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3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粟,喪車重兵器於浦洛河,詔免死,後廢。

侍衛司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 虞候各一人。馬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 一人,步軍亦如之。自馬、步軍都虞候已上,其員全闕, 即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各領其務,與殿前號為「三司。」 馬步軍有龍衛、神衛左右四廂都指揮使、都虞候,每 指揮有都指揮使、副指揮使,餘如殿前司之制。所領 騎兵、步兵之額、敘列如左:

騎軍員僚直「顯德中,周平三關,召募強人及選高 陽關馳捷兵,為北面兩直。」建隆初,選諸州騎兵及蕃 鎮廳頭召募人等,為左三直。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 選其騎兵為右三直。北面兩直營貝、冀,隸高陽關都 部署。大中祥符中,改為貝州左直,冀州右直。後改四 直。京都二,恩、冀各一。

龍衛舊號「護聖。」周廣順中,改「龍捷。」建隆二年,揀去 衰老,以諸州所募精勁者補之。太平興國二年,改分 左、右廂。四年,平太原,選其降兵為揀中龍衛。雍熙四 年,又揀善槍槊者為𨧱直。淳化三年,選剩員堪披甲 者為帶甲剩員。五年,又揀善左射者為左射。指揮四 十四。京師三十八,雍丘、尉氏、河陽各一,澶三。

忠猛咸平一年置。指揮一。定州。

散員咸平五年置。指揮一。定州。

驍捷。周顯德中,平三關,揀諸州士卒壯勇者為河 北驍捷。宋初,隸高陽關都部署。建隆二年,廢左右驍 武,以其兵來隸。乾德中,又選備征及嵐州歸附之兵 為河南驍捷。其後止以「驍捷」為名。太平興國四年,平 太原,揀閱降兵為揀中驍捷。淳化四年,又置新立驍 捷。至道三年,分驍捷為左、右廂。咸平五年,以其年多 者為帶甲剩員指揮二十六,尉氏新立陳、揀、中各一, 恩十四,冀十

雲騎舊號「左右備征」, 建隆二年改。開寶以後,募子 弟為雲騎,以其次為武騎,又選騎兵之次等為武騎, 又選本軍年多者為帶甲剩員。指揮十五。京師十一, 陳留、西京各一,鞏二。

歸明神武太平興國四年,親征幽州,以其降兵立 此軍。初指揮一,後增為四。雍丘。

克勝本潞州騎兵,端拱初,升指揮二路。

驍銳舊名「散員指揮」,咸平四年改。指揮四。莫三,冀 一。

驍武本河北諸州忠烈、威邊、騎射等兵,淳化四年 揀閱,其材與雲騎、武騎等,立得自置馬,分左、右廂。指 揮二十。北京七,真定三,定六,相、懷、洺、邢各一。

「廣銳本河州忠烈宣勇能結社買馬者,馬死則市 補,官助其直。」至道元年立。咸平以後選振武兵增之, 老疾者以親屬代。景德二年,詔「非親屬願代者聽。」大 中祥符五年,以其退兵為「帶甲剩員。」舊河東指揮三 十一。陝西七。景祐、康定中,增為四十二。太原、代、并各 三,汾五,嵐、石、岢嵐各二,晉、熙、慈、絳、澤、隰、憲、寧化、威勝、 平定、火山各一,涇、原、鄜各二,秦、渭、環、邠寧各一。 武清、晉州騎兵,端拱二年,以其久在北鄙,有屯戍 之勞,選勇悍者就升。指揮一。晉。

有馬勁勇咸平四年,選江東諸州兵立。慶曆中,分 置第六、第七,總指揮七。太原二,代、嵐各一,磁三, 雲翼舊指揮三十三,景祐以後,增置二十三,分左 右廂,總五十六。真定、雄、瀛、深、趙、永寧各三,定、冀各六, 保五,滄、北平、永靜、順安、保定各二,莫、邢、霸各一,廣信、 蕭各四。

廳子。本石州城立。景德元年,改徙營相州。慶曆初, 升禁軍。指揮六。定一,相五。

萬捷開寶中,募趙、相、滄、冀州民立。大中祥符中,以 驍武、雲騎退兵隸之。指揮七。相、冀、遼各二,滄一, 雲捷。太平興國四年,選諸軍中應募子弟及教駿、 借事、備征等有武幹者立。大中祥符五年,以寧朔退 兵隸之。指揮十二。尉氏、咸平、西京、北京、澶各二,汝、懷 各一。

橫塞咸平三年,選諸軍威邊、騎射及在京借事立。 指揮七。雍丘、咸平、考城、襄邑、寧陵各一,衛二。

員僚剩員直禁軍員僚以罪責降者充。此下至「騎 捷」凡六軍,天聖後無。

清塞周立指揮二。其一北蕃歸附之眾,營壽州;其 一破淮南紫金山砦所得騎軍,營延州。宋初,選本軍 子弟補其缺。太平興國三年,又得泉州、兩浙兵以益 之。

飛捷本威鹵軍、保州易州靜塞兵、定州廳子軍立。 淳化元年,詔赴闕揀閱,以「靜塞」為三等,「廳子」為一等, 改今名。指揮四。

驍駿本壽州咸聖軍,咸平三年改。指揮一。

揀中夏州廳子本夏州家戶。淳化五年,河西行營 都部署李繼隆遣部送京師立。指揮一。

騎捷本雍州強人指揮。咸平三年改,分營瀛、莫,指 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