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1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氏求其說而不得,註《遂人》則曰:「此鄉、遂法,以千夫萬 夫為制。」注《匠人》則曰:「此畿內之采地,制井田,異於鄉、 遂及公邑。」尋考鄭意,以二處不同,故謂鄉、遂制田,不 用并畫,惟以夫地為溝洫法。采地制田,則以田畫而 為井田法,是以《遂人》《匠人》制田之法分而為二矣。求 之於經,則無明文。詳考《匠人》《遂人》所載溝洫制度,無 不相合,何用立為異說,分制田而為二?但講求《周禮》 者未精耳。今畫為圖以示之。匠人之制,舉大概而言, 《遂人》之制,舉一端而言,無不合者。一成之地九百夫, 一孔一井,井中有一溝,直一列九九井計九箇溝,橫 通一洫,直是十夫之地有一溝,百夫之地有一洫,九 百夫之地有九洫,而為一成之地。若一同之地有百 成,九萬夫,一孔為一成,中有九洫。橫一列,九有十 成,計九十洫,直通一大澮。「橫九澮而兩川周其外」, 是謂九萬夫之地。合而言之,「成間有洫」,是一成有九 洫;「同間有澮」,是一同有九澮。《匠人》《遂人》之制,無不相 合。周家井田之法,通行於天下,未嘗有鄉遂采地之 異。但《遂人》以一直言之,故曰「以達于畿」;《匠人》以四方 言之,故止一同耳。而溝洫井田之制未嘗有異也。

《周禮》得此段,打破「采地制井田異於鄉遂」 及「公邑」 之疑,然後《周禮》得為全書,至出賦法,又當以「貢助徹」 為正。

《陳祥道論都鄙溝洫》

《書》曰:「濬畎澮距川。」《詩》曰:「惟禹甸之。」《語》曰:「禹盡力乎溝 洫。」《春秋傳》曰:「少康之在虞,思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則 井田溝洫之制尚矣。《周官》: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 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 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以令貢賦。《遂人》:「凡治野,夫 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 上有途;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 達於畿。」《考工記》:「匠人為溝,洫廣尺、深尺,謂之甽;田首 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 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 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司馬 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 井,井十為成,成十為通,通十為終,終十為同蓋三屋 為井,井方一里。九夫。四井為邑,一方二里三十六夫。 十六井為丘,丘方四里,百四十四夫。六十四井為甸, 甸方八里,五百七十六夫。二百五十六井為縣,縣方 十六里,二千三百四夫。一千二十四井為都,都方三 十二里,九千二百一」十六夫。鄭康成以《小司徒》有邑、 甸、縣、都之別,而其名與采邑同。《匠人》有甽、遂、溝、洫、澮 之制,而多寡與《遂人》異,故言「采地制井田,鄉、遂、公邑 制溝洫。」又謂:「鄉、遂、公邑之吏,或促民以公,使不得恤 其私;諸侯專國之政,或恣為貪暴,稅民無藝,故畿內 用夏貢,邦國用商助。賈公彥之徒,遂以載師,自國中 園、廛」以至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是鄉、遂及四等公 邑,皆用貢而無助,以明鄉、遂特為溝洫而已。然先王 之為井田也,使所飲同井,所食同田,所居同廛,所服 同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鄉、遂六軍之 所寓庸,豈各授之田而不為井法乎?《大田》之詩言「曾 孫來止」而歌「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噫嘻》之詩,言春夏 祈穀于上帝,而歌「駿發爾私,十千維耦。」《周官·遂人》言 「興耡,旅師有鋤粟」,此鄉、遂井田之事也。鄭氏以鄉、遂 無井田,而又以《遂人》之法釋《詩》,以一井之法釋《旅師》, 是自戾也。孟子曰:「鄉田同共請野,九一而助。」則鄉、遂 之為井田可知矣。載師之所徵賦,非一夫受田之法, 而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則采地有不為井田可知 矣。井田之制,「方里而井八家,皆私百畝,其中為公田, 而廬舍在焉。公田八十畝,而家治十畝,廬舍二十畝, 而家二畝半。」廬舍在內,貴人也;公田次之,重公也;私 田在外,賤私也。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而任之也 有期,強者有所加予,罷者有所罰辱,而勸之也有法, 此民所以樂事勸功,而無憾於養生送死也。先王之 時,上以仁撫下,下以義事上。以仁撫下,故先民而後 公,則「駿發爾私」是也。以義事上,故先公而後己,則「雨 我公田,遂及我私」是也。又私田稼不善則非吏,公田 稼不善則非民。庸有鄉、遂公邑之吏,促民以公,使不 恤其私者乎?《小司徒》九夫為井,《匠人》亦九夫為「井,井 間有溝」,自井地言之也;《遂人》「十夫有溝」,兼溝涂言之 也。然《遂人》「百夫有洫」,而《匠人》「十里為成,成間有洫」,則 九百夫之地。《遂人》「千夫有澮」,而《匠人》「百里為同,同間 有澮」,則九萬夫之地。其不同何也?「成間有洫」,非一成 之地,包以一洫而已,謂其間有洫也。「同間有澮」,非一 同之地,包以一澮而已,謂其間有澮也。成與同,地之 廣者也;洫與澮,溝之大者也。於「成」舉洫,於同舉澮,亦 其大略云爾。春秋之時,楚蒍掩為政,井衍沃,牧隰皋, 而《小司徒》井其田野,則取名於縣都而已。觀二百一 十國謂之州,五黨亦謂之州,萬二千五百家謂之遂, 一夫之間亦謂之遂;王畿謂之縣,五鄙亦謂之縣。縣 都之名,豈特施於采邑哉?時則鄉之井地,謂之「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