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0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破,蜜注桶中。

《本草綱目一》

《蜂蜜》

《釋名》

蜂糖生巖石者名石蜜。石飴、巖蜜。

李時珍曰:蜜以密成,故謂之蜜。《本經》原作石蜜,蓋以 生巖石者為良耳。而諸家反致疑辯,今直題曰蜂蜜, 正名也。

《正誤》

蘇恭曰:「土蜜出氐、羌中,最勝。今關中白蜜,甘美耐久, 全勝江南者。陶以未見,故以南土為勝耳。」今以水牛 乳、沙糖作者,亦名石蜜。此蜜既蜂作,宜去「石」字。 寇宗奭曰:「《嘉祐本草》石蜜有二,一見蟲魚,一見果部 乳糖。」既曰石蜜,則蟲部石蜜不當言石矣。「石」字乃「白」 字誤耳。故今人尚言白沙蜜,蓋新蜜稀而黃,陳蜜白 而沙也。

陳藏器曰:巖蜜出南方巖嶺間,入藥最勝。石蜜,宜改 為「巖」字。蘇恭是荊襄間人,地無崖險,不知石蜜之勝 故也。

李時珍曰:按:《本經》云:「石蜜生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 良。」則是蜜取山石者為勝矣。蘇恭不考「山石」字,因乳 糖同名而欲去「石」字。寇氏不知真蜜有白沙,而偽蜜 稀黃,但以新久立說,並誤矣。凡試蜜,以燒紅火著插 入,提出起氣是真,起煙是偽。

《集解》

《別錄》曰:「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諸山石間,色 白如膏者良。」

陶弘景曰:「石蜜即巖蜜也。在高山巖石間作之,色青, 味小酸,食之心煩。其蜂黑色似䖟。其木蜜懸樹枝作 之,色青白。土蜜在土中作之,色亦青白,味醶。人家及 樹空作者,亦白而濃厚,味美。今出晉安檀崖者,多土 蜜,云最勝。」出東陽、臨海諸處及江南向西者,多木蜜。 出於潛、懷安諸縣者,多崖蜜。亦有樹木及人家養者, 諸蜜例多添雜及煎煮,不可入藥,必須親自看取,乃 無雜耳。凡蜂作蜜,皆須人小便以釀諸花,乃得和熟。 狀似作飴,須糵也。 陳藏器曰:「尋常蜜,亦有木上作者,土中作者。北方地 燥,多在土中;南方地濕,多在木中。各隨土地所宜,其 蜜一也。崖蜜別是一蜂,如陶所說,出南方崖嶺間,房 懸崖上,或土窟中」,人不可到,但以長竿刺令蜜出,以 物承取,多者至三四石,味醶色綠,入藥勝於凡蜜。張 華《博物志》云:「南方諸山幽僻處出蜜蠟,蜜蠟所著,皆 絕岩石壁,非攀緣所及,惟於山頂以籃轝懸下,遂得 采取。蜂去,餘蠟在石。有鳥如雀群來,啄之殆盡,名曰 靈雀。至春蜂歸如舊。人亦占護其處,謂之蜜塞。」此即 石蜜也。

蘇頌曰:「食蜜亦有兩種,一在山林木上作房,一在人 家作窠。檻收養之。蜜皆濃厚味美。近世宣州有黃連 蜜,色黃,味小苦,主目熱。雍、洛間有梨花蜜,白如凝脂。 亳州太清宮有檜花蜜,色小赤。柘城縣有何首烏蜜, 色更赤,並蜂采其花作之,各隨花性之溫涼也。」 寇宗奭曰:「山蜜多在石中木上,有經一二年者,氣味 醇厚」,人家有一歲二取,氣味不足,故不及,且久收易 酸也。

李時珍曰:陳藏器所謂「靈雀」者,小鳥也,一名「蜜母」,黑 色。正月則至岩石間尋求安處,群蜂隨之也。南方有 之。

修治

《雷斆》曰:「凡煉蜜一斤,只得十二兩半是數。若火少大 過,並用不得。」

李時珍曰:「凡煉沙蜜,每斤入水四兩,銀石器內,以桑 柴火慢煉,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不散,乃用,謂之水 火煉法。」又法:以器盛置重湯中,煮一日,候滴水不散, 取用亦佳,且不傷火也。

氣味

甘平無毒。

《別錄》曰:「微溫。」

《汪穎》曰:「諸蜜氣味,當以花為主,冬夏為上,秋次之,春 則易變而酸。閩廣蜜極熱,以南方少霜雪,諸花多熱 也。川蜜溫,西蜜則涼矣。」

劉完素曰:「蜜成於蜂,蜂寒而蜜溫,同質異性也。」 李時珍曰:「蜂蜜生涼熟溫,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氣,故 十二臟腑之病,罔不宜之。但多食亦生溫熱蟲𧏾,小 兒尤當戒之。」王充《論衡》云:「蜂蠆稟太陽火氣而生,故 毒在尾。蜜為蜂液,食多則令人毒,不可不知,煉過則 無毒矣。」

寇宗奭曰:「蜜雖無毒,多食亦生諸風也。」

朱震亨曰:「蜜喜入脾。西北高燥,故人食之有益。東南 卑濕,多食則害生於脾也。」

孫思邈曰:「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青赤酸者, 食之心煩。不可與生蔥、萵苣同食,令人利下。食蜜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