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極涕零,不知所措,已即時望闕遙謝訖。重念臣昨被 使令,妄意職業,智識淺短,條奏闊疏,上誤公朝,失于 舉措。自知罪大,不敢自赦。是以再蒙恩除,不免瀝懇 「辭避,凡所陳述,皆出鄙誠,非敢飾辭備禮,以為觀聽 之美而已。唯是曲折之間,猶有不敢盡其辭者。然竊 仰惟陛下天日之明,無幽不燭,固不待臣之喋喋,然 後有以悉其危懼怵迫之情也。又況今來所除差遣, 乃是按察官司,若復奉公守法,則恐如前所為,或至 重傷朝廷事體;若但觀勢徇私,又恐下負夙心,上孤 陛下眷知任使之意。進退惟谷,無地自處。是以敢忘 其再三之瀆,上干鈇鉞之威。欲望矜憐,早賜開允,特 與嶽廟差遣一次,使臣得以休養精神,卒其舊業,退 避仇怨,保此餘生。或者未填溝壑間,得見陛下重整 綱維,一新治化,而達聰明目,未忘孤忠,別有遠外重 難驅使,則臣雖衰拙,尚庶幾效其尺寸。將惟陛下所 以命之,不敢復有辭矣。若為今日之計,則退藏之外 無可為者。伏惟陛下哀憐是幸。干冒宸嚴,臣無任戰 栗俟命之至。」

《辭免江東提刑奏狀三》

右臣十一月十四日,準尚書省劄子,「據臣辭免直徽 猷閣及江東提刑恩命,奉聖旨並不許辭免,令疾速 起發前去之任者。臣昨以怨仇當路,蹤跡孤危,屢貢 封章,乞回成命,情迫已切,忘其再三。既而深自省循, 始知震懼,方且計日,以俟誅夷,不謂陛下天度含容, 聖恩溥博,雖未開允,亦免譴訶。」臣聞命感激,涕泗交 「頤。恭惟聖詔丁寧,不可數得。雖知私義有所未安,然 不敢不抑鄙情,以承睿獎。即于當日遙望闕庭,拜受 直徽猷閣恩命訖。所有江東提刑職事,迫威命之已 行,亦擬即日拜受,畫時起發。」而臣至愚,反復思慮,復 有所甚懼而不能已者,不免昧死瀝血,再觸天威,瞻 顧徬徨,不知所措。伏念臣所劾贓吏,「黨與眾多,棋布 星羅,並當要路。自其事覺以來,大者宰制斡旋于上, 小者馳騖經營于下,其所以蔽日月之明而損雷霆 之威者,臣不敢論。若其加害于臣,不遺餘力,則遠而 至于師友淵源之所自,亦復無故橫肆抵排。向非陛 下聖明,洞見底蘊,力賜主張,則不惟不肖之身久為 魚肉,而其變亂白黑,詿誤聖朝,又有不可勝言者。然 陛下之憐臣愈厚,則此輩之疾臣愈深。是以為臣今 日之計,惟有乞身就閑,或可少紓患害。若更貪戀恩 榮,冒當一道刺舉之責,則其速怨召禍,必有甚于前 日者。陛下雖欲始終保全,亦恐有所不能及矣。故臣 於此,竊深恐懼,再三籌度,以為與其他日拘攣戚促, 而失身于仇人之手,不若今日再三辭避而得罪于 陛下之前。又況陛下至仁至明,且既憐臣之厚而保 全之如此,固未必肯以此加臣之罪而必棄之也。是 敢決意仰首呼天,而一罄其說如此。所有前件差遣, 欲望聖慈深察危懇,特賜改差嶽廟一次,使臣得以 卒被前日生死肉骨之恩,免遭異時睚眥」中傷之禍, 臣不勝幸甚。若臣前奏所謂「著書」者,則臣自集諸經 訓說之外,於《資治通鑑》亦嘗妄有論次。數年以前,草 槁略具,一行作吏,遂至因循。每一念之,常恐永為千 古之恨。今若少寬原隰之勞,更竊斗升之祿,假以歲 月,卒成此書,使於世務略有絲毫之補,則臣之所以 仰報大恩者,固不必在於簿書期會之間也。臣狂妄 進越,死有餘罪。伏惟陛下天地父母矜而赦之,臣不 勝幸甚。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辭免江西提刑狀一》
前人

右熹見任主管南京鴻慶宮。七月二十八日,準尚書 省劄子,「三省同奉聖旨,朱熹除江西提點刑獄,替馬 大同成資闕者。孤遠之跡,誤蒙聖恩,感激之深,豈敢 辭避。實以連年災患,久病摧頹,此去赴官之期,又已 不過數月。竊慮將來不堪繁劇,終須別有祈懇,已受 復辭,為罪愈大。所有恩命,委實不敢祗受。其省劄已 送崇安縣寄收外,欲望朝廷特為敷奏,追寢成命,令 熹依舊奉祠,以安愚分。」

《辭免江西提刑劄子一》
前人

右。熹近準尚書省劄子,奉聖旨,令奏事訖之任者。熹 聞命震驚,即欲依稟起發前去,實以累年以來,積負 憂畏,精神恍惚,耳重目昏,筋骨支離,腰痛足弱,其餘 病苦,發歇不常,蓋有言所不能盡者。所以昨來被命 之初,即以此誠控告,未蒙俞允,不敢遽有煩瀆。今來 又被前件恩旨,熹竊惟念已試無堪,再蒙收用,天地 父母之恩,已極隆厚,而又特降睿旨,使得奏事而行, 以為使臣光華之寵。自惟何者,有此遭逢,若使稍能 自力,一造闕庭,不惟得以少慰八年犬馬慕戀之誠, 面陳重疊受恩感激之意。而拜起應對之間,亦須便 蒙聖主哀憐照察,不至虛有詞費,以于留令之誅。顧 實衰殘,不堪扶曳,仰孤隆旨,自棄明「時,望絕雲天,涕 下霑臆。輒冒萬死,復罄愚衷。欲望朝廷特賜敷奏,寢 罷前降指揮,令熹依舊奉祠,以終餘息。」

《辭免江西提刑劄子三》
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