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2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順和祭地祇

永和享宗廟

肅和登歌奠玉帛

雍和入俎接神

壽和酌獻飲福

太和節升降

舒和節出入

昭和舉酒

休和以飯

正和皇后受冊以行

承和太子以行

遼《十二安樂》:初,梁改唐《十二和樂》為《九慶樂》,後唐建 唐宗廟,仍用《十二和樂》,晉改為《十二同樂》。《遼雜禮》:「天 子出入,奏《隆安》;太子行,奏貞安。」則是遼嘗改樂名矣。 餘十二安樂名缺。

遼雅樂歌辭文闕,不具八音器數,大抵因唐之舊。 《八音》。

金 鎛鐘

石 球磬

絲 琴瑟

《竹 籥簫》。匏, 笙竽。

土 壎

革 鼓鞀

木 柷敔

遼冊皇后儀。

呈百戲,《角觝》戲馬以為樂。

皇帝生辰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手伎入

酒三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人雜劇進

酒四行 闕

酒五行 ,笙獨吹。鼓笛進。

酒六行 ,箏獨彈,《築毬》。

《酒七行 》歌曲《破角觝》。

曲宴宋國使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

酒三行 歌手伎入

酒四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入雜劇進

酒五行 闕

酒六行 ,笙獨吹,合法曲。

酒七行 箏獨彈

酒八《行 歌》《擊架樂》。

酒九行 。歌《角觝》,

遼《冊皇太子儀》。

「太子初入門」 ,《貞安之樂》作。

冊禮樂工次第。

四隅各置建鼓一虡、樂工各一人。

宮懸每面九虡、每虡樂工一人

樂虡近北置柷敔各一,樂工各一人。

樂虡。內坐部樂工,左右各一百二人。

樂虡西南武舞六十四人,執小旗二人。

樂虡東南文舞六十四人,執小旗二人。

協律郎二人

太樂令一人

散樂以三音該三才之義,四聲調四時之氣,應十二 管之數。截竹為四竅之笛,以葉音聲而被之。絃歌三 音,天音揚,地音抑,入音中,皆有聲無文。四時春聲曰 平,夏聲曰上,秋聲曰去,冬聲曰「入。」

散樂器:「觱篥,簫,笛,笙,琵琶,五絃,箜篌,箏,方響,杖鼓,第 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雜戲》自齊景公用倡優侏儒,至漢武帝設魚龍曼延 之戲。後漢有繩舞、自刳之伎,杜佑以為多幻術,皆出 西域。哇俚不經,故不具述。

鼓吹樂一曰「短簫鐃歌樂」,自漢有之,謂之軍樂。《遼雜 禮》,朝會設熊羆十二案,法駕有前後部鼓吹,百官鹵 簿皆有鼓吹樂。

前部: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金鉦十二     ,大鼓百二十。

長鳴百二十    ,鐃十二。

鼓十二      ,歌二十四,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後部:

大角百二十    ,鼓吹丞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