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然舞之別有六,樂師教之:帗舞如《地官》舞師帥而 舞社稷者,羽舞如舞師,帥而舞四方者,皇舞如舞師, 帥而舞旱暵者,干舞如舞師帥而舞山川者;人舞則 用之宗廟,旄舞則用之辟雍,此二者,舞師不以教以 鄉遂,百姓「不預宗廟辟雍舞也。」案鄭氏註《大胥》引《漢 大樂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除吏二千石 到六百石及關內侯及五大夫子,先取適子高七尺 以上,年十二到年三十,顏色和順、身體修治者,以為 舞人」,與古用卿大夫子同義。故《地官》舞師之教四,而 《春官》樂師之教六者,此也。或者則曰:「舞有二,有文舞, 有武舞。羽舞,文舞也;干舞,武舞也。」然考之《周禮》,鼓人 鼓兵舞、帗舞,舞師帥兵舞、羽舞,樂師教干舞、羽舞,未 嘗有文武之判,論者自為分別爾。以二者為文、武,則 四者果為何物邪?夫樂舞,先王用之為祭祀,所以致 鬼神示也。而學校教人,先之以樂德,次之以樂語,而 必繼之以樂舞,何歟?蓋先王之教,固所以和人心於 行列綴兆之閒,亦所以習人心於名分等級之內。自 成童而知有此舞,自入學而知有此舞,以至帥而舞 祭祀賓客之時又知有此舞,則誰干名而犯分也哉? 自樂舞之教不明,而周衰之君子且不知有禮樂,況 野人乎?以魯侯之廟而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 舞《大武》,以仲子之宮而得獻《六羽》,以季氏之庭而得 舞《八佾》,周公樂舞之意安在哉?漢興,古樂既衰,惟恐 廟樂之未備,故有《文始》《五行》之舞,有《武德》《昭德》《盛德》 之舞。《文始》為舜舞,《五行》為周舞,《武德》《昭德》《盛德》為漢 舞,宗廟得備樂舞可也。然不知其樂果皆舜、周之制 否乎?唐太宗有《破陣樂》,名曰《七德舞》;有《慶善樂》,名曰 《九功舞》,舞則善矣,當時且有發揚蹈厲不如雍容之 憾,則其為舞亦可知矣。大抵樂舞之教,後世士君子 不講久矣。干籥羽旄之事,親之若將浼焉,其於廟樂 之當否,樂舞之是非,不惟不暇辨,亦不能辨也。我思 古人俁俁,執籥者皆碩人;陽陽,執簧者皆君子,曾謂 士大夫而不屑為此乎?然則欲明宗廟朝廷之樂制, 當自士大夫之知樂始;欲士大夫之知樂,當自樂師 《教舞》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舞》
駕登寶津樓,諸軍百戲呈於樓下,有假面長髯展裹 綠袍、靴簡如鍾馗像者,旁一人以小鑼相招和舞步, 謂之《舞判》。
十月初十日,天寧節十二日諸雜劇色皆諢裹,各服 本色紫緋綠寬衫、義襴、鍍金帶。自殿陸對立,直至樂 棚。每遇舞者入場,則排立者叉手舉左右肩,動足應 拍,一齊群舞,謂之《挼曲子》。第一盞御酒,歌板色一名 《唱中腔》,一遍訖,宰臣酒,樂部起傾杯。百官酒,三臺舞 旋,多是雷中慶。其餘樂人舞者,諢裹寬衫,唯中慶有 官,故展裹。舞曲破攧前一遍舞者入場,至歇拍,續一 人入場,對舞數拍,前舞者退,獨後舞者終其曲,謂之 「舞末。」第五盞,御酒獨彈琵琶,宰臣酒獨打方響。凡獨 奏樂,並樂人謝恩訖,上殿奏之。百官酒,樂部起三臺, 舞如前畢,參軍色執竹竿子作語勾小兒隊。舞小兒 各選年十二三者二百餘人,列四行,每行隊頭一名, 四人簇擁,並小隱士帽,著緋綠紫青生色花衫,上領 四契義襴束帶,各執花枝排定。先有四人裹卷腳幞 頭,紫衫者擎一綵殿子,內金貼字牌,擂鼓而進,謂之 隊名牌。上有一聯,謂如「《九韶》翔綵鳳,八佾舞青鸞」之 句。樂部舉樂,小兒舞步進前,直叩殿陛。參軍色作語 問,小兒班首近前進口號,雜劇人皆打和畢,樂作,群 舞合唱,且舞且唱。又唱破子畢,小兒班首入進致語, 勾雜劇入場。一場兩段雜戲畢,參軍色作語,放小兒 隊。又群舞《應天長》曲子。出場第七盞御酒慢曲子,「宰 臣酒」,皆慢曲子,百官酒。三臺舞訖,參軍色作語,勾女 童隊。入場女童皆選兩軍妙齡容豔過人者四百餘 人,或戴花冠,或仙人髻,鴉霞之服,或卷曲花腳,幞頭 四契,紅黃生色銷金錦繡之衣,結束不常,莫不一時 新妝,曲盡其妙。杖子頭四人,皆裹曲腳,向後指天,幞 頭簪花,紅黃寬袖衫,義襴執銀裹頭。杖子皆都城角 者。當時乃陳奴哥、俎姐哥、李伴奴、雙奴,餘不足數,亦 每名四人簇擁,多作仙童,丫髻仙裳,執花舞步,進前 成列。或舞《採蓮》,則殿前皆列蓮花。檻曲亦進隊名,參 軍色作語,問隊杖子頭者進口號,且舞且唱。樂部斷 送採蓮訖。曲終復群舞,唱中腔畢,女童進致語,勾雜 戲入場,亦一場兩段訖,參軍色作語,放女童隊。又群 唱曲子,舞步出場,比之小兒,節次增多矣。
冬至,駕詣郊壇行禮,宮架前二舞者,頂紫色冠,上有 一橫板,皁服朱裙履。樂作,初則文舞,皆手執一紫囊, 盛一笛管結帶。武舞,一手執短槊,一手執小牌,比文 舞加數人,擊銅鐃響環,又擊如銅竈突者,又兩人共 攜一銅甕,就地擊者,舞者如擊刺,如《乘雲》,如分手,皆 舞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