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7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定惑還,國乃可安。一令逆則百令失,一惡施則百惡 結。故善施於順民,惡加於凶民,則令行而「無怨。」使怨 治怨,是謂逆天。使讎治讎,其禍不救。治民使平,致平 以清,則民得其所而天下寧。犯上者尊,貪鄙者富,雖 有聖王,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誅,貪鄙者拘,則化行而 眾惡消。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祿得,節義之士不可以 威刑脅。故明君求賢,必觀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 士修其禮,致節義之士修「其道,然後士可致而名可 保。」夫聖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敗之端,審治亂之 機,知去就之節,雖窮不處亡國之位,雖貧不食亂邦 之粟。潛名抱道者,時至而動,則極人臣之位,德合於 己則建殊絕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揚於後世。聖王之 用兵,非樂之也,將以誅暴討亂也。夫以義誅不義,若 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墜,其克必矣。所以 優游恬淡而不進者,重傷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 天道惡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 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常懼而不敢 失道。豪傑秉職,國威乃弱;「殺生在豪傑,國勢乃竭。豪 傑低首,國乃可久;殺生在君,國乃可安。四民用虛,國 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賢臣內則邪臣外,邪臣 內則賢臣斃,內外失宜,禍亂傳世。大臣疑主,眾姦集 聚。臣當君尊,上下乃昏;君當臣處,上下失序。傷賢者 殃及三世,蔽賢者身受其害,嫉賢者其名不全,進賢 者福流子孫,故君子急於進賢而美名彰焉。利一害 百,民去城郭,利一害萬,國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 澤,去一利萬政乃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