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0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 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 死矣,此文之所以忠於大王也。」趙王許諾。為起兵十 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先日公子嘗約兩主之 交矣,今秦且攻魏,願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 二年矣,今又行數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 行數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 望見軍,雖欲行數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 也。」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 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王曰:「大變可得聞乎?」曰:「秦 攻魏,未能克之也,而臺已燔;游已奪矣,而燕不救魏。 魏王折節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 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 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 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 「子行矣,寡人聽子。」乃為之起兵八萬,車三百乘,以從 田文。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秦王 大恐,割地請講於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按燕救趙

魏事不見於史,《國策》入魏昭王時事,故附於此。

赧王二十九年,齊滅宋。

按《史記田敬仲世家》:「湣王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 王為西帝。」蘇代自燕來入齊,見於章華東門。齊王曰: 「『嘻!善子來。秦使魏冉致帝,子以為何如』?對曰:『王之問 臣也,卒而患之,所從來微,願王受之,而勿備稱也。秦 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後也。且讓爭帝名,無傷 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 且天下立兩帝,王以天下為尊,齊乎?尊秦乎』?」王曰:「尊 秦曰『釋帝』。」「天下愛齊乎?愛秦乎?」王曰:「愛齊而憎秦?」曰: 「兩帝立,約伐趙,孰與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對 曰:「夫約鈞然與秦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釋帝 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之利。故願王 明釋帝以收天下,倍約賓秦無爭重。而王以其間舉 宋。夫有宋衛之陽,地危;有濟西趙之阿東,國危;有淮 北楚之東,國危;有陶平陸梁門不開,釋帝而貸之以 伐桀。宋之事,國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 不聽。此湯武之舉也。敬秦以為名,而後使天下憎之, 此所謂以卑為尊者也。願王熟慮之。」于是齊去帝復 為王,秦亦去帝位。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愛 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 也?」蘇代為齊謂秦王曰:「韓聶之攻宋,所以為王也。齊 彊輔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煩一兵, 不傷一士,無事而割安邑也,此韓聶之所禱于王也。」 秦王曰:「吾患齊之難知,一從一衡,其說何也?」對曰:「天 下國令齊可知乎?齊以攻宋其知事秦。以萬乘之國 自輔不西事秦則宋治不安。中國白頭游敖之士皆 積智欲離齊秦之交,伏式結軼西馳者未有一人言 善齊者也;伏式結軼東馳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 何則?皆不欲齊秦之合也。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 也。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請以此決事。」 秦王曰:「諾。」于是齊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溫。齊南割 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并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 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按《宋世家》,宋君偃十 一年自立為王。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 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 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于是諸侯 皆曰:「桀,宋宋其復為紂所為,不可不誅。」告齊伐宋。王 偃立四十七年,齊湣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 而三分其地。

赧王三十一年,燕與秦、楚、三晉共破齊,入臨菑。湣王 走莒,為淖齒所弒。

按《國策》,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欲將報讎,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 破燕,孤極知燕小,力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 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敢問以國報讎者奈何?」郭隗 先王對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 國與役處,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先 趨而後息,先問而後嘿,則什己者至;人趨己趨,則若 己者至;馮几據杖,盻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若恣睢 奮擊,呴藉叱咄,則徒隸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 法也。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聞王 朝其賢臣,天下之士必趨於燕矣。」昭王曰:「寡人將誰 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 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 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 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 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而千里馬之至者三。 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豈遠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 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燕王弔死問 生,與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國殷富,士卒樂佚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