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1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舟師自淮泗入清,欲泝河西上,假道於國。詔群臣議 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關號曰天險,一人荷戈,萬夫 不得進。裕舟船步兵,何能西入?脫我乘其後,還路甚 難。若北上河岸,其行為易。揚言伐姚,意或難測,假其 水道,寇不可縱。宜先發軍,斷河上流,勿令西過』。」又議 之內朝,咸同外計。太宗將從之,浩曰:「此非上策,司馬 休之之徒擾其荊州,劉裕切齒來久。今興死子劣,乘 其危亡而伐之。臣觀其意,必欲入關,勁躁之人,不顧 後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則姚無事 而我受敵。今蠕蠕內寇,民食又乏,不可發軍。發軍赴 南,則北寇進擊;若其救北,則東州復」危。未若假之水 道,縱裕西入,然後興兵塞其東歸之路,所謂卞莊刺 虎,兩得之勢也。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 勝也,亦不失救鄰之名。縱使裕得關中,縣遠難守,彼 不能守,終為我物。今不勞兵馬,坐觀成敗,鬥兩虎而 收長久之利,上策也。夫為國之計,擇利而為之,豈顧 婚姻,酬一女子之惠哉!假令國家棄恆山以南,裕必 不能發吳越之兵,與官軍爭守河北也,居然可知。議 者猶曰:「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北上岸 則姚軍必不出關助我。揚聲西行,意在北進,其勢然 也。」太宗遂從群議,遣長孫嵩發兵拒之,戰於畔城,為 裕將朱超石所敗,師人多傷。太宗聞之,恨不用浩計。 按《于栗磾傳》,劉裕之伐姚泓也,栗磾慮其北擾,遂 築壘于河上,親自守焉。禁防嚴密,斥堠不通,裕甚憚 之,不敢前進。裕遺栗磾書,遠引孫權求討關羽之事, 假道西上,題書曰「黑槊公麾下。」栗磾以狀表聞,太宗 許之,因授黑槊將軍。栗磾好持黑槊以自標,裕望而 異之,故有是語。按《長孫嵩傳》,晉將劉裕之伐姚泓, 太宗假嵩節,督山東諸軍事,傳詣平原。緣河北岸列 軍,次於畔城,軍頗失利,詔假裕道。裕於舟中望嵩麾 蓋,遺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師。詔嵩厚答之。 又敕「簡精兵為戰備,若裕西過者,便率精銳南出彭、 沛,如不時過,但引軍隨之。彼至崤陝間,必與姚泓相 持,一死一傷,眾力疲敝。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裕首 可不戰而懸。」於是叔孫建等尋河趣洛,遂入關。嵩與 建等自成皋南濟,晉諸屯戍皆望塵奔潰。裕剋長安, 嵩乃班師。

義熙十四年十一月赫連勃勃寇長安朱齡石奔潼 關。

按《晉書安帝本紀》,「義熙十四年十一月,赫連勃勃大 敗王師於青泥北。雍州刺史朱齡石焚長安宮殿,奔 於潼關。尋又大潰,齡石死之。」按《赫連勃勃載記》,「勃 勃聞姚泓將姚嵩與氐王楊盛相持,率騎四萬襲上 邽,未至而嵩為盛所殺。勃勃攻上邽,二旬,剋之,殺泓 秦州刺史姚平都及將士五千人,毀城而去。進攻陰 密」,又殺興將姚良子及將士萬餘人。以其子昌為使 持節、前將軍、雍州刺史,鎮陰密。泓將姚恢棄安定奔 於長安。安定人胡儼、華韜率戶五萬據安定,降於勃 勃。以儼為侍中,韜為尚書,留鎮東羊苟兒鎮之,配以 鮮卑五千,進攻泓將姚諶於雍城,諶奔長安。勃勃進 師,次郿城,泓遣其將姚紹來距,勃勃退如安定。胡儼 等襲殺苟兒,以城降泓。勃勃引歸杏城,笑謂群臣曰: 「劉裕伐秦,水陸兼進。且裕有高世之略,姚泓豈能自 固。吾驗以天時人事,必當剋之。又其兄弟內叛,安可 以距人?裕既剋長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諸將 守關中,待裕發軫,吾取之若拾芥耳,不足復勞吾士 馬。」于是秣馬厲兵,休養士卒,尋進據安定,姚泓嶺北 鎮戍郡縣悉降,勃勃于是盡有嶺北之地。俄而劉裕 滅泓,入于長安,遣使遺勃勃書,請通和好,約為兄弟。 勃勃命其中書侍郎皇甫徽為文而陰誦之,召裕使 前,口授舍人,為書,封以答裕。裕覽其文而奇之。使者 又言勃勃容儀瓌偉,英武絕人,裕嘆曰:「吾所不如也。」 既而勃勃還統萬,裕留子義真鎮長安而還。勃勃聞 之大悅,謂王買德曰:「朕將進圖長安,卿試言取之方 略。」買德曰:「劉裕滅秦,所謂以亂平亂,未有德政以濟 蒼生。關中形勢之地,而以弱才小兒守之,非經遠之 規也。狼狽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無暇有意于中原。 陛下以順伐逆,義貫幽顯,百姓以君命望陛下,義旗 之至,以日為歲矣。青泥、上洛,南師之衝要,宜置遊兵, 斷其去來之路。然後杜潼關,塞崤、陝,絕其水陸之道。 陛下聲檄長安,申布恩澤,三輔父老皆壺漿以迎王 師矣。義真獨坐空城,逃竄無所,一旬之間,必面縛麾 下,所謂兵不血刃,不戰而自定也。」勃勃善之,以子璝 都督前鋒諸軍事、領撫軍大將軍,率騎二萬,南伐長 安。前將軍赫連昌屯兵潼關,以買德為撫軍右長史, 南斷青泥。勃勃率大軍繼發。璝至渭陽,降者屬路。義 真遣龍驤將軍沈田子率眾逆戰,不利而退,屯劉迴 堡。田子與義真司馬王鎮惡不平,因鎮惡出城,遂殺 之。義真又殺田子。于是悉召外軍入于城中,閉門距 守,關中郡縣悉降。璝夜襲長安,不剋。勃勃進據咸陽, 長安樵採路絕。劉裕聞之,大懼,乃召義真東鎮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