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0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蜜部紀事

《吳越春秋》:「越以甘蜜丸欓,報吳增封之禮。」

《家語》:孔子之鄭,過陳之野,聞童謠曰:「楚王渡江得萍 實,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西京雜記》:「南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枚,白 鷴、黑鷴各一雙。高帝大悅,厚報遣其使。」

《後漢書·朱祐傳》。《東觀記》曰:上在長安時,嘗與朱祐 共買蜜合藥。上追念之,賜祐白蜜一石,問:「何如在長 安時共買蜜乎?」其親厚如此。

《三國·魏志袁術傳》《吳書》曰:「術既為雷薄等所拒,留 住三日,士眾絕糧,乃還至江亭,去壽春八十里問,廚 下尚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櫺 床上,歎息良久。」

《吳志孫亮傳》《吳歷》曰: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 至中藏,取蜜漬梅,蜜中有鼠矢。召問藏吏,藏吏叩頭。 亮問吏曰:「黃門從汝求蜜邪?」吏曰:「向求實,不敢與。」黃 門不服,侍中刁元張邠啟黃門、藏吏,辭語不同,請付 獄推盡。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裡燥,亮大笑,謂 元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當俱濕。今外濕裡燥,必 是黃門所為,黃」門首服,左右莫不驚悚。

《魏略》:「新城孟太守道蜀,豬豚雞鶩味皆淡。故蜀人作 食,喜煮飴蜜以助味。」

《晉書王敦傳》:「敦子應。敦死,應祕不發喪,裹尸以席蠟 塗其外,埋於廳事中,與諸葛瑤等恆縱酒淫樂。」 《遊名山志》:「謝安適東山,見山上有蜜巖之記。」

晉令蜜工收蜜十斛,有能增二升者賞穀十斛。 《南史·梁武帝紀》,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

《隱逸傳》:「陶弘景幼有養生之志,齊高帝作相,引為諸 王侍讀。永明十年,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詔許 之,賜以束帛,敕所在月給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 服餌。」

《循吏傳》:「齊虞愿侍明帝,帝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 一食數缽。」

《梁書傅昭傳》:「昭為智武將軍、臨海太守,郡有蜜巖,前 後大守皆自封固,專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與百姓 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

《南史任昉傳》:「昉為新安太守,郡有蜜嶺及楊梅,舊為 太守所采,昉以冒險多物,故即時停絕。」

《水經注》:「村人駱都,小時到石室中採蜜,見一仙人坐 石床上。」

《法苑珠林》:「終南山大秦嶺竹林寺,貞觀初,採蜜人山 行,聞有鐘聲,尋而往至焉。寺舍二間,有人往處,傍大 竹林可有二頃,其人斷二節竹以盛蜜,可得五升許, 負下至大秦戍,具告防人。藍田僧歸真聞之,便往至 小竹谷,北上望崖,失道而歸。」

《梁四公記》:高昌國遣使貢剌蜜,帝命杰公迓之,謂其 使曰:「刺蜜是鹽城所生,非南平城者。」使者曰:「其年風 災,刺蜜不熟,故爾。」帝問杰,對曰:「南平城羊刺無葉,其 蜜色明白而味甘。鹽城羊刺有葉,其蜜色青而味薄。」 以是知蜜之偽焉。

《開元遺事》:「楊國忠家以炭屑和蜜,塑成雙鳳。」

《杜陽雜編》:「貞元八年,吳明國貢常燃鼎、鸞蜂蜜。云其 國去東海數萬里,經挹婁、沃沮等國。其土宜五穀珍 玉,尤多禮樂仁義,無剽劫。人壽二百歲。俗尚神仙術, 而一歲之內,乘雲控鶴者,往往有之。常望有黃氣如 車蓋,知中國有土德王,遂願入貢焉。常燃鼎,量容三 斗,光潔類玉,其色純紫。每修飲饌,不熾火而俄頃自」 熟,香潔異於常等。久食之,令人返老為少,百疾不生。 鸞蜂蜜,云其蜂之聲有如鸞鳳,而身被五彩,大者可 重十餘斤。為窠於深巖峻嶺間,大者占地二三畝。國 人採其蜜,不過三二合。如過度則有風雷之異。若誤 螫人則生瘡,以石上菖蒲根傅之即愈。其蜜色碧,常 貯之於白玉碗,表裡瑩徹如碧琉璃。久食之令人長 壽。顏如童子。髮。白者應時而黑。及沈痾眇跛諸僻惡 之病。無不療焉。

《雲仙雜記》:張籍取杜甫詩一帙,焚取灰燼,副以膏蜜, 頻飲之,曰:「令我肝腸從此改易。」

《同昌公主傳》:公主疾既甚,醫者欲難藥餌,奏云:「得紅 蜜白猿膏食之可愈。」上令訪內庫,得紅蜜數石,本兜 離國所貢,白猿膏數甕,本南海所獻也。雖日加餌,終 無其驗。

《雲仙雜記》:陳昉得蜀糖,輒以蜜澆之,曰:「與蜜本莫逆 交。」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滁人呼荇溪曰「菱溪」,揚州人 呼蜜曰「蜂糖。」諱行密名也。

《遼史太宗紀》。會同四年「七月,有司奏,神纛車有蜂巢 成蜜,史占之吉。」

《墨莊漫錄》:「東坡性喜飲,而飲亦不多。在黃州嘗以蜜 為酒,又作《蜜酒歌》,人罕傳其法。每蜜用四斤煉熟,入 熟湯相攪成一斗,入好麪麴二兩,南方白酒餅子,米 麴一兩半,擣細生絹袋盛,都置一器中,密封之。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