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2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以為三萬也,懼而服焉。梁司州刺史柳仲禮留其 長史馬岫守安陸,自率兵騎一萬寇襄陽。初,梁竟陵 郡守孫暠以其郡來附,太祖命大都督符貴往鎮之。 及仲禮至,暠乃執貴以降。仲禮又進遣其將王叔孫 與暠同守。太祖怒,乃令忠帥眾南伐,攻梁隨郡,克之, 獲其守將桓和,所過城戍,望風請服。忠乃進圍安陸。 仲禮聞隨郡陷,恐安陸不守,遂馳歸赴援。諸將恐仲 禮至則安陸難下,請急攻之。忠曰:「攻守勢殊,未可卒 拔。若引日勞師,表裡受敵,非計也。南人多習水軍,不 閑野戰,仲禮回師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襲之。 彼怠我奮,一舉必克,則安陸不攻自拔,諸城可傳檄 而定也。」於是選騎二千,御枚夜進,遇仲禮於淙頭。忠 親自陷陳,擒仲禮,悉俘其眾。馬岫以安陸降,王叔孫 斬孫暠,以竟陵降,皆如忠所策。梁元帝遣使送子方 略為質,並送載書。請魏以石城為限,梁以安陸為界, 乃旋師。

廢帝元年春王雄平上津魏興達奚武執蕭循於梁州

按《北史廢帝本紀》,不載。按《周書太祖本紀》,「廢帝元 年春,王雄平上津、魏興,以其地置東梁州。夏四月,達 奚武圍南鄭,月餘,梁州刺史宜豐侯蕭循以州降,武 執循還長安。」按《達奚武傳》,「大統十七年,詔武率兵 三萬經略漢川,梁將楊賢以武興降,梁深以白馬降, 武分兵守其城,梁梁州刺史宜豐侯蕭循固守南鄭。 武圍之數旬,循乃請服,武為解圍。會梁武陵王蕭紀 遣其將楊乾運等將兵萬餘人救循,循於是更據城 不出,恐援兵之至,表裡受敵,乃簡精騎三千,逆擊乾 運於白馬,大破之,乾運退走,武乃陳蜀軍俘級於城 下。循知援軍被破,乃降。率所部男女三萬口入朝,目 劍以北悉平。」按《柳慶兄鷟鷟子帶韋傳》,十七年,太 祖遣大將軍達奚武經略漢川,以帶韋為治行臺左 丞,從軍南討。時梁宜豐侯蕭循守南鄭,武攻之未拔, 乃令帶韋入城說循曰:「足下所固者險,所恃者援,所 守者民。今王師深入棧道,長驅漢川,此則所憑之險 不足固也。武興陷沒於前,白馬破亡於後,自餘川谷 酋豪,路阻而不敢進,此則所望之援不可恃也。夫顧 親戚,懼誅夷,貪榮慕利,此生人常也。今大兵總至,長 圍四合,戮逃亡以勸安居,賞先降以招後服,人人懷 轉禍之計,家家圖安堵之謀,此則所部之民不可守 也。且足下本朝喪亂,社稷無主,盡忠將何所託?死節 不足成名,竊為足下不取也。」僕聞賢者相時而動,智 者因變立功。「當今為足下計者,莫若肉袒軍門,歸命 下吏,免生民於塗炭,全髮膚於孝道,必當紆青拖紫, 裂土分珪,名重當時,業光後嗣,豈若進退無據,身名 俱滅者哉!循然之,後乃降魏。」按《赫連達傳》,「達從大 將軍達奚武攻漢中,梁宜豐侯蕭循拒守積時,後乃 送款。武問諸將進止之宜,開府賀蘭願德等以其食」 盡,欲急攻取之。達曰:「不戰而獲城,策之上者。無容利 其子女,貪其財帛,窮兵極武,仁者不為。且觀其士馬 猶彊,城池尚固,攻之縱克,必將彼此俱損;如其困獸 猶鬥,則成敗未可知。況行師之道,以全軍為上。」武曰: 「公言是也。」乃命將帥各申所見。於是開府楊寬等並 同達議,武遂受循降。

廢帝二年三月魏安公尉遲迥率眾伐蜀八月克成 都劍南平。

按:《北史廢帝本紀》:二年「秋八月,大將軍尉遲迥克成 都,劍南平。」

按《周書太祖本紀》,廢帝二年三月,太祖遣大將軍魏 安公尉遲迥率眾伐梁武陵王蕭紀於蜀。五月,蕭紀 潼州刺史楊乾運以州降,引迥軍向成都。八月,克成 都,劍南平。按《尉遲迥傳》,侯景之渡江,梁元帝時鎮 江陵,既以內難方殷,請修鄰好。其弟武陵王紀在蜀 稱帝,率眾東下,將攻之。梁元帝大懼,乃移書請救,又 請伐蜀。太祖曰:「蜀可圖矣。取蜀制勝,在茲一舉。」乃與 群公會議,諸將多有異同,唯迥以為紀既盡銳東下, 蜀必空虛,王師臨之,必有征無戰。太祖深以為然,謂 迥曰:「伐蜀之事,一以委汝,計將安出?」迥曰:「蜀與中國 隔絕百有餘年,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師之至。宜以 精甲銳騎,星夜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 漸進,出其不意,衝其腹心。蜀人既駭官軍之臨速,必 望風不守矣。」於是乃令迥督開府元珍、乙弗亞、万俟 呂陵始、叱奴興、綦連、宇文昇等六軍,甲士一萬二千, 騎萬匹伐蜀。以魏廢帝二年春,自散關由固道出白 馬,趣晉壽,開平林舊道。前軍臨劍閣,紀安州刺史樂 廣以州先降。紀梁州刺史楊乾運時鎮潼州,又降。六 月,迥至潼州,大饗將士,引之而西。紀益州刺史蕭撝 不敢戰,遂嬰城自守,進軍圍之。初,紀至巴郡,聞迥來 侵,遣譙淹回師為撝外援。迥分遣元珍、乙弗亞等以 輕騎破之,遂降。撝前後戰數十合,皆為迥所破。撝與 紀子宜都王肅及其文武官屬詣軍門請見,迥以禮 接之,其吏人等各令復業,唯收僮隸及儲積以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