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0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亡費之利,外有守禦之備。騎兵雖罷,羌見萬人留田, 為必禽之具,其土崩歸德,宜不久矣。從今盡三月,羌 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於它種中,遠涉河山而來 為寇。又見屯田之士精兵萬人,終不敢復將其累重 還歸故地。」是臣之愚計,所以度羌且必瓦解其處,不 戰而自破之冊也。至於羌小寇盜,時殺人民,其原未 可卒禁。臣聞戰不必勝,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勞 眾。誠令兵出,「雖不能滅先零,亶能令羌絕不為小寇, 則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釋坐勝之道,從乘危之埶 往,終不見利,空內自罷敝,貶重而自損,非所以視蠻 裔也。又大兵一出,還不可復留,湟中亦未可空,如是, 繇役復發也。且匈奴不可不備,烏桓不可不憂。今久 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 校尉臨眾,幸得承威德,奉厚幣,拊循眾羌,諭以明詔, 宜皆鄉風。雖其前辭,嘗曰:「得亡效,五年宜亡,它心不 足,以故出兵。」臣竊自惟念,奉詔出塞,引軍遠擊,窮天 子之精兵,散車甲於山野,雖亡尺寸之功,媮得避嫌 之便?而亡後咎餘責,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 之福也。臣幸得奮精兵,討不義,久「留天誅,罪當萬死。 陛下寬仁,未忍加誅,令臣數得熟計。愚臣伏計熟甚, 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惟陛下省察!」充國奏每 上,輒下公卿議。臣。初是充國計者什三,中什五,最後 什八。有詔詰前言不便者,皆頓首服。丞相魏相曰:「臣 愚,不習兵事利害,後將軍數畫軍冊,其言常是,臣任 其計,可必用也。」上於是報充國曰:「皇帝問後將軍上 書言羌戎可勝之道,今聽將軍,將軍計善其上留屯 田及當罷者人馬數,將軍強食慎兵事,自愛。」上以破 羌、強弩將軍數言當擊,又用充國,屯田處離散,恐羌 犯之,於是兩從其計。詔兩將軍與中郎將卬出擊,強 弩出,降四千餘人;破羌,斬首二千級;中郎將卬斬首 降者亦二千餘級,而充國所降復得五千餘人。詔罷 兵,獨充國留屯田。

《神爵三》年,始置都護,以「屯田校尉」屬之。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西域傅》,自貳師將軍伐 大宛之後,西域震懼,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 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 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 至宣帝時,遣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數國。及破姑師 未盡殄,分以為車師前後王及山北六國。時漢獨護 南道,未能盡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其後日逐 王畔單于,將眾來降,護鄯善以西,使者鄭吉迎之。既 至,漢封日逐王為歸德侯,吉為安遠侯。是歲,神爵三 年也。乃因使吉并護北道,故號曰「都護。」都護之起,自 吉置矣。僮僕都尉由此罷,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於 是徙屯田田於北胥、《鞬披》、莎車之地。屯田校尉始屬 都護。都護督察烏孫、康居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可 安輯;安輯之,可擊擊之。」都護治烏壘城,去陽關二千 七百三十八里,與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饒,於西域, 為中故都護治焉。

元帝永光二年西羌反遣右將軍馮奉世擊破之詔留吏士屯田以備要害

按《漢書元帝本紀》:「二年秋七月,西羌反,遣右將軍馮 奉世擊之。八月,以太常任千秋為奮威將軍,別將五 校並進。」按《馮奉世傅》,「永光二年秋,隴西羌彡姐旁 種反,詔召丞相韋元成、御史大夫鄭弘、大司馬車騎 將軍王接、左將軍許嘉、右將軍奉世入議。是時歲比 不登,京師穀石二百餘,邊郡四百,關東五百,四方饑 饉」,朝廷方以為憂,而遭羌變,元成等漠然,莫有對者。 奉世曰:「羌戎近在竟內,背畔,不以時誅,亡以威制遠 蠻,臣願帥師討之。」上問用兵之數,對曰:「臣聞善用兵 者,役不再興,糧不三載,故師不久暴而天誅亟決。往 者數不料敵而師至於折傷,再三發軵,則曠日煩費, 威武虧矣。今反賊無慮三萬人,法當倍用六萬人。然 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萬人,一月足以 決。」丞相、御史兩將軍皆以為民方收斂時,未可多發 萬人屯守之,且足。奉世曰:「不可。 天下被饑饉,士馬羸 耗,守戰之備,久廢不簡。四裔皆有輕邊吏之心,而羌 首難。今以萬人分屯數處,敵見兵少,必不畏懼,戰則 挫兵病師,守則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形見,羌人乘 利,諸種並和,相扇而起。臣恐中國之役,不得止於四 萬,非財幣所能解也。故少發師而曠日,與一舉而疾 決,利害相萬也。」固爭之不能得。有詔益二千人,於是 遣奉世將萬二千人騎,以將屯為名。師古曰且云領兵屯田不言討 賊「典屬國任立;護軍都尉韓昌為偏裨。到隴西,分屯 三處:典屬國為右軍,屯白石;護軍都尉為前軍,屯臨 洮;奉世為中軍,屯首陽西極上。前軍到降同阪,先遣 校尉在前,與羌爭地利,又別遣校尉救民於廣陽谷, 羌戎盛多,皆為所破,殺兩校尉。奉世具上地形、部眾 多少之計,願益三萬六千人,乃足以決事。」書奏,天子 大為發兵六萬餘人,拜太常弋陽侯任千秋為奮武 將軍以助焉。十月,兵畢至隴西。十一月,並進。羌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