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7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想太平之風,日食則赦,地震則省」,此初政之勤是矣。 安、順之朝,貴戚怙寵,以賣威福于天下,延及今日,海 內愁困相尋,以兵市無商賈,陛下則以為清淨之治; 饑民號泣,陛下則以為雞犬之鳴。由此觀之,姦臣之 壅也亦眾矣。陛下不悟其姦,而高拱「無為以聽其亂。 又為巡幸之舉。駐蹕蒼梧,輕玩萬乘,涉不測之地,匱 萬國之財,通姦臣之隙,而宮闈若壘。臣恐《蒼梧》之雲, 向陛下而增悲也。請聖駕還宮,以慰邦畿臣民之望。」 天皇納其言。

《宋書何尚之傳》:「時上行幸,還多侵夕,尚之表諫曰:『萬 乘宜重,尊不可輕。此。聖心所鑒,豈假臣啟?輿駕比出, 還多冒夜,群情傾側,實有未寧。清道而動,帝王成則, 古今深誡,安不忘危。若值汲黯、辛毗,必將犯顏切諫。 但臣等碌碌,每存順嘿耳。伏願少採愚誠,思垂省察, 不以人廢,庶可以慰四海之望』。」帝優詔納之。

《沈懷文傳》:「懷文遷尚書吏部郎,時游幸無度,太后及 六宮常乘副車在後,懷文與王景文每陳不宜亟出, 後同從坐松樹下,風雨甚驟,景文曰:『卿可以言矣』。懷 文曰:『獨言無係,宜相與陳之』。江智淵臥草側,亦謂言 之為善。俄而被召,俱入雉場。懷文曰:『風雨如此,非聖 躬所宜冒』。景文又曰:『懷文所啟,宜從。智淵未及有言』」, 上方注弩,作色曰:「卿欲效顏竣邪?何以恆知人事!」又 曰:「顏竣小子,恨不得鞭其面!」

《北魏書高宗本紀》:帝少聰達。年五歲,世祖北巡,帝從 在後,逢虜帥桎一奴,欲加其罰。帝謂之曰:「奴今遭我, 汝宜釋之。」帥奉命解縛。世祖聞之曰:「此兒雖小,欲以 天子自處。」意奇之。

《高祖本紀》:帝南北征巡,有司奏請治道。帝曰:「粗修橋 梁,通輿馬便止,不須去草,划令平也。巡幸淮南,如在 內地,軍事須伐民樹者,必留絹以酬其直,民稻粟無 所傷踐。」

《北周書宣帝本紀》:「大象二年,行幸同州,增候正前驅 戒道為三百六十重,自應門至于赤岸澤,數十里間, 幡旗相蔽,鼓樂俱作。又令武賁持鈒馬上稱警蹕,以 至于同州。」

《唐書狄仁傑傳》:帝幸汾陽宮,為知頓使。并州長史李 沖元以道出妒女祠,俗言盛服過者致風雷之變,更 發卒數萬,改馳道。仁傑曰:「天子之行,風伯清塵,雨師 灑道,何妒女避邪?」止其役,帝壯之曰:「真丈夫哉!」 《裴耀卿傳》:天子東巡,耀卿置三梁十驛,科斂均省,為 東州知頓最。封禪還,次宋州,宴從官,帝歡甚,謂張說 曰:「『『前日出使巡天下,觀風俗,察吏善惡不得實。今朕 有事岱宗,而懷州刺史王丘餼牽外無他獻,我知其 不市恩也。魏州刺史崔沔遣使供帳,不施錦繡,示我 以儉,此可以觀政也』。濟州剌史裴耀卿上書數百言, 至曰:『人或重擾,即不足以告成』。朕置書座右以自戒』。 此其愛人也。」

常侍言旨。元宗開元二十四年時在東都,因宮中有 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裴稷山、張曲江諫曰:「百姓場 圃未畢,請待冬中。」是時李林甫初拜相,竊知上意,及 班旅退,佯為蹇步,上問何故腳疾,對曰:「臣非腳疾,願 獨奏事。」乃言:「二京,陛下東西宮也。將欲駕幸,焉用擇 時?假有妨于刈穫,則獨可蠲免沿路租稅。臣請宣示 有司即日西幸。」上大說,自此駕至長安,不復東矣。旬 月,耀卿、九齡俱罷,而牛仙客進焉。

《唐書裴度傳》:帝將幸東都,大臣切諫不納,帝恚曰:「朕 意決矣,雖從官宮人,自挾糗,無擾百姓。」趣有司檢料 行宮,中外莫敢言。度從容奏:「國家建別都,本備巡幸。 自艱難以來,宮闕署屯,百司之區,荒圯弗治,假歲月 完新,然後可行。倉卒無備,有司且得罪。」帝悅曰:「群臣 諫朕不及此,如卿言,誠有未便,安用往邪?」因止行。 《五代史李琪傳》:琪兄珽,梁太祖即位,拜左諫議大夫。 太祖幸河北,至內黃,顧珽曰:「何謂內黃?」珽曰:「河南有 外黃、下黃,故此名內黃。」太祖曰:「外黃、下黃何在?」珽曰: 「秦有外黃都尉,在今雍丘;下黃為北齊所廢,在今陳 留。」太祖平生不愛儒者,聞珽語,大喜。

《趙鳳傳》:「朱守殷反,唐明宗幸汴州。守殷已誅,又詔幸 鄴。是時從駕諸軍,方自河南徙家至汴,不欲北行,軍 中為之洶洶。而定州王都以為天子幸汴州,誅守殷, 而又幸鄴以圖己,因疑不自安。宰相率百官詣閤,請 罷幸鄴,明宗不聽,人情大恐,群臣不敢復言。鳳手疏 責安重誨,言甚切直。重誨以白,遂罷幸。」

《鄭玨傳》:「唐明宗幸汴州,六軍家屬自洛遷汴,而明宗 又欲幸鄴都,軍士愁怨,大臣頗以為言。明宗不省,上 下洶洶,轉相動搖,獨玨稱贊,以為當行。趙鳳極言于 安重誨,重誨驚懼,入見明宗切諫,乃詔罷其行,而玨 又稱贊,以為宜罷。」

《和凝傳》:晉天福五年,凝拜中書侍郎。高祖將幸鄴,而 襄州安從進反跡已見。凝曰:「『陛下幸鄴,從進必因此 時反,則將奈何』?高祖曰:『卿將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 所以奪人也。請為宣敕十餘通授之,鄭王有急,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