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1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里,明三十里者,此農夫所部之界,故知每三十里分為一部,使一吏主之。《公羊傳》曰:「三公者何?天下之吏。」則吏者,在官之通稱。《七月傳》云「畯田大夫」,即此農夫也。三十里而有一吏,蓋皆以大夫為之。《箋》又以萬人為耦,與三十里大數相應,故引《周禮》以證之。所引《周禮》,「盡川上有路」,皆《地官·遂人》文。彼意言凡治郊外「野人之田,一夫之間有通水之遂,廣深各二尺,此遂上即有一步徑以通牛馬。其十夫有通水之溝,廣深各四尺,此溝上即有一徑畛,以通大車。其百夫有通水之洫,廣深各八尺,此洫上即有一大塗,以通乘車。其千夫有通水之澮,廣丈六尺,深丈四尺也。此澮上即有一通道,以容二軌。其萬夫有自」然之大川,此川上即有一廣路以容三軌,是《周禮》以萬夫為限,與此十千相當。又計此萬夫之地,一夫百畝,方百步,積萬夫方之,是廣長各百夫,以百自乘,是萬也。既廣長皆百夫,夫有百步,三夫為一里,則百夫為三十三里。餘百步即三分里之一為少半里,是三十三里又少半里也。「耜廣五寸,二耜為耦」,《冬官匠人》文也。此一川之間有萬夫,故為萬人對耦而耕。此萬人受田計之乃三十三里少半里,正言三十里者,舉其成數也。以三十里與十千,舉其成數,正足相充。《遂人》注云:「十夫二鄰之田百夫,一酇之田千夫,二鄙之田萬夫,四縣之田,遂、溝、洫、澮皆所以通水於川也。遂廣深各二尺,溝倍遂,洫倍溝。澮廣二尋,深二仞。徑、畛、塗、道路,皆所以通車徒於國都也。徑容牛馬,畛容大車,塗容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以南畝圖之,則遂縱,溝橫,洫縱,澮橫九塗,而川周其外焉。」是鄭具解五溝五塗之事也。以《遂人》治野田,故還據遂中鄰里酇鄙縣而說之,四縣為一部,計六遂三十縣為七部,猶餘二部蓋與公邑采地共為部也。何者?《遂人》於川上「有路」之下,云「以達於畿」,則中雖有都鄙,遂人盡主其地,是都鄙與遂同制此法,明其共為部也。《地官序》:「縣正,每縣下大夫一人,鄙師,每鄙上士一人,酇長,每酇中士一人,里宰,每里下士一人,鄰長五家則一人。」計四縣有二十鄙,百酇,四百里二千鄰,則鄰長以上合有二千五百二十四人矣。而云一吏主之者,彼謂主民之官,與典田者別職,其主田之吏,一部唯一人也。《遂人》注所言遂、溝、洫、澮、廣深之數,皆《冬官》之文也。徑、畛、塗、道、路所容,於《匠人》差約而為之耳。以南畝圖之,遂縱溝橫,洫縱澮橫者,以夫間有遂,則兩夫俱南畝,於畔上有遂,故遂從也。其遂既從,則必注於橫者也,故溝橫也。百夫方千步,除外畔,其間則南北者九遂,東西者九溝,其東西之畔即是洫也。從洫必注於橫澮,則南北之畔即是澮也。萬夫方萬步,為方千步者百,除外畔,其間南北者九洫,東西者九澮,其四畔則川周之,故云「川周其外」也。如是者九,則方百里。故《遂人》注又云:「萬夫者,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九而方一同也。」此皆設法耳。川者自然之物,當逐地形而流,非於萬夫之外,必有大川遶之。且川者流水,不得方折而匝之也。朱注:成王始置田官,而戒命之。爾當率是農夫,播其百穀,使之大發其私田,皆服其耕事,萬人為耦而並耕也。蓋耕本以二人為耦,今合一川之眾為言,故云「萬人畢出,并力齊心,如合一耦也。」此必鄉遂之官,司稼之屬,其職以萬夫為界者,溝洫用貢法無公田,故皆謂之私。蘇氏曰:「民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而君曰『駿發爾私,終三十里』』。」其上下之間,交相忠愛如此。大全紫溪陳氏曰:「《周制》,國中鄉遂之地用貢法,田不井授,但為溝洫,一夫受田百畝,與同溝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大率十而賦其一。」

《禮記》

《王制》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 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陳注此言天子諸侯田里之廣狹,不合於天子者,不與王朝之聚會也。天子以下皆言田,而不言地者,以地有山林、川澤、原隰險夷之不同,若限以地里而不計田里,則井地不均,穀祿不平矣。里數有二,分田之里以方計,如方里而井是也;分服之里以袤計,如二十五家為里是也。《後章》言「方千里者,為田九萬畝」,此以方計者也。「自恆山至於南河,千里而近,此以袤計」者也。

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天子之卿視伯;天子之大 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

此言「王朝有位者之田」 ,與《孟子》不同。

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 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 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 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