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7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六十卷目錄

 天地祀典部彙考十四

  明一太祖吳元年一則 吳三年一則 洪武十四則 建文一則 成祖永樂六則

  仁宗洪熙一則

禮儀典第一百六十卷

天地祀典部彙考十四

明一

太祖吳元年始建圜丘於京城之南方丘於鍾山之北

按《續文獻通考》:「吳元年,建圜丘於京城之南,建方丘 於鍾山之北。先是,丙午十二月,小明王既殂,乃定議 以明年丁未為吳元年。群臣建言,制度亦宜早定。」上 以國之所重,莫先於宗廟社稷,即於是月命有司立 圜丘於鍾山之陽,以冬至祀昊天上帝;立方丘於鍾 山之陰,以夏至祀皇地祇。

吳三年命祀天乘木輅

按《大政記》:吳三年四月乙卯,上曰:「以玉飾車,考之古 禮,惟祀天用之。若常乘之車,只宜用孔子所謂殷輅。 然祀天之際,玉輅或未備,木輅亦未為不可。」參政張 昶對曰:「木輅,戎輅也,不可以祀天。」上曰:「孔子萬世帝 王之師,其斟酌四代禮樂,實為萬世之法,乘木輅何 損於祭祀?況祀事在誠敬,不在儀文也。」昶頓首謝。

洪武元年正月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冬十一月日南至有事南郊

按《大政記》:洪武元年正月壬申朔,乙亥,上祀天地於 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自 壬戌以來,連日雨雪陰沍,至正月朔旦,雪霽。越三日 省牲,陰雲悉斂,日光皎然。暨行禮,天宇廓清,星緯明 朗,眾皆欣悅。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元年十一月初三日冬至,祀南 郊,上先詣太廟,告曰:『歷代有天下者,未嘗不以祖配 天,茲臣獨不敢者,以臣功業猶有未就,政治或有缺 失,懼有責焉。況去年上天垂戒,早暮兢惕,恐無以承 上帝好生之德,故不敢輒奉以配。惟祖神與天通,恐 上帝有問,願以此言敷奏帝前,善惡無隱,惟上帝鑒 之。候南郊竣事,臣當率百僚恭詣殿庭,告成大禮,以 共享上帝之錫福』。」越二年平慶陽,群臣復請,乃奉仁 祖配。禮部崔亮奏:「按《禮運》曰:『禮行於郊,則百神受 職』。沈括援唐制云:『有事上帝,則百神皆預遣祭告,惟 太廟則皇帝親行祭告』。今擬圜丘、方丘大祀,前期,上 親告太廟,仍遣使預告百神。如祀圜丘,則曰:『某年月 日,皇帝有事於圜丘,咨爾百神,以相祀事』。方丘亦如 之。仍增天下神祇壇於圜丘之東,方丘之西,其神主 皆題曰『天下神祇』。」詔從之。上謂省臣曰:「朕每祭享 天地百神,惟伸吾感戴之意,禱祈福祉,以祐生民,未 嘗敢自徼惠。且齋戒所以致誠,誠之至與不至,神之 格與不格,皆係於此。故朕每致齋,不敢有一毫懈惰。 今定齋戒之期,大祀七日,中祀五日,不無太久。大抵 人心久則易怠,怠心一萌,反為不敬。可止於祭。齋戒 三日,務致精專,庶幾可以感格,著為令。」崔亮奏:「按《禮 記》,郊祭器用陶匏瓦器,尚質古也。《周禮籩人》:『凡祭祀, 供簠簋之實』。疏曰:『外祀用瓦簋』。今祭祀用磁,已合古 意。惟盤盂之屬,與古之簠、簋、豋、豆制異。今擬凡祭器 皆用磁,其式皆倣古之簠、簋、豋、豆,惟籩以竹。」詔從之。 上諭禮臣:「先賢有言,『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 忍食其肉』,此人情之常。今祭祀省牲,於神壇甚邇,揆 之人心殊未安。」於是亮奏:「考古省牲之儀,遠神壇三 百步。」上喜曰:「必如是而後可。」 太祖未即大位之先, 已建圜丘於正陽門外鍾山之陽,建方丘於太平門 外鍾山之陰,分祀天地。元年,李善長等進《方丘說》曰: 「按三代祭地之禮,見於經傳者,夏以五月,商以六月」, 周以夏至日祀之於澤中之方丘。蓋昔王事天明,事 地察,故冬至報天,夏至報地,所以順陰陽之義也。祭 天於南郊之圜丘,祭地於北郊之方澤,所以順陰陽 之位也。然先王親地,有社存焉。《禮》曰:「享天於郊,祀地 於國。」又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神地道。」又曰:「郊社 所以祀上帝。」又曰:「明乎郊社之禮」,或以社對帝,或以 社對郊,則祭祀所以親地也。《書》曰:「敢昭告於皇天后 土。」《左氏》曰:「戴皇天,履后土。」則古者亦名地祇為后矣。 曰地祇,曰后土,曰社,皆祭地也。此三代之正體,而釋 經之正說。自鄭元惑於緯書,而謂「夏至於方丘之上 祭崑崙之祇,七月於泰折之壇祭神州之祇」,析而二 之,後世宗焉。一祭自漢武用祀官寬舒議,立后土祠, 而汾陰脽上,禮如祇祀。而後世又宗之,於北郊之外, 仍祠后土。元始間,王莽奏罷甘泉泰畤,復長安南北 郊,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親合祀天地於南郊,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