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4 (1700-1725).djvu/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軍司。 按《鄭居中傳》:朝廷遣使與金約攻契丹,復燕、 雲,蔡京、童貫主之。居中力陳不可,謂京曰:「公為大臣, 國之元老,不能守兩國盟約,輒造事端,誠非妙算。」京 曰:「上厭歲幣五十萬,故爾。」居中曰:「公獨不思漢世和 戎用兵之費乎?使百萬生靈肝腦塗地,公實為之。」由 是議稍寢。其後金人數攻,契丹日蹙,王黼、童貫復議 舉兵,居中又言:「不宜幸災而」動,待其自斃可也。不聽。 燕山平,進位太保,自陳無功不拜。時又有安堯臣者, 亦嘗上書論燕、雲之事,其言曰:「宦寺專命,倡為大謀。 燕、雲之役興,則邊釁遂開;宦寺之權重,則皇綱不振。 昔秦始皇築長城,漢武帝通西域,隋煬帝遼左之師, 唐明皇幽薊之寇,其失如彼。周宣王伐玁狁,漢文帝 備北邊,元帝」納賈捐之之議,光武斥臧宮、馬武之謀, 其得如此。藝祖撥亂反正,躬擐甲胄,當時將相大臣 皆所與取天下者,豈勇略智力不能下幽燕哉?蓋以 區區之地,契丹所必爭,忍使吾民重困鋒鏑。章聖澶 淵之役,與之戰而勝,乃聽其和,亦欲固本而息民也。 今童貫深結蔡京,同納趙良嗣以為謀主,故建「平燕 之議。臣恐異時脣亡齒寒,邊境有可乘之釁,狼子蓄 銳,伺隙以逞其欲,此臣所以日夜寒心。伏望思祖宗 積累之艱難,鑒歷代君臣之得失,杜塞邊隙,務守舊 好,無使外裔乘間窺中國,上以安宗廟,下以慰生靈。」 徽宗然之,命堯臣以官,後竟為奸謀所奪。堯臣常舉 進士不第,蓋惇之族子也。 按《郭藥師傳》:宣和四年 九月,藥師擁所部八千人,奉涿、易二州來歸,詔以為 恩州觀察使,王師北討,劉延慶與蕭幹軍於蘆溝,藥 師曰:「幹以全師抗我,燕城必虛,選勁騎襲之可得也。」 延慶遣藥師與諸將帥兵六千,夜半渡河,倍道而進。 質明,甄五臣領五千騎奪迎春門以入,大軍繼至,下 令納燕人降,而盡殺契丹雜鹵。藥師遣人諭蕭后使 趣降。后密詔蕭幹還戰於三市,藥師失馬,幾為所擒, 遂以敗還,猶進安遠軍承宣使。十二月,拜武泰軍節 度使。五年正月,加檢校少保、同知燕山府。詔入朝,徽 宗禮遇甚厚,賜以甲第姬妾張水嬉於金明池,使觀 之,命貴戚大臣更互設宴。又召對於後苑延春殿,藥 師拜廷下,泣言:「臣在鹵,聞趙皇如在天上,不謂今日 得望龍顏。」帝褒稱之,委以守燕。對曰:「願效死。」又令取 天祚,以絕燕人之望。變色而言曰:「天祚,臣故主也,國 破出走,臣是以降。陛下使臣畢命他所不敢辭。若使 反故主,非所以事陛下,願以付他人。」因涕泣如雨。帝 以為忠,解所御珠袍及二金盆以賜。藥師「出諭其下 曰:『此非吾功,汝輩力也』。」即翦盆分給之,加檢校少傅 歸鎮。蕭幹犯塞,藥師破其眾於峰山,生禽阿魯大師, 獲耶律德光尊號,寶劍檢、塗金印。幹尋為部下所殺, 策勳加檢校太傅。 按《張覺傳》:覺,平州義豐人也,在 遼國第進士,為遼興軍節度副使。鎮民殺其節度使 蕭諦里,覺拊定亂者,州人推領州事。燕王淳死,覺知 遼必亡,籍丁壯五萬人、馬千匹,練兵為備。蕭后遣時 立愛來知州,拒弗納。金人入燕,訪覺情狀於遼故臣 康公弼,公弼言:「彼何能為,當示以不疑。」乃以為臨海 軍節度使,任知平州。遼相左企弓等將歸東,粘罕欲 先遣兵擒覺,公弼曰:「如此,是趣之叛也,我請使焉而 觀之。」遂往見覺。覺曰:「契丹八路皆陷,今獨平州存,敢 有異志!所以未釋甲者,防蕭幹耳。」厚賂公弼使還。公 弼道其語,粘罕信之,升平州為南京,加覺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企弓、公弼與曹勇義、虞仲文皆東遷。時燕 民盡徙,流離道路,或詣覺訴「公弼、企弓等不能守燕, 致吾民如是,能免我者,非公而誰!」覺召僚屬議,皆曰: 「近聞天祚復振於松漠,金人所以急趍山西者,畏契 丹,議其後也。公能仗大義,迎故主以圖興復,責企弓 等之罪而殺之,縱燕人歸燕,南朝宜無不納。儻金人 西來,內用營平之兵,外藉南朝之援,何所懼乎?」覺又 訪於翰林學士李石,亦以為然,乃殺企弓等四人。復 稱保大三年,繪天祚像於廳事,每事告而後行。呼父 老諭曰:「女真讎也,豈可從!」指其像曰:「此非汝主乎?豈 可背?當相約以死,必不得已,則歸中國。」燕人尚義皆 景從。於是悉遣徙民歸石,更名安弼,偕故三司高黨 往燕山,說王安中曰:「平州自古形勝之區,地方數百 里,帶甲十餘萬,覺文武全才,若為我用,必能屏翰王 室。苟為不然,彼西迎天祚,北通蕭幹,將為吾肘腋患 矣。」安中深然之,具奏於朝,願以身任其責,令安弼黨 詣京師。徽宗以手札付詹度曰:「本朝與金國通好,信 誓甚重,豈當首違金人?昨所以不即討覺者,以兵在 關中而覺抗榆關故也。今既已東去,他日西來,則覺 蕞爾數城,恐未易當。為今之計,姑當密示羈縻足矣。 而」度數誘致之,諷令內附。宣和五年六月,覺遺書至 安撫司云:「金鹵恃虎狼之強,驅逐徙燕京富家巨室, 止留空城,以塞盟誓,緬想大朝,亦非得已。遺民假道 當管,冤痛之聲,盈於衢路。州人不忍,僉謂宜抗賊命, 以存生靈,使復父母之邦,且為大朝守禦之備,已盡 遣其人過界。謹令掌書記張鈞、參謀軍」事張敦固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