功之武弁,或另立軍功,或將原案盜賊拿獲,即准開復。若三年內原案盜賊拿獲一半,地方寧謐,並無罪過者,亦准題請開復。若三年內獲賊一半,復有罪過議降議罰者,以後議日為始,三年無過,亦准開復。至於應降級戴罪圖功,有軍功紀薦抵銷者,免議。

康熙十二年

《大清會典》:凡官員降級。順治初定,官員緣事降級者:

分別正、從、降級。康熙十二年題准,世職官員應降級者,除有加級准其抵銷外,應降一級者減半俸三年,應降二級者住俸三年;三年無過,准其開復。如三年內又有過犯,以後議之日為始。其議處時,不論世職大小,俱照職任議處;如無職任,仍照世職議處 。凡降級候補官員,康熙十二年題准,降至從四品者不補祭酒以正五品用,仍帶餘級 。凡薦紀抵銷康熙十二年題准:武職所得軍功紀錄,一次抵銷,降一級。別項紀錄,四次抵銷,降一級,二次抵銷,罰俸一年;一次抵銷,罰俸半年。至軍政考察未降之先,並已降之後,所得軍功紀錄及別項加級,一概不准抵銷。軍政所降之級,止於補官日仍帶。所有加級紀錄,若有二次薦舉,抵降一級。一次薦舉,抵罰俸一年。一次卓異,亦抵降一級。其因公詿誤降級革職官員,後經開復,任內原有紀薦,准其給還。如因錢糧降級革職官員,後經開復,任內紀薦,不准給還。至於老病休致官員,原任內有加級紀薦者,仍准註冊,後遇事故,准其抵銷。拖欠錢糧官員,惟有軍功紀錄者,准其抵銷。別項紀薦俱不准

康熙十三年

《大清會典》。凡降級候補官員,康熙十三年題准降至

正九品者,不補讀祝官。贊禮郎,以九品筆帖式用,陞正從八品之缺。漢軍降至從八品者,不補典籍,以筆帖式用,帶餘級食俸,仍陞八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