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罟之重深。常屏氣以斂跡,焉遊豫以娛心。傅釋板以 亮殷,望投竿而相姬。窮獨善以全質,達兼利以濟時。」 聃安志于柱史?由抗跡于嵩箕,理殊途而同歸,雖百 慮其何思。敢因虛以托談,遂逡巡而造辭。

《與吏部郎謝萬書》萬字萬石安之弟
王羲之

羲之與王述齊名,而志尚不同,兩不相能。述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為郡,累年止一弔,竟不顧述。及述為揚州刺史,檢校會稽,求其得失。主者疲于課對,羲之恥慨,遂稱疾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不復仕。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徵之。與東土人士窮諸名山,汎滄海,優游無事,弋釣為娛。《與萬書》曰:

「古之辭世者,或被髮佯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 僕坐而獲免,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 祥。頃東遊還,修植桑果,今盛敷榮,率諸子抱弱孫,游 觀其間,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娛目前。雖植德無 殊邈,猶欲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戒以輕薄,庶令舉 策數馬,彷彿萬石之風。君謂此何如?比當與安石東」 游山海,并行田視地利,頤養閑曠,衣食之餘,欲與親 知,時其歡讌,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里所 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耶!常依陸賈、 班嗣、楊王孫之處世,甚欲希風數子,老夫志願盡于 此矣。

《辭舉帖》
前人

前得君書,即有反想至也。謂君前書是戲言耳,亦或 謂君當是舉不失親在安石耳。省君今示,頗知如何。 老僕之懷,謂君體之方復致斯言,愧誠心之不著。若 僕世懷不盡,前者自當端坐觀時,直方其道,或將為 世大明耶?政有救其弊。算之熟悉,不因放恕之會, 得期於奉身而退,良有以,良有以此共得之心,不待 多言。又餘年幾何,而逝者相尋,此最所懷之重者。頃 勞藥石之資,如有萬一,方欲思盡頤養,過此以往,未 之敢聞,言盡于今也。

《辭祿賦》
宋·謝靈運

荷賞延之渥恩,在弱齡而覃惠。蒙聖達之眷顧,得乘 閒以沈泄。雖鑣羈之有名,恆遊獎而匪滯。解龜紐于 城邑,反褐衣于丘窟。頖人事于一朝,與世物乎長絕。 自牽綴于朱絲,奄二九于斯年。服纓佩于兩官,執鞭 笏于宰蕃。

《與何尚之書》
袁淑

尚之為尚書令領太子詹事致仕於方山著《退居賦》以明所守而議者咸謂尚之不能固志淑為太子左衛率與尚之書詔書敦勸尚之復攝職。

昨遣修問,承丈人已晦志山田,雖曰年禮宜遵,亦事 難斯貴。俾疏班邴魏,通美于前策;龔貢《山衛》,淪慚乎 曩篇。規迨休告,雪滌素懷,冀尋幽之歡畢。元之適, 但淑逸操偏迥,野性瞢滯,果滋沖寂,必沈樂忘歸,然 而已議塗聞者,謂丈人徽明未耗,譽業方籍,倘能屈 事康道,降節殉務,舍南瀕之操,淑此行求決矣。望眷 有積,約日無誤。

《答江琰書》
梁·王僧孺

猥惠嘉音,用蠲疾首,發函伸紙,朗若披雲,等《嶰谷》之 清音,比《洞庭》之高曲,辭則美矣,而擬其非倫。譬享海 鳥以醇醪嘉膳,栖林狖以崇楹曾拱,苟非其實,立有 驚怖。況復以一離訴棄,賓實漼然,豈復能使一笥可 輕,八廚斯引,且登清漢,乍棄黃汙,望影析支,爭塗再 楫。其或蹲林臥石,籍卉班荊,不過田畯野老,漁父樵 客,酌醴焚枯,嗚嗚相勞,羹藜含糗,果然滿腹。寧有幡 旗貴客,車馬大賓,獻書盡先賢之德,作頌罄前皇之 美?豈不俯拾青紫,坐享大夫?況復「詠《高梧》而賦修竹, 背清淮而遊長苑,留東閣以從容,登石室而高視。豈 與夫身沒名隕,同年而共毀譽哉?」

《為韋雍州致仕表》
前人

一旦攀附,遂無涯限,排雲矯漢,飛捧待翼,陸離蟬組 昭灼,旛旗受脤推轂,執珪奉酎,變狹室于高門,改小 冠于侯服。況復還周紐其六印,歸齊列其五鼎,常懼 輪輕載積,基薄墉高,器覆卮傾,人指鬼瞰。老與年并, 疾隨衰及,途遙齒截,漏迫鍾鳴,高舂之景一斜,不周 之風忽至。菌蟪夕陰,倏駛無幾;菫蕣朝采,飄零已及。 「仰朱闕而掩涕,俯濛谷而自悲。豈復式瞻拱默,仰接 鐘鼓。倘帷蓋未親,東岳稍駐,擊壤鼓腹,其賜尤多。」

《致仕表》
沈約

徒以桑榆無幾,時制行及,不朝之禮,忽在今辰,使反 身敝廬,待終窮巷。臣又聞之,「懸車散髮」,其來舊矣。昔 廣德請骸,義在量力,二疏知止,懼貽後悔。數年以來, 稍就盡竭,氣力衰耗,不自支持。若蒙天地大恩,造物 洪施,拯其隆滿之切,救其害盈之災,譬彼日昃,假榮, 終朝踟躕,夕景少觀。化宅壤歸,泉自無《云。幾》祈仁 仰澤,事止寸陰。

《與徐勉書》
前人

「吾弱年孤苦,傍無期屬。往者將墜于地,契闊屯邅,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