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0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言「南面。」 若與諸侯饗燕,則依諸侯軒縣,三面,皆有鼓與鐘磬鑮。

《簜》在建鼓之閒,鞀倚於頌磬西紘。

簜,笙簫之屬。紘,編磬繩也。

《爾雅》

《釋樂》

大鼓謂之「鼖」,小者謂之應。

鼖長八尺。《詩》曰:「應田縣鼓,在大鼓側。」「小者名應」,言聲應於大鼓也。

徒擊鼓謂之「咢。」

《詩》曰:「或歌或咢。」孫炎云:「聲驚咢也。」

大鞀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麻》者。音概而長也;《料》者。聲清而不亂。

《漢書》

《律歷志》

皮曰「鼓。」

師古曰:「鼓者,郭也,言郭張皮而為之。」

《後漢書》

《禮儀志》

冬至、夏至,使八能之士八人,或鼓黃鐘之鼓。

《樂葉圖徵》曰:「夫聖人之作樂,不可以自娛也,所以觀得失之效者也。故聖人不取備於一人,必使八能之士。故擊鼓者當知鼓,鼓音調則臣道得,臣道得則太蔟之律應。」

《劉熙釋名》

《釋樂器》

鼓,郭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𩊠,導也,所以導樂作也。 鼙,裨也,裨助鼓節也。

聲在前曰「朔」,「朔」,始也。在後曰「應。」應,大鼓也。

搏拊也。以韋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也。

《班固白虎通》

《禮樂》

鼓,震音,煩氣也。萬物憤懣,震動而生,雷以動之,溫以 煖之,風以散之,雨以濡之,奪至德之聲,感和平之氣 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神明報應,天地祐之,其本乃 在萬物之始耶,故謂「鼓」也。鞀者,震之氣也。上應卯星, 以通王道,故謂之「鞀」也。

《應劭風俗通》

《鼓》

謹按《易》稱「鼓之以雷霆,聖人則之。」不知誰所作也。鼓 者,郭也,春分之音也,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周 禮》六鼓,雷鼓八面,路鼓四面,睪鼓、晉鼓皆二面。《詩》云: 「擊鼓其鏜。」《論語》:「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宋書》

《樂志》

八音,四曰革。革,鼓也,𩊠也,節也。大曰鼓,小曰朄,又曰 應。應劭《風俗通》曰:「不知誰所造。以桴擊之曰鼓,以手 搖之曰𩊠。鼓及𩊠之八面者曰雷鼓,雷𩊠六面者曰 靈鼓,靈𩊠四面者曰路鼓。」路𩊠,《周禮》以雷鼓祀天神, 以靈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鼓長八尺者曰鼖鼓,以 鼓軍事,長丈二尺者曰鼜鼓,凡守備及役事則鼓之, 今世謂之下鼜鼜。《周禮》音戚,今世音切豉反。長六尺 六寸者曰晉鼓。金奏則鼓之,應鼓在大鼓側,《詩》云「應 朄懸鼓」是也。小鼓有柄曰鞀,大鞀謂之鞞,《月令》「仲夏 修鞀鞞」是也。然則鞀鞞即𩊠類也。又有鼉鼓焉。節不 知誰所造。傅元節賦云:「黃鐘唱歌,《九韶》興舞。口非節 不詠,手非節不拊。」此則所從來亦遠矣。

《隋志》

《音樂志》

革之屬五:一曰建鼓。夏后氏加四足,謂之「足鼓。」殷人 柱貫之,謂之「楹鼓。」周人懸之,謂之「懸鼓。」近代相承,植 而貫之,謂之「建鼓。」蓋殷所作也。又棲翔鷺於其上,不 知何代所加。或曰,鵠也,取其聲揚而遠聞。或曰:「鷺,鼓 精也。」越王勾踐擊大鼓於雷門以厭吳。晉時移於建 康,有雙鷺。請幫助識別此字。鼓而飛入雲。或曰皆非也。《詩》云:「振振鷺, 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頌聲 之輟,飾鼓以鷺,存其風流,未知孰是。靈鼓、靈鞀,並八 面。雷鼓、雷鞀,六面。路鼓、路鞀,四面。鼓以桴擊鞀,貫其 中而手搖之。又有節鼓,不知誰所造也。

「大駕鼓吹,並朱漆畫,小鼓加金鐲。羽葆鼓、鐃鼓、節鼓, 皆五采重蓋,其羽葆鼓仍飾以羽葆。大鼓《長鳴》《大橫 吹》,節鼓工人服,皆緋地苣文為袍褲及帽。」金鉦、掆鼓, 其鉦鼓皆加八角紫繖。小鼓中鳴工人服,並青地苣 文袍褲及帽。羽葆鼓鐃工人服,並武弁、朱褠衣、革帶。 《掆鼓》一曲,十二變,夜警用一曲,俱盡。次奏《大鼓》、大鼓 「一十五曲供大駕,一十二曲供皇太子,一十曲供王 公等;小鼓九曲供大駕,三曲供皇太子及王公等; 鐃鼓十二曲供大駕,六曲供皇太子,三曲供王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