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1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二百五十八卷目錄

 驛遞部彙考一

  周總一則

  漢文帝一則 昭帝元鳳一則

  後漢世祖建武三則 後主建興一則

  唐總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代宗永泰一則 大曆一則 德宗貞元

  一則 憲宗元和一則 穆宗長慶一則 文宗太和一則

  遼總一則 聖宗統和一則 道宗太康一則

  宋總一則 太祖建隆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端拱一則 仁宗嘉祐一則 神宗

  熙寧一則

  金太宗天會一則 章宗泰和一則 宣宗興定一則 元光一則

  元總一則 太宗二則 憲宗一則 世祖中統四則 至元二十九則 成宗元貞二則

   大德八則 武宗至大四則 仁宗皇慶二則 延祐四則 英宗至治二則 泰定帝泰

  定二則 文宗天曆二則 至順三則 順帝至元一則 至正二則

戎政典第二百五十八卷

驛遞部彙考一

《周設遺人》,掌道路廬宿之委積,以供賓客、會同、師役 之事。

按:《周禮·地官》:遺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 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鄉里之 委積,以恤民之囏阨,門關之委積,以養老孤,郊野之 委積,以待賓客,野鄙之委積,以待羈旅,縣都之委積, 以待凶荒。凡賓客、會同、師役,掌其道路之委積。凡國 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

訂義鄭鍔曰:「賓客之往來,會同之畢至,師役之竭作,其人眾矣。道途之所須,寢食之不便,其何以行之哉?遺人之官,自國門之外,野中之道,十里以至三十里,三十里以至五十里,近則有廬,遠則有宿,又遠有市廬則具飲食以待之。宿有路室,路室則有委以待之。市有候館,候館則有積以待之。如是則日無饑渴之憂,夜」有寢處之便,適千里者無宿舂糧之勞,亦不至於暴露而茇舍,則孰憚於從王事哉?然必以三十、五十里為率者,正師行不過三十里,吉行不過五十里之法,以五十里計之,則一市之間有三廬一宿,三廬各為飲食,蓋所給者賓客會同、師役之主將。

凡委積之事,巡而比之,以時頒之。

《秋官》「野廬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王昭禹曰:「野,道之小室謂之廬,所以待行旅也。《公劉》之詩,始曰『于時廬旅』,終曰『于豳斯館』,則館大而廬小。先王設官以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之類,故名官以野廬氏。」

掌達國道路,至于四畿。

鄭康成曰:「達謂巡行通之,使不陷絕也。去王城五百里曰畿 。」 王昭禹曰:「『達國道路,至於四畿』。則《遂人》所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 是也,謂之四畿,自王城五百里四面皆達之也。《遂人》既治野之道路,而野廬氏必掌達其道路,凡以輔成遂人之事而已。而司險又掌達其道路,則非特王畿之道路而已,凡九州山林川澤之阻者也。

《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樹。

鄭康成曰:「比,猶校也;宿,息廬之屬,賓所宿及晝止者也 。」 項氏曰:「校,實數不闕 。」 劉執中曰:「案比而肅其守衛 。」 王氏曰:「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所謂宿也;十里有廬,廬有飲食,所謂息也 。」 鄭鍔曰:「《遺人》:『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欲夫行者至有所止也;合方氏所達者,四方之途也;遂人所治者,田間之道路也。欲其無』」 所陷絕。自國之郊及郊外之野,所通行之路皆有宿息,并樹夜可以寢,晝可以憩,有井以備飲食,有樹以為藩蔽,野廬氏專掌之,則行者之至如歸矣。孰不願出於王之途乎?

《易》氏曰:「晉文公之為盟主也,司空以時平易道。」

《路》,圬人以時塓館宮室,諸侯賓至,隸人牧圉,各贍其事,百官之屬,各展其物,此晉之所以霸。若單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陳以聘于楚,道茀不可行,候不在疆,司空不視途,道無列樹,國無寄寓,野無施舍,此所以知陳之將亡,則野廬氏達國之道路,比及野之道路宿息者,所以為先王之制。

若有賓客,則令守涂地之人聚𣝔之。

王昭禹曰:「先王之時,涂地皆有人以為之守,有賓客則令其人聚而擊柝,所以待暴客也。」

有相翔者則誅之。

王昭禹曰:《論語》「翔而後集。」 彼翔而觀伺,有欲習為寇盜之意,故誅之,所以禦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