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1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 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 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疾苦,不 下堂而知四方。十月事訖,父老教於校。八歲者學小 學,十五者學大學。其有秀者,移於鄉學。鄉學之秀者, 移於庠;庠之秀者,移於國學,學於小學。諸侯歲貢小 學之秀者,於天子,學於《大學》。其有秀者,命曰進士。行 同能偶,別之以射,然後爵之。士以才能進取,君以考 功授官。三年耕餘,一年之畜,九年耕餘,三年之積,三 十年之儲。雖遇唐堯之水,殷湯之旱,民無近憂,四海 之內,莫不樂其業,故曰:「頌聲作矣。」

《遂人溝洫》

《遂人職》云:「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 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 夫有川,川上有路。」注謂萬夫者,方三十三里一百步, 九方而為一同。遂從溝橫,洫從澮橫,九澮,而川周其 外焉。遂注入溝,溝注入洫,洫注入澮,澮注入川,故田 畝之水有所歸焉。《匠人》謂:田間則有溝,成間則有洫, 同間則有澮,墾百里之地,百溝十洫一澮,蓋不易之 制也。《遂人》以萬夫而計之,《匠人》以井里而計之,其實 一井九夫,而遂溝洫則以百里而澮之,一而已矣。

《井田助法遂溝》

《詩公劉》:「徹田,為糧,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畝,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 畝。」

方一里之中,其田九百畝,界為「井」字,中為公田。八家 皆私百畝,借其力以助耕公田,故謂之「助」;八家共耕 為通力,各私田百畝為均平,故謂之「徹。」徹者,通也,均 也。通力合作則可,計畝均收則不可,蓋各入其田之 所收,故謂之私田。若曰均收,則公田外為民田,不必 分「井」字,不稱為私田矣。

《牧田貢法遂溝》

《孟子》:「國中十一使自賦。」又曰:「貢者,較數歲之中以為 常。」

千畝之田,中為遂九十夫各受田百畝,九遂,並入於 溝,以其無公田,每夫各自供其十一之賦,故謂之「貢」 也。

《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春秋傳》:「井衍沃,牧隰皋。」

寬平之地為井,窄狹之田與夫高下不齊者,但可為 牧,多則十夫,少者雖不足一夫,皆可補而授之。 《司馬法》:「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 步百為畝」,謂闊一步長百步,「畝百為夫」,謂長闊皆百 步。

《匠人》「廣尺、深尺,謂之𤰝;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 之遂。」「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

《遂人》,「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 夫間有遂,廣深二尺,遂上有徑,高廣亦二尺,可以通 人行。」「十夫有溝,廣深四尺,溝上有畛,廣高亦四尺,可 以通牛馬。」

舊說以《遂人》有「十夫」字,因以為鄉遂用貢法之溝洫; 《匠人》有「九夫」字,因以為都鄙用助法之溝洫。愚謂凡 耕者皆為橫畝,以入於遂,一步為三畝,立苗方二尺, 此樹植之法,井牧皆然也。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 有溝,溝上有畛,大抵田首之水入於溝,亦井、牧所同 也。但井限於九夫,牧則十夫,此微不同。然所謂九夫 「者,乃九夫之地,非九家也。且每井有餘夫,受田一井, 實不止九夫,故舉成數言,豈可因此而遂分鄉、遂、都、 鄙有二法乎?」葉氏曰:「《司徒》言井、邑,《遂人》言溝、洫,非鄉、 遂異制也。井邑定田畝多寡以出稅,故以四井。四邑 言;溝、洫定水道大小以興利,故以十夫。百夫言鄉言 井、邑,則遂之田賦亦如之。遂言溝、洫」,則鄉之水利亦 如之,互文見義耳。

《萬夫之地》

萬夫之地,地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一方當百夫,百夫 有洫,一行當千夫。千夫有澮,九澮而川周其外。若以 百夫言之,則一方為一夫,夫間有遂,一行為十夫,十 夫有溝,亦九溝而達於洫。其溝澮廣深,《鄭註》與《井田》 相準,但井田法,溝澮稀少如此,溝洫法,溝澮稠多如 此,川廣深當亦倍澮,與自然之川異。彼則百里之間 一大川耳。

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 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 上有路,以達於畿。

「十夫,二鄰之田百夫,一酇之田千夫,二鄙之田萬夫」, 四縣之田,遂、溝、洫、澮,皆所以通水於川也;徑、畛、涂、道、 路,皆所以通車徒於國都也。徑容車馬,畛容大車,涂 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萬夫者方三十三 里少半里,九萬夫而方一同。以南畝觀之,則遂縱,溝 橫,洫縱,澮橫九澮,而川周其外焉。

《師》之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夫水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