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不至於理者,由不能達其情也。能達其情者,其 惟宗周乎!周之有天下也,修禮建樂者七年,刑措不 用者四十年,負扆垂拱者三百年,龜鼎不遷者八百 年,斯可謂達其情,臻其極也。故孔子曰:「吾從周。」然則 繼周者,其惟皇家乎!臣伏聞禮減則「銷,銷則崩;樂盈 則放,放則壞。」故先王減則進之,盈則反之,濟其不及 而洩其過,用能正人道,反天性,奮至德之光焉。國家 承齊、梁、陳、隋之弊,遺風未殄,故禮稍失於殺,樂稍失 於奢。伏惟陛下慮其減銷,則命司禮者大明唐禮;防 其盈放,則詔典樂者少抑鄭聲。如此則禮備而不偏, 樂和而不流矣。繼周之道,其在此乎。
《議沿革禮樂》前人
問:「禮樂之用,百王共之。」然則歷代以來,或沿而理,或 革而亂,或損而興,或益而亡,何述作之跡同,而得失 之效異也?方今大制雖立,至理未臻,豈沿革損益,未 適其時,宜將文物聲名,有乖於古制?思欲究盛禮之 本,審至樂之情,不和者改而更張,可繼者守而勿失, 具陳其要,當舉而行。
對
臣聞議者曰:「禮莫備於三王,樂莫盛於五帝。非殷周 之禮,不足以理天下;非堯舜之樂,不足以和神人。是 以總章辟雍,冠服簠簋之制,一不備於古,則禮不能 行矣;干戚羽旄屈伸俯仰之度,一不修於古,則樂不 能和矣。」古今之論,大率如此。臣竊謂斯言失其本,得 其末,非通儒之達識也。何者?夫禮樂者,非天降非地 出也。蓋先王酌於人情,張為通理者也。苟可以正人 倫,寧家國,是得制禮之本意矣;苟可以和人心,厚風 俗,是得作樂之本情矣。蓋善沿禮者,沿其意不沿其 名;善變樂者,變其數不變其情。故得其意,則五帝三 王不相沿襲,而同臻於理矣;失其情,則王莽屑屑習 古,適足為亂矣。故曰:「行禮樂之情者王,行禮樂之飾 者亡。」蓋謂是矣。且《禮》本於體,《樂》本於聲,文物名數,所 以飾其體;器度節奏,所以文其聲,聖人之理也。禮至 則無體,樂至則無聲。然則苟至於理也,聲與體猶可 遺,況於文與飾乎?則本末取捨之宜,可明辨矣。今陛 下以上聖之資,守列祖之制,不待損益,足以致理。然 苟有沿革,則願陛下「審本末而述作焉。」蓋《禮》者,以安 上理人為體,以別疑防欲為用,以玉帛俎豆為數,以 周旋裼襲為容。數與容可損益也,體與用不可斯須 失也。樂者,以《易》直子諒為心,以中和孝友為德,以律 度鏗鏘為飾,以綴兆舒疾為文。飾與文可損益也,心 與德不可斯須失也。夫然則禮得其本,樂達其情,雖 沿襲損益不同,同歸於理矣。
《禮樂論》宋·王安石
「氣之所稟命者心也。視之能必見,聽之能必聞,行之 能必至,思之能必得,是誠之所至也。不聽而聰,不視 而明,不思而得,不行而至,是性之所固有,而神之所 自生也,盡心盡誠者之所至也。故誠之所以能不測 者,性也,賢者盡誠以立性者也,聖人盡性以至誠者 也。神生於性,性生於誠,誠生於心,心生於氣,氣生於 形,形者有生之本,故養生在於保形,充形在於育氣, 養氣在於寧心,寧心在於致誠,養誠在於盡性。不盡 性不足以養生。」能盡性者,至誠者也;能至誠者,寧心 者也;能寧心者,養氣者也;能養氣者,保形者也;能保 形者,養生者也。不養生不足以盡性也。生與性之相 因循,志之與氣相為表裡也。生渾則蔽性,性渾則蔽 生,猶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也。先王知其然,是故 體天下之性而為之禮,和天下之性而為之樂。禮者 天下之中經;樂者天下之中和。禮樂者,先王所以養 人之神,正人氣而歸正性也。是故《大禮》之極,簡而無 文,《大樂》之極,易而希聲。《簡易》者,先王建禮樂之本意 也。世之所重,聖人之「所輕;世之所樂,聖人之所悲。」非 聖人之情,與世人相反。聖人內求,世人外求。內求者 樂得其性,外求者樂得其欲。欲易發而性難知,此情 性之所以正反也。衣食所以養人之形氣,禮樂所以 養人之性也。禮反其所自始,樂反其所自生。吾於禮 樂,見聖人貴其生者至矣。世俗之言曰:「養生非君子 之事。」是未知先王建禮樂之意也。養生以為仁,保氣 以為義,去情卻欲以盡天下之性,修神致明以趨聖 人之域。聖人之言,莫大顏淵之問。「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則仁之道亦不遠也。耳非取 人而後聰,目非取人而後視,口非取諸人而後言也, 身非取諸人而後動也。其守至約,其取至近,有心有 形者,皆有之也。然而顏子且猶病之,何也?蓋人之道 莫大於此。「非禮勿聽,非謂掩耳而避之,天下之物不 足以干吾之聰也。非禮勿視,非謂掩目而避之,天下 之物不足以亂吾之明也。『非禮勿言,非謂止口而無 言也,天下之物不足以易吾之辭也。『非禮勿動,非謂 止其躬而不動,天下之物』』」不足以干吾之氣也。天下 之物豈特形骸自為哉?其所由來蓋微矣。不聽之時 有先聰焉;不視之時有先明焉;不言之時有先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