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4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防地震。房須寬,寬則積穀石於其中,不至鬱蒸。須 高,高則氣得洩仰。覆瓦須用白礬水浸,雖連陰彌月, 亦不滲漏。梁棟椽柱,務極麤大。應費十金者,費十五 二十金。一時無處固,利於苟完,數年即更實,貽之倍 費。故善事者一勞永逸,一費永省。究意較多寡,一費 之所省為多也。以室家視倉廒者,當「細思之。一風窗 本為積熱壞穀,而不知雀之為害也。既耗我穀,而又 貽之糞食者,甚不宜人。今擬風窗之內障以竹蔑編 孔,僅可容指,則雀不能入。倉牆成後,洞開風窗,過秋 始得乾透。其地先鋪煤灰五寸,加鋪麥糠五寸,上墁 大磚一重,糯米雜信浸和石灰稠黏,對合磚縫,如木 有餘。再加木板一週,缺木處所釘蓆一週可也。」一假 如倉廒五間,東西稍間各用板隔斷,與門楣齊,穀止 積於四間,留板隔東一間,如常閒空,值六七月久陰 氣濕,或新收穀石,生性未除,倘不發洩,必生內熱,州 縣官責令管倉人役,將穀自東第三間起,倒入東一 間閒空之處,一間倒一間,是滿倉翻轉一遍,熱氣自 洩,本味自全。何紅腐之有?一,太倉禁用燈火,今積柴 安竈,全無禁約。萬一火起。何以捄之。以後不許仍用 官吏飯食。外面喫來不得已者送飯。冬月但用湯壺。 如違重治。一、倉斛有洪武年間鐵樣。用木邊角以鐵 葉固之。以防開縫。仍用印烙其四裏,以防剜穵。但有 不係官烙、自作矮身闊口及小出大入者,坐贓重究。

《樂昌義倉記》
楊起元

樂昌縣之有義倉,縣大尹龍泉張祖炳創也。倉以義 名,何居?一曰別乎?預備也,一曰宜也。尹以愛民之心 而倡之乎上,民各以自愛而應之於下,其於事也,不 亦宜乎?故曰義倉。尹屬其耆老而詢之曰:「百姓豐歉 皆不足,為何?」耆老對曰:「民等寡生聚,恃穀以活。歲歉 則田者之所入,盡輸於有田者。比其欲食也,富家得」 以騰其糶;歲豐,則田者之所入,悉遷諸賈人。比其欲 食也,富家又得而騰其糶。故豐歉皆不足也。尹於時 屬其富民而告之曰:「恃汝之有餘,而操人之不足也, 義乎?」皆應曰:「否。」尹曰:「有道於此。一推汝之有餘而不 足者永賴焉,則汝願之乎?」皆應曰:「願之。」尹曰:「然則為 義倉。」於是上富者出粟百石以上,中「富者五十石以 上,下者十石以上,不旬月,而邑之致粟者七十餘家 為義倉焉。」義倉之法,立保正一人主其籍,保副一人 司其鑰,擇子弟之精敏有行者二三人視收放焉。每 歲季春朔,發倉聽貸,秋大熟徵息二,小饑息一,大饑 免及本息之相權也。停其息,唯石五升之耗。穀入辨 美惡,收無濫濫,收者坐之。償穀出審斛秤,衡私者有 罪,所以為之可繼而勿壞也。貸每十人連結中推二 人保比,其收也,徵諸保則民不擾。凡貸有三:無恆產 而有恆心者貸,力農者貸,有恆產者貸。不貸者有三: 游手游食者不貸,素無信義而人未之結者不貸,一 次負欠者不貸。所以寓旌別也。穀本四千五百石有 奇,數歲息倍之,以其半貸,以其半平糴,貸以三月,糴 以五月。「毋先時而罄,所以待不虞也。小歉不賑,所以 勵民事也;稽而不盤,所以寬文法也。」建倉五城內、一 城、南郭、東郭、西河、南柏沙五都之穀,貯之土頭都。一 土頭、辛田二都之穀,貯之安口都。一、榮村、里田、安口、 曲碣四都之穀,貯之羅家渡。一、皈上、皈下二都之穀 貯之,所以度地之遠近,以便興發也。是舉也,可以廣 王制之所未周,可以輔氣化之所不及,可以使富者 得義而益榮,可以使貧者有所恃而不恐。尹之用心 於民亦勤矣。「天下有治人無治法」,後之繼尹茲邑者 而加之意焉,則此法可以常行,而茲邑之幸厚矣。此 邑之父兄子弟所為汲汲而求記於《史氏》意也。

《賑粥十事》
王士性

一曰示審法。夫賑恤所以不霑實惠者,止因官照里 甲排年編造,而里甲細戶散住各鄉,不在一處,故里 老得任意詭造花名,借甲當乙,無由查核。既住居不 一,則其勢不得不裹糧入城,赴縣候審,喧集耽延。今 約報饑民,不照里排,止照保甲。州縣官先畫分界,小 縣分為十四五方,大縣二三十方,大約每方二十里, 「每方內一義官,一殷實戶領之。如此方內若干村,某 村若干保,某保災民若干名」,先令保正副造冊,義官 殷實戶覈完送縣,仍依冊用一小票,粘各人自己門 首。縣官親到逐保,令饑民跪伏門首,按冊覈查,排門 沿戶,舉目瞭然。貧者既無遺漏,富者又難詭名,且不 致聚集概縣之民赴縣淹待。他日散粟散粥,亦俱照 方舉號,挈領提綱,官民兩便。

二曰別等第。夫賑多詭冒,良不如散粥便。第生儒之 輩,門楣之家,有寧餓死不食嗟來者,則賑尤不可後 也。所慮賑粟、散粥,兩相影射,重支則倉粟不及。各保 正副報冊之時,即確查次貧願領賑災民某人,極貧 願食粥災民某人。其次貧願賑者,又分為二等:某係 正次,量賑若干,某係極次,應多賑若干,庶無冒破。 三曰定賑期。賑之不霑實惠者,非獨詭名冒領,即賑 矣。里甲一召,四鄉雲集,由其居錯犬牙,一動百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