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八載,彉騎法廢,折衝諸府無兵,李林甫請停「上 下魚書。」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兵志》:自天寶以後,彉騎 之法又稍變廢,士皆失拊循。八載,折衝諸府至無兵 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其後徒有兵額、官吏, 而戎器、馱馬、鍋幕、糗糧並廢矣。故時府人目番上宿 衛者曰侍官,言侍衛天子。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 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 市人,富者販繒綵、食粱肉,壯者為「角觝」、「拔河」、「翹木」、「扛 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初,府兵之制,居無 事時耕于野,其番上者,宿衛京師而已。若四方有事, 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于府,將歸于朝,故士不 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絕禍亂之萌 也。及府兵法壞而方鎮盛,武夫悍將,雖無事時,據要 險,專方面,既有其上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 有其財賦,以布列天下。然則方鎮不得不彊,京師不 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勢使然者,以此也。」
天寶十四載,詔河南置白亭管軍,又募京城十萬眾 為「天武軍。」
按《唐書元宗本紀》,十四載,十一月「丁丑,榮王琬為東 討元帥,高仙芝副之。」按《舊唐書本紀》,十四載,十一 月「甲申,以京兆牧榮王琬為元帥,命高仙芝副之。于 京城召募,號曰天武軍,其眾十萬。」
按:《冊府元龜》:「天寶十四載,詔河南置白亭管軍武士 健兒五千人,馬一千匹。」
肅宗至德二載置左右神武軍及射生手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兵志》,肅宗赴靈武,士不 滿百,及即位,稍復舊,補北軍。至德二載,置左右神武 軍,補元從、扈從官子弟,不足則取它色帶品者同四 軍,亦曰「神武天騎」,制如羽林,總曰「北衙六軍。」又擇便 騎射者置衙前射生手千人,亦曰「供奉射生官,又曰 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廂,總號曰「左右英武軍。」
乾元元年李輔國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徼巡以李揆諫罷之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兵志》,乾元元年,李輔國 用事,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徼巡。李揆曰:「漢以南北 軍相制,故周勃以北軍安劉氏。朝廷置南北衙,文武 區列,以相察伺,今用羽林代金吾,警忽有非常,何以 制之?」遂罷。
上元元年置神策軍於陝州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兵志》,上元中,以北衙軍 使衛伯玉為神策軍節度使,鎮陝州,中使魚朝恩為 觀軍容使,監其軍。初,哥舒翰破吐蕃臨洮西之磨環 川,即其地置神策軍,以成如璆為軍使。及安祿山反, 如璆以伯玉將兵千人赴難,伯玉與朝恩皆屯於陝。 時邊土陷蹙,神策故地淪沒,即詔伯玉所部兵,號神 策軍,以伯玉為節度使,與陝州節度使郭英乂皆鎮 陝。其後伯玉罷,以英乂兼神策軍節度。英乂入為僕 射軍,遂統于觀軍容使。
按《資治通鑑》:「上元元年,初,哥舒翰破吐蕃于臨洮西 關磨環川,于其地置神策軍。」
《會要》:「天寶十三載,哥舒翰以前年收九曲,請以其地置洮陽郡。郡內置神策軍,去臨洮郡二百里。」
及安祿山反,軍使成如璆遣其將衛伯玉留屯于陝, 累官至右羽林大將軍。八月,庚午,以伯玉為神策軍 節度使。
寶應元年代宗即位以射生軍為寶應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兵志》,代宗即位,以射生 軍入禁中清難,皆賜名「寶應功臣」,故射生軍又號「寶 應軍。」
代宗廣德元年以魚朝恩屯陝兵為神策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兵志》,廣德元年,代宗避 吐蕃幸陝,魚朝恩舉在陝兵與神策軍迎扈,悉號「神 策軍,天子幸其營。及京師平,朝恩遂以軍歸禁中,自 將之,然尚未與北軍齒也。」
廣德二年,以魏博為「天雄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通鑑綱目》,「二年春正月, 以魏博為天雄軍,從田承嗣之請也。六月,罷河中節 度及耀德軍。」
永泰元年置代北軍以神策軍為左右廂禁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元年六月, 代州置代北軍。按《唐書兵志》,「永泰元年,吐蕃復入 寇,魚朝恩又以神策軍屯苑中,自是寖盛,分為左右 廂,勢居北軍右,遂為天子禁軍,非它軍比。朝恩乃以 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知神策軍兵馬使。」
大曆二年詔潼關置兵三千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二年春正 月己巳。詔潼關置兵三千。」
大曆四年,以「好畤、麟遊、普潤」隸神策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兵志》:「大曆四年,以京兆 之好畤,鳳翔之麟遊、普潤,皆隸神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