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4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諡者何也?諡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所以進勸

成德,使上務節也。故《禮·特牲》曰:「古者生無爵,死無諡。」 此言生有爵,死當有諡也。死乃諡之何?言人行終始 不能若一,故據其終始,從可知也。《士冠經》曰:「死而諡 之。」今也所以臨葬而諡之何?因眾會,欲顯揚之也。故 《春秋》曰:「公之喪至自乾侯。」昭公死於晉乾侯之地,數 月歸,至急,當未有諡也。《春秋》曰:「丁巳葬,戊午,日下側 乃克葬。」明祖載而有諡也。黃帝先黃後帝何?古者順 死生之稱,各持行,合而言之,美者在上。黃帝始制法 度,得道之中,萬世不易。名黃,自然也。後世雖聖,莫能 與同也。後世德與天同,亦得稱帝,不能立制作之時, 故不得復稱黃也。諡或一言,或兩言,何?文者,以一言 為諡;質者,以兩言為諡。故《尚書》曰:「高宗殷宗也。」湯死, 後世稱成湯,以兩言為諡也。號無質文,諡有質文何? 號者,始也,為本,故不可變也。周以後用意尤文以為 本,生時號令善,故有善諡,故合文武王也。合言之,則 上其諡,明別善惡,所以勸人為善,戒人為惡也。帝者, 天號也,以為堯猶諡,顧上世質直,死後以其名為號 耳。所以諡之為堯何?為諡有七十二品。《禮記諡法》曰: 「翼善傳聖諡曰堯,仁聖盛明諡曰舜,慈惠愛民諡曰 文,強理勁直諡曰武。」天子崩,臣下至南郊諡之者何? 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大其君,掩惡揚善者也。故 之南郊,明不得欺天也。故《曾子問》孔子曰:「天子崩,臣 下之」南郊告諡之。諸侯薨,世子赴告天子,天子遣大 夫會其葬而諡之何?幼不誄長,賤不誄貴。諸侯相誄, 非禮也,臣當受諡於君也。卿大夫老歸,死有諡何?諡 者,別尊卑,彰有德也。卿大夫歸無過,猶有祿位,故有 諡也。夫人無諡者何?無爵,故無諡。或曰「夫人有諡。」夫 人一國之母,修閨門之內,群下亦化之,故設諡以彰 其善惡。《春秋傳》曰:「葬宋恭姬。」傳曰:「其稱諡何?賢也。」《傳》 曰:「哀姜者何?莊公夫人也。卿大夫妻無諡何?賤也。公 妾所以無諡何?卑賤無所能務,猶士卑小,不得有諡 也。」太子夫人無諡何?本婦人隨夫,太子無諡,其夫人 不得有諡也。天子太子,元士也,士無諡,知太子亦無 諡也。附庸所以無諡何?卑小無爵也。《王制》曰:「爵祿凡 五等。」附庸本非爵也,后夫人於何所諡之?以為於朝 廷。朝廷本所以治政之處,臣子共審諡,白之於君,然 後加之婦人大夫故但白君而已。何以知不之南郊 也?婦人本無外事,何為於郊也?《禮?曾子問》曰:「唯天子 稱天以誄之。」唯者,獨也。明天子獨於南郊耳。顯號諡 何法?法曰:「未出而明,已入有餘光」也。

通志

臣謹按字有不可避諱者,《諡法》是也。故此三篇並從「本」 字。

《序論第一》

古無諡,諡起於周人羲皇之前,名是氏亦是,號亦是。 至神農氏則有炎帝之號,軒轅氏則有黃帝之號。二 帝之號雖殊,名氏則一焉。堯曰「陶唐」,舜曰「有虞」,禹曰 「夏后」,湯曰「殷商」,則氏已異於名。堯曰「放勳」,舜曰「重華」, 禹曰「文命」,湯曰「武王」,則號已異於氏。然是時有名號 之別者,不過開基之祖耳。夏自啟,商自太甲,皆一名 而生死通稱,若其曰「祖」、曰「宗」、為中、為高,則又不可常 也。以諱事神者,周道也。周人卒哭而諱,將葬而諡,有 諱則有諡,無諱則諡不立。蓋名不可名已,則後王之 語,前王後代之及前代所以為昭穆之次者,將何以 別哉?生有名,死有諡,名乃生者之辨,諡乃死者之辨, 初不為善惡也。以諡易名,名尚不敢稱,況可加之以 惡乎?非臣子之所安也。嗚呼!《春秋》紀實事而褒貶之 說行,《諡法》別昭穆而美刺之說行,當其時已紛紜矣, 後之人何獨不然?臣恐褒貶之說不已,則《春秋》或幾 乎息矣。於是作《春秋》,考《春秋傳》。又恐美刺之說不已, 則周公之意其亡矣夫!於是作《諡法》,使百代之下為 人臣為人子者,知尊「君嚴父,奉亡如存,不敢以輕重 之意行乎其間,以傷名教者也。」

《序論第二》

天下有難行之道,雖曰古有是道,而後世終不可行 者,非古有是道也。後之人設是道以實之耳,豈有可 行於古而不可行於今之道乎?若曰「臣子可以議君 父之得失,使有德則諡善,無德則諡惡。大行受大名, 細行受細名,行生於己,名生於人」,此真不可行之道 也。自非伐無道,誅有罪,收其鯨鯢以為京觀,則安得 有惡諡之稱乎?臣以為立諡之意,本為昭穆,命諡之 義,取於尊隆。且生有惡,死無惡者,人之情也。生可簡, 死不可簡者,禮之事也。生雖侯伯,死必稱公。生不踰 等,死必加等,先王之通制也。豈有稱生之號有隆,而 命死之名有虧乎?諡亦有惡,惡諡非所以加君父也。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不若是,是不當於人心。子議父,臣議君,秦 人之所厭而削之也。今先儒之所為諡者,正秦人之 論耳,不合乎古道。

《序論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