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2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鐃十二      ,鼓十二。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右前後鼓吹,行則導駕奏之,朝會則列仗設而不奏。 橫吹亦軍樂,與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屬《鼓吹令》 前部。

大橫吹百二十   節,鼓二。

笛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鼓十二     ,金鉦十二,小鼓百二十    ,中鳴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後部:

小橫吹百二十四  ,笛二十四。

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桃皮觱》篥」 二十四。

百官鼓吹橫吹樂,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損,見《儀衛志》。 自周衰,先王之樂濅以亡缺,周南變為秦風。始皇有 天下,鄭、衛、秦、燕、趙、楚之聲迭進,而雅聲亡矣。漢、唐之 盛,文事多西音,是為大樂、散樂;武事皆北音,是為鼓 吹橫吹樂。雅樂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云。

太宗大同元年始得晉太常諸樂送於中京

按《遼史太宗本紀》,「大同元年三月壬寅。晉太常樂譜, 諸宮懸鹵簿法物,悉送上京。」 按《樂志》。「自漢以後,相 承雅樂。有古頌焉,有古《大雅》焉。遼闕郊廟禮無頌樂。 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還,得晉太常樂譜,宮懸樂架, 委所司先赴中京。」 自漢以來,因秦楚之聲置樂府。 至隋高祖詔求知音者。鄭譯得西域蘇祗婆七旦之 聲,求合七音八十四調之說,由是雅俗之樂,皆此聲 矣。用之朝廷,別於雅樂者謂之「大樂。」晉高祖使馮道、 劉煦冊應天太后、太宗皇帝,其聲器工官,與法駕同 歸於遼。

大樂器,本唐太宗《七德九功》之樂,武后毀唐宗廟,《七 德九功》樂舞遂亡。自後宗廟用隋文、武二舞,朝廷用 高宗《景雲樂》代之。元會第一奏《景雲樂舞》,杜佑《通典》 已稱「諸樂並亡,唯《景雲樂》舞僅存。」唐末五代板蕩之 餘,在者希矣。遼國《大樂》,晉代所傳《雜禮》,雖見坐部樂 工左右各一百二人,蓋亦以景雲遺工充坐部。其坐 立樂部,自唐已亡,可考者唯景雲四部樂舞而已。

玉磬   方響   搊箏   筑。

臥箜篌  ,《大箜篌  》,《小箜篌  》,大琵琶,小琵琶  ,《大五絃  》,《小五絃  》,《吹葉》大笙   ,小笙   ,《觱篥   》簫。

銅鈸   長笛   、《尺八笛  》《短笛》

以上皆一人

毛員鼓  連鞀鼓  《貝》。

以上皆二人,餘每器工一人。

歌二人      ,舞二十人,分四部:

 《景雲》舞八人:  ===

《慶雲》
樂舞四人

===  「破陣樂」舞四人: ===

《承天》
樂舞四人

===

大樂調:雅樂有七音,大樂亦有七聲,謂之七旦:一曰 婆陁力,平聲;二曰雞識,長聲;三曰沙識,質直聲;四曰 沙侯,加,濫聲;五曰沙臘,皆應聲;六曰般贍,五聲;七曰 俟利。請幫助識別此字。斛,先聲。自隋以來,樂府取其聲四旦二十八 調為「大樂。」

婆陁力旦。

正宮   :高宮   中呂宮  道調宮:南呂宮  仙呂宮  :黃鍾宮;

《雞識旦》。

越調   ,大食調  。《高大食》調 。雙調。《小食調  》。歇指調  ,林鐘商調。

沙識旦。

《大食角  》《高大食》角 雙角   《小食》角越角   歇指角  《林鐘角》

沙侯加《濫旦》。

中呂調  、正平調  、《高平調  》,《仙呂調》,《黃鐘調  》《般涉調  》《高般涉調》。

右四旦二十八調,不用黍律,以琵琶絃葉之。皆從濁 至清,迭更其聲,下益濁,上益清。七七四十九調,餘二 十一調失其傳。蓋出九部樂之《龜茲部》云。

大樂聲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 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於律呂各闕其一,猶雅 音之不及商也。

殷人作靡靡之樂,其聲往而不反,流為鄭、衛之聲。秦 漢之間,秦、楚聲作,鄭、衛濅亡。漢武帝以李延年典樂 府,稍用西涼之聲。今之散樂,俳優歌舞雜進,往往漢 樂府之遺聲。晉天福三年,遣劉煦以伶官來歸。遼有 散樂,蓋由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