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5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四寸三分差弱;二曰「青陽通」,太簇絃用二百四十絲,

長八尺;夾鐘絃用二百二十四絲,長七尺五寸弱;姑 洗絃用一百四十二絲,長七尺一寸一分強。三曰朱 明通,中呂絃用一百九十九絲,長六尺六寸六分弱; 蕤賓絃用一百八十九絲,長六尺三寸二分強;林鐘 絃用一百八十絲,長六尺四寸;四曰白藏通,夷則絃 用一百六十八絲,長五尺六寸二分弱;南呂絃用一 百六十絲,長五尺三寸二分大強;無射絃用一百二 十九絲,長四尺九寸一分強。因以通聲,轉推月氣,悉 無差違,而還相得中。又制為十二笛:黃鐘笛長三尺 八寸,大呂笛長三尺六寸,太簇笛長三尺四寸,夾鐘 笛長三尺二寸,姑洗笛長三尺一寸,中呂笛長二尺 九寸,蕤賓笛長二尺八寸,林鐘笛長二尺七寸,夷則 笛長二尺六寸,南呂笛長二尺五寸,無射笛長二尺 四寸,應鐘笛長二尺三寸。用笛以寫通聲,「飲古鐘、《玉 律井》」,周代古鐘,並皆不差。於是被以八音,施以七聲, 莫不和韻。

《律曆志》

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樹司牧以君臨,懸政教而 成務。莫不擬乾坤之大象,稟中和以建極。揆影響之 幽頤,成律呂之精微。是用範圍百度,財成萬品。昔者 淳古葦籥,創睹人籟之源;女媧笙簧,仍昭鳳律之首。 後聖廣業,稽古彌崇。伶倫含少,乃擅比竹之工;虞舜 昭華,方傳刻玉之美。是以《書》稱葉時月正,日同律度 「量衡。」又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訓以出納五 言,此皆候金常而列管,憑璿璣以運鈞,統三極之元, 紀七衡之響,可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故能動天地, 感鬼神,和人心,移風俗,考得失,徵成敗者也。」粵在夏 商,無聞改作。其於《周禮》典同,則掌六律六同之和,以 辨天地四方陰陽之聲,以為樂器。景王鑄鐘,問律於 伶州鳩,對曰:「夫律者,所以立鈞出度。鈞有五則,權衡 規矩,準繩咸備。故《詩》曰『尹氏太師,執國之鈞,天子是 裨,俾眾不迷』」是也。太史公《律書》云:王者制事立物,法 度軌則,一稟於六律,為萬事之本。其於兵械,尢所重 焉。故云望敵知吉凶,聞聲效勝負,百王不易之道也。 及秦氏滅學,其道浸微。漢室初興,丞相張蒼首言音 律,未能審備。孝武帝創置協律之官,司馬遷言律呂 相生之次詳矣。及王莽之際,考論音律,劉歆條奏,班 固因志之。蔡邕又記建武以後言律呂者,司馬紹統 採而續之。炎歷將終,而天下大亂,樂工散亡,器法湮 滅。魏武始獲杜夔,使定音律,夔依當時尺度,權備典 章。及晉武受命,遵而不革。至泰始十年,光祿大夫荀 勖,奏造新度,更鑄律呂。元康中,勖子藩復嗣其事,未 及成功,屬永嘉之亂,中朝典章,咸沒於石勒。及帝南 遷,皇度草昧,禮容樂器,掃地皆盡。雖稍加採掇,而多 所淪胥,終於恭安,竟不能備。宋錢樂之衍《京房六十 律》,更增為三百六十。梁博士沈重述其名數,後魏、周、 齊時有論者。今依《班志》編錄五代聲律度量,以志於 篇云。

《漢志》言「律,一曰備數,二曰和聲,三曰審度,四曰嘉量, 五曰權衡。」自魏、晉已降,代有沿革,今列其增損之要 云。

備數

五數者,一、十、百、千、萬也。《傳》曰:「物生而後有象,滋而後 有數。」是以言律者云:「數起於建子。」黃鍾之律始一,而 每辰三之,歷九辰至酉,得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而 五數備成,以為律法。又參之終亥,凡歷十二辰,得十 有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而辰數該矣。以為律積以 成法,除該積得九寸,即黃鍾宮律之長也。此則數因 律起,律以數成,故可歷管萬事,綜覈氣象。其算用竹, 廣二分,長三寸。正策三廉,積二百一十六枚成六觚, 乾之策也。負策四廉,積一百四十四枚成方,坤之策 也。觚方皆經十二,天地之大數也。是故探賾索隱,鉤 深致遠,莫不用焉。一、十、百、千、萬,所同由也。律、度、量、衡、 歷、率,其別用也。故體有長短,檢之以度,則不失毫釐; 物有多少,受之以器,則不失圭撮;量有輕重,平之以 權衡,則不失黍絲;聲有清濁,協之以律呂,則不失宮 商;三光運行,紀以曆數,則不差晷刻;事物糅見,御之 以率,則不乖其本。故幽隱之情,精微之變,可得而綜 也。夫所謂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 二曰粟米,以御交質「變易,三曰衰分,以御貴賤廩稅, 四曰少廣,以御積羃方圓,五曰商功,以御功程積實, 六曰均輸,以御遠近勞費,七曰盈朒,以御隱雜互見, 八曰方程,以御錯糅正員,九曰句股,以御高深廣遠。 皆乘以散之,除以聚之,齊同以通之。今有以貫之,則 筭數之方,盡於斯矣。」古之九數,圓周率三,圓徑率一, 其術疏舛。自劉歆、張衡、劉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設 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 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二丈一尺四寸一 分五釐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 釐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