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各視其命之數;侯、伯之 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 不命」,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各如其命之數。《禮大行 人》以九儀別諸侯之命,等諸臣之爵,以同域國之禮, 而行其賓主上公之禮:執桓圭九寸,繅藉九寸,冕服 九章,建常九旒,樊纓九就,貳車九乘,介九人,禮九牢, 其朝位賓主之間九十步,饗禮九獻,食禮九舉。諸侯 之禮:執信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旒,樊 纓七就,貳車七乘,介七人,禮七牢,其朝位賓主之間 七十步,饗禮七獻,食禮七舉。諸伯執躬圭,其他皆如 諸侯之禮。「諸子執穀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建 常五旒,樊纓五就,貳車五乘,介五人,禮五牢,其朝位 賓主之間五十步,饗禮五獻,食禮五舉,諸男執蒲璧」, 其他皆如諸子之禮。凡大國之孤,執帛皮,以繼小國 之君。諸侯之卿,禮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大夫士皆 如之。天子之所以明章著此義者,以朝聘「之禮,是故 千里之內,歲一見;千里之外,千五百里之內,二歲一 見;千五百里之外,二千里之內,三歲一見;二千里之 外,二千五百里之內,四歲一見;二千五百里之外,三 千里之內,五歲一見;三千里之外,三千五百里之內, 六歲一見。各執其圭端,服其服,乘其輅,建其旌旂,施 其樊纓,從其貳車,委積之以其牢禮之數,所以明別 義也。」然後天子冕而執鎮圭尺有二寸,繅藉尺有二 寸,搢大圭,乘大輅,建大常十有二旒,樊纓十有再就, 貳車十有貳乘,率諸侯而朝日東郊,所以教尊尊也。 退而朝諸侯,為壇三成,宮旁一門。天子南鄉見諸侯, 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所以別親疏外內也。 公侯伯子「男各以其旂就其位。諸公之國,中階之前, 北面東上;諸侯之國,東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 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及其 將幣也,公於上等,所以別貴賤,序尊卑也。「奠圭,降拜, 升成拜」,明臣禮也。奉國地所出重物而獻之,明臣職 也。肉袒,入門而右,以聽事也。明臣禮,職臣事,所以教 臣也。率而祀天於南郊,配以先祖,所以教民報德不 忘本也。率而享祀於太廟,所以教孝也。與之《大射》,以 考其習禮樂而觀其德行,與之圖事,以觀其能。儐而 禮之三饗、三食、三宴,以與之習立禮樂。是故一朝而 近者三年,遠者六年,有德焉。禮樂為之益習,德行為 之益修,天子之命為之益行,然後使諸侯世相朝,交 歲相問,殷相聘,以習禮考義,正刑一德,以崇天子。故 曰:「朝聘之禮者,所以正君臣之義也。」諸侯相朝之禮, 各執其圭瑞,服其服,乘其輅,建其旌旂,施其樊纓,從 其貳車,委積之以其牢,禮之數,所以別義也。介紹而 相見,君子於其所尊不敢質,敬之至也。君使大夫迎 於境,卿勞於道,君親郊勞,致館,及將幣,拜迎於大門 外而廟受,北面拜貺,所以致敬也。「三讓而後升」,所以 致尊讓也。敬讓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諸侯相接 以敬讓,則不相侵陵也。此天子之所以養諸侯,兵不 用而諸侯自為正之具也。君親致饔,既還圭,饗食、致 贈、郊送,所以相與習禮樂也。諸侯相與習禮樂,則德 「行修而不流也,故天子制之,而諸侯務焉。」
申鑒
《時事》
天子南面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離天之道也。「月 正聽朝」,國家之大事也。宜正其儀,以明舊典。
文獻通考
《論周朝儀》
陳氏《禮書》曰:「《周官》:太僕掌燕朝之服位,宰夫掌治朝 之法,司士掌朝儀之位,朝士掌外朝之法。《文王世子》, 公族朝於內朝,庶子掌之;其在外朝,司士掌之。《玉藻》: 『朝服以日視朝於內朝,退適路寢聽政』。然則《文王世 子》與《玉藻》所謂朝者,諸侯之朝也。蓋天子庫門之外, 外朝也,朝士掌之;路門之外,治朝也,宰夫司士掌之。」 路寢、燕朝,太僕掌之。諸侯亦有路寢,有外朝,則《文王 世子》所謂「內朝」者,《玉藻》所謂「路寢」也。《玉藻》所謂「內朝」 者,《文王世子》所謂外朝也。《玉藻》於路寢之外言內朝, 則又有外朝明矣。諸侯內朝,司士掌之,其官與天子 同;燕朝,庶子掌之,其官與天子異。《魯語》曰:「天子及諸 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內朝。自」卿以下,合官職 於外朝,合家事於內朝。然則卿、大夫士亦二朝也。王 燕朝之位,雖太僕掌之,然其位之所辦,不可以考。《文 王世子》曰:「公侯朝於內朝,東面北上,臣有貴者以齒。」 則王之燕朝宜亦然也。太僕建路鼓於大寢之門外, 而掌其政,以待達窮者與遽令。鄭氏曰:「路寢門外則 內朝之中。蓋窮者達」其情於外朝之肺石,朝士又達 窮者之情於內朝之路鼓遽令,傳遽之令也。行夫掌 邦國傳遽之小事,則遽令非行夫之所掌者而已。鄭 康成以《公食大夫》拜賜於朝,不言賓入,《聘禮》以柩造 朝,不言喪入,則謂諸侯之朝在大朝外,然大門外則 經塗爾,非朝位也。
又曰:《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