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8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杜預曰:「尸,陳也。荊亦楚也,更為楚陳兵之法。孑,戟也。楚始於此參用戟為陳。」

臣按:《隨武子》所謂「荊尸而舉」 ,則是荊尸之法創於莊公,至宣公時又舉行之也,夫楚子以諸侯之國處荊蠻之地,其行師有紀律如此,士會所以謂之能用兵而不可敵也,況有天下之大,奉天討以行天誅,孰能禦之哉?

《昭公二十一年》,公子城以晉師至,救宋,與華氏戰于 赭丘。「鄭翩願為鸛,其御願為鵝。」

杜預曰:「鄭翩,華氏黨。鸛、鵝皆陳名。」

臣按:楚之陳名「魚麗」 ,鄭之陳名「鸛鵝」 ,即物以為名,其布置之形狀殆或類之與?

《通典》:司馬穰苴曰:「五人為伍,十伍為隊,一軍凡二百 五十隊,餘奇為握奇。故一軍以三千七百五十人為 奇兵,隊七十有五,以為中壘,守地六千尺,積尺得四 里,以中壘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三百步。壘內有地三 頃,餘百八十步。正門為握奇,大將軍居之。六纛、五麾、 金鼓、府藏、輜積皆中壘外,餘八千七百五十人,隊百」 七十五,分為八陳,六陳各有千九十四人,六陳各減 一人,以為陳之部署,舉一軍則千軍可知。

蘇軾曰:「《司馬法》曰五人為伍,五伍為兩,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二百五十取三焉而為奇,其餘七以為正,四奇、四正而八陳生焉。夫以萬二千五百人而均之八陳之中,宜其有奇而不齊者,是以多為曲折,以盡其數、以極其變,鉤聯蟠屈,各有條理。」 臣按:凡兵者有四正、四奇,皆合而為一,或離而為八,是曰八陳,故以正合為奇勝也。大抵穰苴之法即古《司馬》之法,其隊伍營壘、坐作進退之度,皆有所本,世謂之穰苴陳法。陳法者,所以訓齊士卒,使其上下如一,前後左右,進退周旋,如身之運臂,臂之使指,無不如意也。

《孫子》曰:「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彉弩,節如發機。 紛紛紜紜,鬥亂而不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散 也。」

李靖曰:「臣修其術,凡立隊相去各十步,駐隊去師隊二十步,每隔一隊立一戰,隊前進以五十步為節,角一聲,諸隊皆散立,不過十步之內。至第四角聲,籠槍跪坐。於是鼓之,三呼三擊,三十步至五十步,以制敵之變。馬軍從背出亦五十步,臨時節止,前正後奇,觀敵如何。再鼓之,則前奇後正,復邀敵來,伺隙擣虛。」

《吳起教戰之令》:「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 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士。鄉里相比, 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習陳,三鼓趣食,四鼓嚴辦, 五鼓就行。聞鼓聲合,然後舉旗。」

臣按:說者《孫吳兵法》主於權譎,非王者之師,然其計謀雖有詭詐,而其行軍布陳之法則多有可取。

蜀諸葛亮推演《八陳圖》,咸得其要。

杜牧曰:「數起於五,而終於八。今夔州諸葛武侯以石縱橫八行為方陳,奇正之出,皆生於此。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環無窮也。諸葛出斜谷,以兵少,但能用六數。今盩厔司竹園乃有舊壘,司馬懿以四十萬步騎不敢決戰,皆知其能也。」

朱熹曰:「『陳圖自古有之,《周官》所謂如戰之陳』,蓋是此法。《握機文》雖未必風后所作,然由來已遠。武侯立石於江邊,乃是水之回洑處,所以水不能漂蕩,其擇地之善、立基之堅如此,此其所以為善用兵也。」

臣按:亮至南中生致孟獲,使觀於營陳之間,縱使更戰,七縱七擒,獲曰:「公天威也。」 司馬懿按行營壘,歎曰「天下奇材。」 由是觀之,武侯所置之陳誠非偶然也。至今魚復平沙上壘石為八行,相去二丈,凡六十四蕝,晉桓溫見之,謂為常山蛇勢,說者謂溫妄言耳。嗚呼,「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至人心已悟,後世徒妄說」 ,蘇氏之言有自哉。

唐太宗問李靖曰:「卿所制六花陣法,出何術乎?」靖對 曰:「臣所本諸葛亮《八陣法》也。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 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古制如此。臣為圖因之。故外 畫之方,內環之圜,是成六花,俗所號耳。」太宗曰:「內圜 外方,何謂也?」靖曰:「方生於正,圜生於奇。方所以矩其 步,圜所以綴其旋。是以步數定於地,行綴應於天。步」 定綴齊,則變化不亂。八陣為六,武侯之舊法焉。 太宗曰:「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斯八陣,何義也?」靖曰:「傳 之者誤也。古人祕藏此法,故詭設八名爾。八陣本一 也,分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號;風雲者,本乎旛名; 龍虎鳥蛇者,本乎隊伍之別。後世誤傳,詭設物象,何 止八而已乎?」

太宗曰:「《五行陣》如何?」靖曰:「本因五方色立此名。方、圓、 曲、直、銳,實因地形使然。凡軍不素習此五者,安可臨 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