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5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下,而廣德則官置此倉。民困於納息,至以息為本, 而息皆橫取,民窮至自經。人以為熹之法,不敢議。震 曰:『不然。法出於堯、舜、三代聖人,猶有變通,安有先儒 為法,不思捄其弊耶?況熹法,社倉歸之於民而官不 得與,官雖不與,而終有納息之患。震為別買田六百』」 畝,以其租代社倉息,約非凶年不貸,而貸者不取息。 郡守賈蕃世驕縱不法,震數與爭論是非,蕃世疏震 撓政,坐解官。撫州饑,起,震知其州,單車疾馳,中道約 富人耆老集城中,毋過某日。至則大書「閉糶者籍,強 糴者斬。」揭於市,坐驛舍,署文書,不入州治,不抑米價, 價日損。親煮粥食餓者,請於朝,給爵賞旌勞者,而後 入視州事。轉運司下州糴米七萬石,震曰:「民生蹶矣, 豈宜重困之!」以沒官田三莊所入應之。

《忠義傳》:「鍾季玉知建昌軍,會有旨江西和糴,季玉至 才半年,屬歲旱,度其經賦不能辦,請於朝,和糴得減 三之一。」

趙良淳知安吉州,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或 請以兵擊之,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旱,故相 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 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 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 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勸人,人皆倒囷以 應之。

《金史李上達傳》:「上達為同知大名尹,按察陝西、河南。 是時關陝蒲、解、汝、蔡民饑,上達輒以便宜發倉粟賑 百姓。」

《龐迪傳》:「迪為臨洮尹,兼熙秦路兵馬都總管,陝右大 饑,流亡四集,迪開渠溉田,流民利其食,居民藉其力, 各得其所。郡人立碑,紀其政績。」

《循吏傳》:「牛德昌中皇統二年進士第,調礬山簿,遷萬 泉令。屬蒲、陝荐饑,群盜充斥,州縣城門晝閉。德昌到 官,即日開城,縱百姓出入,牓曰:『民苦饑寒,剽掠鄉聚, 以偷旦夕之命,甚可憐也,能自新者,一不問』。賊皆感 激解散,縣境以安。」

劉敏行累遷肥鄉令。歲大饑,盜賊掠人為食,諸縣老 弱入保郡城,不敢耕種。農事廢,畎畝荒蕪。敏行白州 借軍士三十,護縣民出耕,多張旗幟為疑兵。敏行率 軍巡邏,日暮則閱民入城,由是盜不敢犯,而耕稼滋 殖。

《宗尹傳》:宗尹拜平章政事,北方歲饑,軍食不足,廷議 輸粟賑濟,或謂此雖不登,而舊積有餘,秋成在近,不 必更勞輸輓。宗尹曰:「國家平時積粟,本以備凶歲也, 必待秋成,則憊者眾矣,人有捐瘠,其如防戍何。」上從 之。

《畿輔通志》:「趙葉大定初任贊皇令,境內民饑,屢以俸 粟分救之,數年逋逃歸業者五百餘戶。旦暮勸諭東 作,歲大熟。山地曠瘠,俗不堪麥,率民乘秋雨,相地之 宜播種,復獲其利。」

《金史循吏傳》:「盧克忠,大定二年,除北京副留守。會民 艱食,克忠下令,凡民有蓄積者,計留一歲,悉平其價 糴之,由是無捐瘠之患。」

《宗寧傳》:「宗寧擢歸德軍節度使,時方旱蝗,宗寧督民 捕之,得死蝗一斗,給粟一斗,數日捕絕。」

《曹望之傳》:「望之為戶部郎中,請於大鹽濼設官榷鹽, 聽民以米貿易,民成聚落,可以固邊圉,其利無窮。」從 之。其後凡貯米二十餘萬石,及東北路歲饑,賴以濟 者不可勝數。

《盧孝儉傳》:「孝儉累官太原少尹。遷同知廣寧尹。廣寧 大饑,民多流亡失業。乃借僧粟,留其一歲之用。使平 其價,市與貧民。既以救民,僧亦獲利。」

《紇石烈良弼傳》:「良弼拜左丞相,上問宰臣曰:堯有九 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民不病饑。今一二歲不登, 而人民乏食,何也?良弼對曰:古者地廣人淳,崇尚節 儉,而又惟農是務,故蓄積多而無饑饉之患也。今地 狹民眾,又多棄本逐末,耕之者少,食之者眾,故一遇 凶歲而民已病矣。」上深然之,於是命有司懲戒荒縱 不務生業者

《張行簡傳》:「行簡累遷禮部郎中。群臣屢請上尊號,章 宗不從,將下詔以示四方,行簡奏曰:『往年饑民棄子, 或丐以與人,其後詔書官為收贖,或其父母衣食稍 充,即識認官亦斷與之。自此以後,饑歲流離道路,人 不肯收養,肆為捐瘠,餓死溝中。伏見近代禦災詔書, 皆曰以後不得復取,今乞依此施行』。上是其言,詔中」 書行之。

《賀揚庭傳》:「揚庭除洺州防禦使時歲歉民饑,揚庭諭 蓄積之家,令出所餘以糶之,饑者獲濟,洺人為之立 石頌德。」

《移剌益傳》:益為戶部員外郎。明昌三年,畿內饑,擢授 霸州刺史,同授刺史者十一人。既入謝,詔諭之曰:「親 民之職惟在守令,比歲民饑,故遣卿等往撫育之,其 資序有過者,有弗及者。朕不計此,但以材選,爾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