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1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而馮該遁走。毅進平巴陵,以毅為使持節、兗州刺史,

將軍如故。毅號令嚴整,所經墟邑,百姓安悅。南陽太 守魯宗之起義襲襄陽,破桓蔚毅等諸軍,次江陵之 馬頭。振擁來輿出營江津。宗之又破偽將溫楷。振目 擊宗之,毅因率無忌、道規等諸軍,破馮該於豫章口, 推鋒而進,遂入江陵。振聞城陷,與謙北走,乘輿反正。 毅執元黨卞範之、羊僧壽、夏侯崇之、桓道恭「等,皆斬 之。桓振復與苻宏自鄖城襲陷江陵,與劉懷肅相持。 毅遣部將擊振,殺之,并斬偽輔國將軍桓珍。毅又攻 拔遷陵,斬元太守劉叔祖於臨嶂,其餘擁眾假號以 十數,皆討平之。二州既平,以毅為撫軍將軍。時刁預 等作亂,屯於湘中,毅遣將分討,皆滅之。」按《桓元傳》, 「元興三年五月,桓元死,何無忌」等攻桓謙於馬頭,桓 蔚於龍洲,皆破之。義軍乘勝競進,振、該等距戰於靈 溪,道規等敗績,死沒者千餘人。義軍退次尋陽,更繕 舟甲。毛璩自領梁州,遣將攻漢中,殺桓希。江夏相張 暢之、高平太守劉懷肅攻何澹之於西塞磯,破之。振 遣桓蔚代王曠守襄陽,道規進討武昌,破偽太守王 旻、魏詠之。劉藩破桓石綏於白茅。義軍發尋陽。桓亮 自號「江州刺史」,侵豫章,江州刺史劉敬宣討走之。義 軍進次夏口,偽鎮東將軍馮該等守夏口。揚武將軍 孟山圖據魯城,輔國將軍桓山客守偃月壘。劉毅攻 魯城,道規攻偃月壘。無忌與檀祗列艦中流,以防越 逸。義軍騰赴,叫聲動山谷,自辰及午,二城俱潰,馮該 散走,生禽山客。毅等平巴陵。毛璩遣涪陵太守文處 茂東下。振遣桓放之為益州,屯夷陵。處茂距戰,放之 敗走,還江陵。義熙元年正月,南陽太守魯宗之起兵 襲襄陽,破偽雍州刺史桓蔚、無忌諸軍,次江陵之馬 頭,振擁帝出營江津。魯宗之率眾於柞溪破偽武賁 中郎溫楷,進至紀南,振自擊宗之,宗之失利。時蜀軍 據靈溪,毅率無忌、道規等破馮該軍,摧鋒而前,即平 江陵。振見火起,知城已陷,乃與謙等北走。是日,安帝 反正,大赦天下,唯逆黨就戮,詔特免桓引一人。桓亮 自豫章自號鎮南將軍、湘州刺史。苻宏寇安成、廬陵, 劉敬宣遣將討之,宏走入湘中。二月,桓謙、何澹之、溫 楷等奔于姚興。桓振與宏出自溳城,襲破江陵。劉懷 肅自雲、杜伐振等,破之。廣武將軍唐興斬振及偽輔 國將軍桓《珍毅》於臨章。一作鄣斬偽零陵太守劉叔祖。 桓亮、苻宏復出寇湘中,害郡守長史檀祗;討宏於湘 東,斬之。廣武將軍郭彌斬亮於益陽,其餘「擁眾假號」, 皆討平之。

按《宋書高祖本紀》:「元興三年,桓元敗於崢嶸洲,義軍 以為大事已定,追躡不速,元死幾一旬,眾軍猶不至。 元從子振逃於華容之浦中,招聚逆黨數千人,晨襲 江陵城,居民競出赴之,騰之、康產皆被殺。桓謙先匿 於沮川,亦聚眾以應。振為元舉哀,立喪廷。謙率眾官 奉璽綬於安帝。無忌、道規既至江陵,與桓振戰於靈」 溪。元黨馮該又設伏於楊林,義軍奔敗,退還尋陽。兗 州刺史辛禺懷貳,會北青州刺史劉該反,禺求征,該 次淮陰又反,禺長史羊穆之斬禺,傳首京師。十月,高 祖領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劉毅諸軍復進至夏 口。毅攻魯城,道規攻偃月壘,皆拔之。十二月,諸軍進 平巴陵。義熙元年正月,毅等至江津,破桓謙、桓振,江 陵平,天子反正。三月,天子至自江陵。按《劉道規傳》, 桓元軍破走蜀,為馮遷所斬。桓謙、桓振復據江陵,劉 毅留巴陵,道規與何無忌俱進攻桓謐於馬頭,桓蔚 於寵洲,皆破之。無忌欲乘勝直造江陵,道規曰:「兵法 屈伸有時,不可苟進。諸桓世居西楚,群小皆為竭力, 振勇冠三軍,難與爭勝,且可頓兵蓄銳,徐以計策縻 之,不憂不克也。」無忌不從,果為振所敗,乃退還尋陽, 繕治舟甲,復進軍夏口。偽鎮軍將軍馮該戍夏口東 岸,揚武將軍孟山圖據魯城,輔國將軍桓仙客守偃 月壘。於是毅攻魯城,道規、無忌攻偃月,並克之,生禽 仙客、山圖。其夕,該遁走,進平巴陵。謙、振遣使求割荊、 江二州「奉歸」,晉帝不許。會南陽太守魯宗之起義攻 襄陽,偽雝州刺史桓蔚走江陵。宗之進至紀南,振自 往距之,使桓謙留守。時毅、道規已次馬頭,馳往襲,謙 奔走,即日克江陵城。振大破宗之而歸,聞城已陷,亦 走。無忌翼衛天子還京師,道規留夏口。江陵之平也, 道規推毅為元功,無忌為次功,自居其末。進號輔國 將軍、督淮北諸軍事、并州刺史、義昌太守如故。時荊 湘、江、豫猶多桓氏餘燼,往往屯結,復以本官進督江 州之武昌、荊州之江夏、隨郡、義陽、綏安、豫州之西陽、 汝南潁川、新蔡九郡諸軍事,隨宜剪撲,皆悉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