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3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二十四卷目錄

 兵制部彙考十

  宋三建隆以後禁軍之制 建隆以後廂兵之制

戎政典第二十四卷

兵制部彙考十

宋三

建隆以後禁軍之制

按宋史兵制編年之後又以蔡廂兩軍分列名目各詳共建置年月分建隆以後熙寧以後建炎以後為三編及建炎後屯駐諸軍并諸路水軍亦各詳列分註一代軍制瞭然茲亦不入編年各附於後

騎軍殿前指揮使左右班二。宋初,以舊府親從帶 甲之士及諸班軍騎中選武藝絕倫者充。

內殿直左右班四。周制,「簡軍校暨武臣子弟有材 勇者立。」又有川班直殿直。乾德三年平蜀,得奇兵,簡 閱材貌魁偉、便習騎射者,凡百二十人立。開寶二年 廢。

散員左右班四。周制,招置諸州豪傑,立散指揮、散 都頭、散祗候,凡十二班。又於北面驍騎員僚直及諸 軍內簡閱填補。咸平五年,定州路都部署王起言:「緣 邊有強梁輩,常居四界,擾動邊境,請厚給金帛,募充 散員。」從之。

散指揮左右班四。

散都頭左右班二。

金槍班左右班二。舊名「內直。」太平興國初,改選諸 軍中善用槍槊者補之。

東西班弩手、龍旗直、招箭班共十二。舊號「東、西班 承旨」,淳化二年,改為殿前侍。東、西各第一、第二,弩手 龍旗直班六,並帶甲,選諸班及不帶甲班增補。其東 第二茶酒及第三、西第四班不帶甲,並以諸軍員、使 臣及沒王事者子弟為之。又擇善弓箭者為招箭班、 散直。左右班四。雍熙四年,以諸道募置藩鎮廳頭 軍將,及詣登聞院求試武藝者立。咸平元年,選諸節 度使從人騎御馬小底增補。

鈞容直班二。太平興國三年,選諸軍諳曉音樂、騎 御馬小底立。淳化二年,改之。

外殿直班一。諸班衛士中年多者號「看班外殿直」, 後削「看班」之號。或詣諸道攝軍校之職。部分州兵,謂 之「權管。」國初又有內員僚直,開寶中廢。太平興國四 年,征太原,得上軍。天禧四年,併入此班。

捧日并左射、𨧱直、弩手左第五軍,總指揮三十五。 京師三十三,雍丘、鄭各一,舊號「小底」,周改為「鐵騎」,太 平興國二年改為「日騎」,雍熙四年改今名。分左、右廂, 各四軍。雍熙三年,選善槍槊者充𨧱直。淳化三年,選 善左射者為左射。咸平五年,選天武、拱聖、驍騎善弩 射者為弩手。

契丹直三。咸平、許、壽各一。後唐置,旋廢。開寶三年, 以遼人內附之眾復置。太平興國中,因事復置,旋廢。 《歸明》渤海指揮二。京師,太平興國四年征幽州,以 渤海降兵立。

拱聖指揮二十一。京師。乾德中,選諸州騎兵送闕 下,立為驍雄。後改「驍猛。」雍熙四年,又改「拱辰」,未幾,改 今名。

吐渾小底。舊指揮五。治平中,併為二。京師。太平興 國四年,平太原,獲吐渾子弟,又選監牧諸軍中所有 者充。

驍騎指揮二十三。京師。太平興國四年置,後又選 掉搨索兵及左右教駿兵增置。雍熙四年,改殿前司 步鬥弩手為「驍騎弩手。」淳化四年,選壯勇超絕者為 上驍騎,在本軍之上。咸平五年,分左、右廂。舊又有殿 前小底。至道二年,選驍騎馬直及善射者充,後廢。 驍勝左右指揮各五。京師。咸平三年,選教駿驍騎 諸軍備「征子弟材勇者立。」

寧朔指揮十。京師、尉氏各三,雍丘、渭、河陽、河陰各 一。咸平三年,選教駿諸軍備征及外州兵立。

龍猛指揮八。京師。太平興國中,揀閱龍騎及諸州 部送招獲群盜,取其材勇者立。淳化四年,又擇精悍 者為教閱龍猛,以備禽盜,在本軍之上。景德四年,又 選龍騎、驍騎兵增之。

飛猛指揮二。咸平二年,選龍猛驍騎兵子弟之材 勇者立。

驍猛指揮四。尉氏三。太康一。舊號「驍雄」,太平興國 中改。雍熙四年,以拱聖年多者為拱辰軍,其次等者 如故。景德四年,以拱聖年多者隸之。

神騎指揮十八。雍丘十三,咸平五。端拱二年,選驍 雄新配人及教駿、借事等兵立。淳化二年,廢掉搨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