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7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帥;皇皇濟濟,扈蹕之公卿。從龍雲合,捧日霞生。鹵簿 前驅,按禮文而不忒;招搖在上,法天象而有程。肅肅 戈戟,鏜鏜鼓鉦。期門佽飛,雲蒸而鱗萃;材官騎士,岳 立而山橫。旌旗衣服,文物聲明。列羽林之仗,空細柳 之營。鍚鸞和鈴,鏗天籟於曉吹;槍棓鋒盾,戢星芒於 太清。皇帝乃降步輦,陞帳殿,明誓六師,誕修一戰。法 武侯之陣,示以縱橫;按風后之圖,親加訓練。出遊兵 以定兩端,握奇數而制四面。搖乾蕩坤,飛霆走電,八 尾四頭,千化萬變。開闔舒卷,若常山之蛇蟠;沸渭喧 闐,如滄海之鼇抃。則有超乘賈勇,戲車為郎,挾輈射 戟,挽強蹶張,劍倚青漢,戈揮太陽。可以越巨壑,踏崑 岡,壓乎北方之強。又若屈產新羈,渥洼逸駕。汗血蘭 筋,騰霜照夜。師子花獰,胡孫色赭。可以走高山,突平 野,勢吞乎南牧之馬。莫不虓若虎貔,猛如熊羆。鏖兵 神速,彉騎飆馳。前御其前,必參長而補短;陣閒容陣, 亦鴈行而魚麗。疾徐有節,動靜有期。無窮如天地之 運轉,不竭如江漢之渺瀰。沒而復出,如兩曜;盡而復 生。如四時同子弟之親父兄,急難相救,若手足之捍 頭目,斯須不離,屹屹然立不敗之地,堂堂乎成無敵 之師,以虞待不虞,則禍亂息矣。治多如治寡,則進退 隨之。所謂有備無患,居安慮危,保寧宗社,震讋蠻夷, 暢皇威於禹畫,生《兌》悅於堯眉。夫如是,岐陽大蒐,安 能竊比?驪山講武,不足稱奇。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 此平戎,何戎不北。兵雖示乎服習,戰必分其曲直。周 武桓桓之眾,尚以仁而伐不仁;漢高將將之材,固鬥 智而不鬥力。既而皇歡洽,白日斜。還北闕,御東華。宴 喜斯備,慶賞有加。氣增堡障,聲動幽遐。通大漠,極流 沙。佇見破天親可汗之名,風行紫塞;賜奉國契丹之 印,永屬皇家。帝庸作歌曰:「順時獮狩,安邊禦寇。」揚我 武兮。師人輯睦,軍陣習熟,威醜鹵兮。不教而戰,祗取 敗兮。不戢自焚,予深戒兮。近臣再拜而賡歌曰:「秋大 閱兮威窮邊,兵力銳兮人心堅。封狼居兮禪姑衍,抵 瀚海兮登燕然。俾遁逃兮無地,咸扶服兮朝天。無外 之化兮被率土,升中之禮兮告上元。然後飛英,聲介 景福,億萬斯年。」

《西郊講武賦》
田錫

吾皇帝以品物咸寧,方隅砥平,當北闕之無事,幸西 郊而講兵。萬乘天旋,按和鸞之節奏;六師鱗萃,分部 伍以縱橫。蓋以安不忘危,先王之訓;理不忘亂,聖人 所慎。雖寶祚之重熙,當昌朝之應運。禮稱秋獮,法無 爽於威加;易貴師貞,動必遵於豫順。於是綸綍宣詞, 西郊戒期。中謁者傳出兵之令,大司馬陳講武之儀, 甸人奉職以奔走,軍吏宵征而陸離。觀象於天,當太 白垂芒之際;陳師於野,協《金風》肅物之時。於是駕太 一之帝車,出《兌方》之近甸。聲容海蕩以川振,扈從風 驅而電轉。宣傳號令,若驪山之閱兵;分布陳行,比滇 池之教戰。百萬之眾,如虎如貔。三千被練,如熊如羆。 或圓陣以右布,或方陣兮左施。或靈鼉以進矣,或金 鉦以卻之。喧喧闐闐,天地為之震蕩;乍離乍合,山岳 為之分披。睿武皇威,讋四裔而盡恐;軍般兵勇,肅萬 里以咸知。既而臣下山呼,天顏兌悅。罷鵝鸛之行伍, 散魚麗之布列。蚩尤扈蹕以遵路,風后陪乘而中節。 乃捨爵以賞賚,迨策勳於功烈。古稱耀德,我則克己 以虔恭;孰可去兵,我「則以時而講閱。」夫武有七德,修 之於君;天生五材,用之於民。靖亂四方,必以武而底 定;懷其萬國,必用文以經綸。是知武輔於文,若雷霆 表昊穹之怒;文經於武,猶舟航濟巨川之津。宜乎!仁 君纂嗣於丕圖,睿德方臻於至理。總兵三百萬,拓地 萬餘里,整齊黎元,混同書軌。然《春秋》有閱兵之禮,仲 尼垂教戰之旨。故神武耀乎區域,天威震乎遐邇。《書》 云:「夷夏蠻貊,罔不率俾。」

《教戰守》
蘇軾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 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將見於他日。今不為 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 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致民田獵 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習於鐘鼓 旌旗之閒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殺伐之際而」 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及至後 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天下既定,則 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後,甲兵損弊,而人民日以安 於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而走。 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 樂,酣豢於遊戲酒食之閒,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痿 蹶而不復振。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 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因 以微矣。」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 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於多疾,至 於農夫小民,終歲勞苦,而未嘗告疾,此其故何也?夫 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 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衝犯,肌膚之所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