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2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無物」者,謂小國之州長也。其卿大夫一命,其州長士不命,不命者無物。此翿旌也,翿亦所以進退眾者。糅者,雜也。杠,撞也。七尺曰仞,鴻鳥之長脰者也。八尺曰尋。今文糅為縮,韜為翿。釋曰:云「無物者,謂小國之州長也」者,按《典命》,子男之卿再命,大夫一命,士不命,大夫一命,得建物,士不命,則無物,是以不得與上各以其物同別為此旌。云「此翿旌也」者,據下文士鹿中翿旌也。

《廣雅》

《旌》

天子之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則禮 含文嘉》曰:「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諸侯七仞,九 旒齊軫;卿大夫五仞,七旒齊較;士三仞,五旒齊肩。」是 也。

《釋名》

《釋兵》

九旗之名,日月為常。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 明」也。

「交龍為旂」,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通以赤色為 之,無文采,諸侯所建也。通帛為旃,旃,戰也。戰戰恭己 而已也。三孤所建,象無事也。「熊虎為旗」,將軍所建,象 其猛如虎,與眾期其下也。

「鳥隼為旟。」旟,譽也。軍吏所建,急疾趨事,則有稱譽也。 雜帛為斾,以雜色綴其邊,為翅尾也。將帥所建,象物 雜也。

「龜蛇為旐。」旐,兆也。龜知氣兆之吉凶。建之於後,察度 事宜之形兆也。

《全羽》為?猶,滑也,順滑之貌也。 「析羽為旌」,旌,精也,有精光也。

「《緌》,有虞氏之旌也。」注:「旄,竿首,其形橤橤然也。」

《綏》,夏后氏之旌也,其形衰衰也。

《白斾》,殷旌也。以帛繼旐求也。 翿,陶也,其貌陶陶,下垂也。

幢,童也。其貌童童也。

旛,幡也。其貌幡幡也。

《古今注》

《麾》

麾,所以指麾,武王「右執白旄以麾」是也。乘輿以黃,諸 公以朱,刺史、二千石以纁。

《旛》

信幡,古之徽號也。所以題表官號以為符信,故謂為 信幡也。乘輿則畫為白虎,取其義而有威信之德也。 魏朝有青龍幡、朱鳥幡、元武幡、白虎幡、黃龍幡五,而 以詔四方:東方郡國以青龍幡,南方郡國以朱鳥幡, 西方郡國以白虎幡,北方郡國以元武幡,朝廷畿內 以黃龍幡,亦以騏驎幡。高貴鄉公討晉文王,自秉黃 龍幡以麾是也。今晉朝唯用白虎幡,信幡用《鳥書》,取 其飛騰輕疾也。一曰,以鴻鴈燕鳦者,去來之信也。

《中華古今注》

《旄旃》

旌者,旌也,旌表賢人之德。旃者,善也,以彰善人之德。 旌類旗之象,旃類白旄之制。《書》云:「旌別淑慝。」

《杜佑通典》

《法制》

《大唐衛公李靖兵法》曰:「諸軍將伍旗,各准方色:赤,南 方火,白,西方金,皁,北方水,碧,東方木,黃,中央土。土既 不動,用為四旗之主。而大將行動,持此黃旗於前立。 如東西南北有賊,各隨方色舉旗,當方面兵急須裝 束,旗向前亞,方面兵急須進。旗正豎即往,臥即迴。審 細看大將軍所舉之旗,須依節度。諸每隊給一旗,行 則引隊,住則立於隊前。其大總管及副總管則立十 旗以上,子總管則立四旗以上,行則引前,住則立於 帳側。」統頭亦別給異色旗,擬臨陳之時,則辨其進退。 駐隊等旗,別樣別造,令引輜重,各令本軍營隊識認 其旗。如兵數較多,軍營復眾,若以異色認旗,遠看難 辨,即每營各別畫禽獸,自為標記,亦得。不然旗身旗 腳,但取五方色迴互為之,則更易辨。惟須營營自別, 務使指麾分明。

《萬花谷》

《旗制》

旗之制,三十有二:其大總管:一曰《青龍》旗,二曰《白獸 旗》,三曰朱雀旗,四曰《元武》旗,五曰《黃龍負圖》旗,六曰 《應龍》旗,七曰《龍馬》旗,八曰《玉馬》旗,九曰《鳳凰旗》,十曰 鸞旗,十一曰《鵔鸃旗》,十二曰《太平旗》,十三曰《麒麟旗》, 十四曰《飛麟旗》,十五曰《飛黃》旗,十六曰《駃騠》旗,十七 曰《白澤旗》,十八曰《五牛旗》,十九曰《犀角旗》,二十曰《金 牛旗》,二十一曰《兕旗》,二十二曰《三角獸旗》,二十三曰 《角端旗》,二十四曰《吉利旗》,二十五曰《騼䮷旗》,二十六 曰《騶牙旗》,二十七曰《黃鹿旗》,二十八曰《白狼旗》,二十 九曰《赤熊旗》,三十曰《辟邪旗》,三十一曰《苣文旗》,三十 二曰《白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