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3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錄

 雜祀典部總論

  荊川稗編六宗 禋于六宗

  大學衍義補內外群祀之禮

 雜祀典部藝文一

  請正祀典疏略       明倪岳

  請革除濫祀疏        劉健

 雜祀典部藝文二

  和蕭東陽祀七里廟詩   梁簡文帝

 雜祀典部紀事

 雜祀典部雜錄

禮儀典第二百五十卷

雜祀典部總論

荊川稗編

《六宗》

評曰:《虞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 神。」漢以王莽等奏日、月、星辰、山川、海澤六子之卦為 六宗者。按《周禮》以實柴祀日、月、星辰,則星辰非六宗 矣。卦是物象,不應祭之。後漢馬融以天地、四時為六 宗者,禮無禋地與四時之義。孔安國言寒、暑、日、月、水、 旱為六宗者,於理又乖;鄭元以星、辰、司中、司命、風師、 雨師為六宗者,並是星辰,不應更立風師、雨師之位。 魏劉邵以「沖和之氣,六氣宗之」者,氣先于天,不合禋。 天之下,炁從天有,則屬陰陽,若無所受,何所宗之?其 間有張迪以六代帝王,張髡以宗廟三昭三穆等,並 不堪錄。後漢孝文帝以天皇大帝、五帝為六宗,於義 為當。何者?按《周禮》以禋祀昊天上帝,則禋祀在祀天, 不屬別神。又《司服》云:「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 亦如之。」昊天五帝,乃百神之尊宗之義也。

《孔叢子》云:「宰我問禋于六宗。孔子曰:『所宗者六,埋少 牢于泰昭,祭時也;祖迎于坎壇,祭寒暑也。至于王宮, 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星也。雩禜,祭水旱也。禋 于六宗,此之謂也』。」孔安國、王肅用此說。又一說云:六 宗星辰,風伯、雨師、司中、司命。一云乾坤六子。顏師古 用此說。一云天地四時;一云天宗三,日月星辰,地宗 三,泰山河海。一云:六為地數,祭地也。一云:天地間游 神也。一云:三昭三穆。王介甫用此說。一云:六氣之宗, 謂太極沖和之氣。蘇子由云:「捨祭法不用,而以意立 說。」未可信也。

孔安國注《尚書》「禋于六宗」云:「精意以享謂之禋。宗,尊 也。所尊祭者有六,謂四時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辰 也,水旱也。」《尚書正義》又曰:「六宗」,明是所尊祭者有六, 但不知六者為何神耳。《祭法》曰:「埋少牢于泰昭,祭時 祖迎于坎壇,祭寒暑;王宮祭日,夜明祭月,幽禜祭星, 雩禜祭水旱也。」據此言六宗,彼祭六神,故傳以彼六 神,謂此六宗。王肅亦引彼文,乃云「禋于六宗」,此之謂 也。鄭康成注云:「四時,謂陰陽之神也。」然則陰陽、寒、暑、 水、旱,各自有神,此言「禋于六宗」,則六宗常禮也。禮無 此文,不知以何時祀之。鄭以彼皆為祈禱之祭,則不 可用鄭康成注以解此也。漢世以來,說六宗者多矣, 歐陽及大小夏侯說《尚書》,皆云「所祭」者六,上不謂天, 下不謂地,旁不謂四方。在六者之間,助陰陽變化,實 一而名六宗矣。孔光、劉歆以六宗謂乾坤六子,水火 雷風山澤也。賈逵以為:天宗者三,日月星辰也;地宗 者三,山河海岱也。馬融云:「萬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載, 非春不生,非夏不長,非秋不成,非冬不藏。」此其謂六 也。鄭康成以六宗言「禋,與祭天同名,則六者皆天之 神。祇謂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星謂五緯,辰謂日 辰所會十二次。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也;風師,箕 也,雨師,畢也。」晉張髡上表云:「臣謂禋于六宗,祀祖考 所尊者六,三昭三穆是也。」司馬彪又上表云:「歷難諸 家及自言己意。天宗者,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者, 社稷」、五祀之屬。惟王肅據《家語》,六宗與孔同,各言其 志,未知孰是。司馬彪《續漢書》云:安帝元初六年,立六 宗祠于洛陽城西北亥地,祀比大社。魏亦因之。晉初, 荀顗定新祀,以六宗之神,諸說不同,廢之。摯虞駮之 謂宜依舊,近年以來,皆不立六宗之祠。梁博士崔靈 恩《三禮義宗》曰:「《尚書》禋于六宗,禋有三義」:禋者,煙也, 潔也,精也。煙者,燔柴升煙于天,以氣聞達。潔者,取潔 淨以表無穢之理。精者,取祭者精懃之意。六宗之神, 先儒所釋,義各不同,義雖不同,亦各有道。伏生、馬融 謂:「六宗者,天地四方,所以用天地四方為六宗者,萬 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載,非春不生,非夏不長,非秋不 熟,非冬不藏,皆有功于民」,故尊而祭之,謂之「六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