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2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煬帝大業八年正月帝征高麗七月班師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八年春正月辛巳,大軍集于 涿郡。以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𠋫衛大將軍。壬午,下 詔曰:天地大德,降繁霜於秋令;聖哲至仁,著甲兵於 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 蓋非獲已。版泉丹浦,莫匪龔行;取亂覆昏,咸由順動。 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 文王之志。永監前載,屬當朕躬。粵我有隋,誕膺靈命, 兼三才而建極,一六合而為家。提封所漸,細柳盤桃 之外,聲教爰暨,紫舌黃枝之域,遠至邇安,罔不和會, 功成治定,於是乎在。而高麗小醜,迷昏不恭,崇聚勃、 碣之間,薦食遼獩之境。雖復漢魏誅戮,巢窟暫傾,亂 離多阻,種落還集。萃州藪於往代,播「實繁以迄今,歷 年永久。惡稔既盈,天道禍淫,亡徵已兆,亂常敗德,非 可勝圖,掩慝懷姦,惟日不足,移告之嚴,未嘗面受,朝 覲之禮,莫肯躬親,誘納亡叛,不知紀極,充斥邊垂,亟 勞烽𠋫,關柝以之不靜,生人為之廢業。在昔薄伐已 漏,天網既緩,前禽之戮未即,後服之誅,曾不懷恩,翻 為長惡。乃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 遼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職貢,碧海之濱,同稟正朔。遂 復敓攘琛賮,遏絕往來,虐及弗辜,誠而遇禍。輶軒奉 使,爰暨海東,旌節所次,途經藩境,而擁塞道路,拒絕 王人,無事君之心,豈為臣之禮,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且法令苛酷,賦斂煩重,強臣豪族,咸執國鈞;朋黨比 周,以」之成俗,賄貨如市,冤枉莫伸。重以仍歲災凶,比 屋饑饉,兵戈不息,徭役無期,力竭轉輸,身填溝壑,百 姓愁苦,爰誰適從?「境內哀惶,不勝其弊。迴首面內,各 懷性命之圖;黃髮稚齒,咸興酷毒之歎。」省俗觀風,爰 屆幽朔,弔人問罪,無俟再駕。於是親總六師,用申九 伐,拯厥阽危,協從天意,殄茲逋穢,克嗣先「謨。今宜授 律啟行,分麾屆路,掩勃澥而雷震,歷扶餘以電掃。比 戈按甲,誓旅而後行;三令五申,必勝而後戰。左第一 軍可鏤方道,第二軍可長岑道,第三軍可《海冥道》,第 四軍可《蓋馬》道,第五軍可建安道,第六軍可《南蘇道》, 第七軍可《遼東道》,第八軍可元菟道,第九軍可扶餘 道,第十軍可朝鮮道,第十一軍可沃沮道,第十二軍 可樂浪道,右第一軍可黏蟬道,第二軍可含資道,第 三軍可渾彌道,第四軍可臨屯道,第五軍可𠋫城道, 第六軍可提奚道,第七軍可踏頓道,第八軍可肅慎 道,第九軍可碣石道,第十軍可東暆道,第十一軍可 《帶方》道,第十二軍可襄平道。凡此眾軍,先奉廟略,駱 驛引途,總集平壤,莫非如豺如貔之勇,百戰百勝之 雄,顧盼則山岳傾頹,叱吒則風雲騰鬱,心德攸同,爪 牙斯在。」朕躬馭元戎,為其節度,涉遼而東,循海之右, 解倒懸於遐裔,問疾苦於遺黎。其外輕齎遊闕,隨機 赴響,卷甲銜枚,出其不意。又滄海道軍,舟艫千里,高 颿電逝,巨艦雲飛,橫斷沮江,逕造平壤,島嶼之「望斯 絕,坎井之路已窮。其餘遐州僻壤之人,控弦待發;微 盧彭濮之旅,不謀同辭。仗順臨逆,人百其勇,以此眾 戰,勢等摧枯。然則王者之師,義存止殺;聖人之教,必 也勝殘。」天罰有罪,本在元惡,人之多僻,脅從罔治。若 高元泥首轅門,自歸司寇,即宜解縛焚櫬,弘之以恩。 其餘臣人,歸朝奉順,咸加慰撫,「各安生業,隨才任用, 無隔裔夏。營壘所次,務在整肅,芻蕘有禁,秋毫勿犯, 布以恩宥,喻以禍福。若其同惡相濟,抗拒官軍,國有 常刑,俾無遺類。明加曉示,稱朕意焉。」總一百一十三 萬三千八百,號二百萬,其餽運者倍之。癸未,第一軍 發,終四十日引師乃盡,旌旗亙千里,近古出師之盛, 未之有也。三月辛卯,兵部尚書、左候衛大將軍段文 振卒。癸巳,上御師。甲午,臨戎於遼水橋。戊戌,大軍為 賊所拒,不果濟,右屯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麥鐵杖, 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又》等皆死之。甲午,車駕度遼, 大戰於東岸,擊賊破之,進圍遼東。於時諸將各奉旨, 不敢越機。既而高麗各城守,攻之不下。六月己未,幸 《遼東》,責怒諸將。止城西數里,御六合城。七月壬寅,宇 文述等敗績於薩水,右屯衛將軍薛世雄死之,九軍 並陷,將帥奔還,亡者二千餘騎。癸卯,班師。

按《通鑑綱目》:大業八年春正月,遣諸軍分道擊高麗, 四方兵皆集涿郡。帝徵合水令庾質問曰:「高麗之眾, 不能當我一郡,今朕以此眾伐之,卿以為克不?」對曰: 「伐之可克,然陛下親行,戰或未克,懼損威靈。若車駕 留此,命猛將勁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 之必矣。事機在速,緩則無功。」帝不悅。尚方監耿詢上 書切諫,帝大怒,命左右斬之,何稠苦救得免。詔左十 二軍出鏤方、樂浪等道,右十二軍出黏蟬、襄平等道, 駱驛引途,總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萬人,其餽運者 倍之,帝親授節度。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騎兵四十 隊,隊百人,十隊為團;步卒八十隊,分為四團,團各有 偏將一人。其鎧胄、纓拂、旗旛,每團異色。受降使者一 人,承詔慰撫,不受大將節制。其輜重、散兵等,亦為四 團,使步卒挾之而行。日遣一軍,相去四十里,連營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