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也。茷與斾古今字也。故定四年《左傳》曰「蒨茷、旃旌」,亦斾也。以其繼旐垂之,因以為狀,故曰「胡不斾斾。」此旟而言旐者,散則通名。箋言「幑幟」者,以其在軍為幑號之幟。《史記》《漢書》皆謂之旗幟。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傳云「革鳥」,為解不明,故云「鳥隼之文章,將帥以下,衣皆著焉」,謂此織文鳥章,白茷央央也。以絳為縿,「畫為鳥隼。又絳為旒,書名於末,以為幑織。」知者:《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注云:「物名者,所畫異物則異名也。屬謂幑織也。《大傳》謂之幑號。今城門僕射所被,及亭長著絳衣,皆其舊象也。」又曰:「皆畫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其號。」注云:「事名、號織,所以顯別眾官。樹之於位,朝者各」就焉。《覲禮》曰:「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旂而立。」此其類也。朱注:「織幟」,字同《鳥章》,鳥隼之章也。白斾,繼旐者也。央央,鮮明貌。大全東萊呂氏曰:「日月為常,交龍為旂之類,皆幟之文也。鳥隼特其一耳。」曹氏曰:「白帛也。白斾以絳帛為斾,以帛續旐末,為燕尾,戰則斾之。」

《大雅韓奕》

王錫韓侯,《淑旂》《綏章》。

朱注淑,善也。《交龍》曰旂。綏章,染鳥羽,或旄牛尾為之,注於旂竿之首,為表章者也。大全孔氏曰:《夏采》注云:「徐州貢夏翟之羽」,有虞以為綏。後世或無染鳥羽,或旄牛尾為之,綴於幢上。然則綏者即交龍旂竿所建,與旂共一竿,為貴賤之表章,故曰「綏章。」

《禮記》

《曲禮》

武車綏旌,德車結旌。

陳注武車,革路也。取其建戈刃,即云「兵車。」取其威猛,即云「武車」也。旌,車上旌旛也。尚威武,故舒散若垂綏然。玉金象木,四路不用兵,故曰「德車。」德美在內,不尚赫奕,故纏結其旌於竿也。

前有水,則載青旌。

陳注王行宜警備,故前有變異,則舉類示之。「青旌」者,青雀也,是水鳥。

前有塵埃,則載鳴鳶。

陳注《鳶》,鴟也。鴟鳴則風生,風生則塵埃起。

前有車騎,則載飛鴻。

陳注鴻鴈也。鴈飛有行列,與車騎相似。

《前有士師》,則載虎皮。

陳注「《虎》威猛」,亦士師之象。士師非所當警備者,而亦舉類以示眾,或者禁止暴橫之意歟。

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陳注摯獸虎狼之屬,貔貅亦有威猛,舉此使眾知為備,但不知為載其皮、為畫其形耳。

《行》「前朱鳥而後元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 繕其怒。」

陳注行,軍旅之出也。朱鳥、元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以為旗章,其旒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旒也。招搖,北斗七星也,居四方宿之中,軍行法之作此,舉之於上,以指正四方,使戎陣整肅也。舊讀繕為「勁」,今從呂氏說,讀如字。其怒,士卒之怒也。呂氏曰:「急迫之也。」繕,言作而致其怒。先儒以繕為「勁」,不必改也。

「《進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

陳注疏曰:進退有度者,《牧誓》云:「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四伐五伐,乃止齊焉。」一擊一刺為一伐,少者四伐,多者五伐,又當止而齊,正行列也。「左右有局」者,局,部分也。軍之左右,各有部分,不相濫也。各司其局者,軍行須監領也。

《月令》

孟春之月,天子載青旂。 孟夏之月,天子載赤旂。 季夏之月中央土,天子載黃旂。 孟秋之月,天子載 白旂。 孟冬之月,天子載元旂。

《明堂位》

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 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 之禮樂。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韣,旂十有二旒, 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

正義弧以竹為之,其形為弓,以張縿之幅,故《考工記》「弧旌枉矢」,以象弧也。此弓之衣謂之韣。天子之旌旗,畫日月。《周禮》「日月為常,王建大常。」

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綏,殷之大白,周之大赤。

陳注四者,旌旗之屬。《周禮》「交龍為旂」,綏讀為緌。以旄牛尾,注於杜首而垂之者也。大白,白色旗也。大赤,赤色旗也。鄭云:「當言有虞氏之緌,夏后氏之旂。」謂虞質於夏,惟緌而已,至夏世乃有旂之制也。

《周禮》

《地官》

《大司徒》「大軍旅、大田役,以旗致萬民,而治其徒庶之 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