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2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突其陣,所部從之。進大敗,走筠州。飛抵城東,賊出 城布陣十五里,飛設伏,以紅羅為幟,上刺『岳』字,選騎 二百,隨幟而前。賊易其少,薄之,伏發,賊敗走。飛使人 呼曰:『不從賊者坐,吾不汝殺』。坐而降者八萬餘人。」 《王彥傳》:「彥知金州,紹興元年,李忠反,與戰不利,退屯 秦郊。秦郊距郡城二十里,路坦夷。彥募敢死士,易麾 幟,設奇以待。閱再宿,賊至秦郊,官軍逆戰,大敗之。」 《李寶傳》:「金主亮渝盟,由海道襲浙江。高宗授寶浙西 路馬步軍副總管,駐平江,令與守臣督海舟捍禦,斬 其帥完顏鄭家奴等六人,禽倪詢等。上於」朝報捷,上 喜曰:「朕獨用李寶,果立功為天下倡矣。」詔書「忠勇李 寶」四字表其旗幟。

《吳玠傳》:「紹興四年,金人攻仙人關,玠統領王喜、王武 率銳士,分紫白旗入金營,金陣亂。」

《解元傳》:「紹興四年,金人、偽齊合兵入侵,韓世忠自鎮 江趨揚州,命元屯承州。金人至近郊,元度翌日必至 城下,遣百人伏要路,百人伏嶽廟,自以四百人伏路 隅,令曰:『俟金人過,我當先出掩之。伏要路者,視我麾 旂,則立幟以待。金人必自嶽廟走,伏者背出,又決河 岸遏其歸路。金人果走城下,伏發,金人進退無路,乃』」 走嶽廟。元追之。獲百四十八人,止遺二人。

《陳韡傳》:「紹定四年,韡為提點刑獄招捕使,兼知建寧 府。衢州寇汪、徐、來二破常山、開化,勢張甚。韡命淮將 李大聲提兵七百,出賊不意,夜薄其砦。賊見筭子旗, 驚曰:『此陳招捕軍也』。皆大哭,急擊之,衢寇悉平。」 《劉錡傳》:順昌之捷,金人震恐。十一年,金人攻廬、和二 州,錡自太平渡江,抵廬州,與張俊、楊沂中會,而敵已 大入,會沂中、王德、田師中、張子蓋之軍俱至。翌日,兀 朮以鐵騎十萬分為兩隅,夾道而陣。德薄其右隅,引 弓射一酋斃之,因大呼馳擊,諸軍鼓譟。金人以拐子 馬兩翼而進。德率眾鏖戰,沂中以萬兵各持長斧奮 擊之,敵大敗。錡與德等追之,又敗於東山。敵望見曰: 「此順昌旗幟也。」即退走。

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攻瓜洲,知樞密葉義問見錡病 劇,以李橫權錡軍,劉汜固請出戰,金人以重兵逼瓜 洲,分兵東出,逆趨瓜洲,汜先退,橫以孤軍不能當,亦 卻。方諸軍渡江而北也,錡使人持黃白幟,登高山望 之,戒之曰:「賊至舉白幟,合戰舉二幟,勝則舉黃幟。」是 日,二幟舉踰時,錡曰:「黃幟久不舉,吾軍殆矣。」

《吳挺傳》:「紹興三十一年,挺為中軍統制。王師既復秦 州,金將合喜孛堇介叛將張中彥以兵來爭,挺破其 治平砦。已而南市城敗,亦掎角為援,轉戰竟日。挺令 前軍統制梅彥麾眾直據城門,眾勿喻。彥亦懼,力不 敵,挺督之,彥出兵殊死戰。挺率背嵬騎,盡易黃旗,繞 出敵後,憑高突之。敵譁曰:『黃旗兒至矣』!遂驚敗。」 《王友直傳》:友直以忠義軍統制,隸鎮江都統司。越四 月,詔偕統制張子蓋授海州。方接戰,友直張一旗,大 書「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以自表,潛由小逕背敵陣, 因其輜重扼歸道橋,左右枕水。張子蓋知友直已乘 敵後,麾軍進擊,敵潰走,盡溺死,圍遂解。

《姚興傳》:「興,相州人,荊湖南路兵馬副都監,隸都統王 權麾下。金兵渡淮,權遣興拒之,權奔仙宗山,嚴兵自 衛。興告急,數不應,統領戴皋帥馬軍引避。初,李二者 嘗有私恩於權,因得出入軍中,往來兩界貿易間,竊 權旗幟遺金人。至是,金人立權旗幟以誤興,興往奔 之,父子俱死焉。」

《魏勝傳》:勝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東魏勝」,金 人望見即退去。勝為旗十數,書其名姓,密付諸將,遇 鏖戰即揭之,金兵悉避走。

《張威傳》:「威在行伍,以勇見稱,進充偏裨,每戰輒克。金 人聞其名畏憚之。臨陣戰酣,則精采愈奮,兩眼皆赤, 時號張紅眼」,又號「張鶻眼。威立淨天鶻旗以自表。」 《曹友聞傳》:「友聞字允叔,武惠王彬十二世孫也。少有 大志,與仲弟友諒不遠千里,尋師取友。登寶慶二年 進士,授綿竹尉,改辟天水軍教授。城已被圍,友聞單 騎」夜入,與守臣張維糾民厲戰,兵退。制置使製大旗 書《滿身膽》以旌之。

《丁黼傳》:嘉熙三年,北兵自新井入,詐豎宋將李顯忠 之旗,直趨成都。黼以為潰卒,以旗榜招之。既審知其 非,領兵夜出城南迎戰,至石筍街,兵散,黼力戰死之。 《蕭雷龍傳》:縣尹劉聖仲素與雷龍有怨,殺之。後聖仲 北來,泊舟小孤山,有巨艦衝前,建大旗,書曰:「蕭知府 兵。」繼見雷龍坐船上,聖仲大呼,有頃不見,以驚死。 《李芾傳》:「芾為河南提刑時,郡縣盜擾,民多奔竄。芾令 所部發民兵自衛,縣一皂幟,令曰:『作亂者斬幟下』。民 始帖然。」

《元史耶律楚材傳》:壬辰,帝南征,將涉沙河,詔逃難之 民來降者免死。或曰:「此輩急則降,緩則走,徒以資敵, 不可宥。」楚材請製旗數百,以給降民,使歸田里,全活 甚眾。

《木華黎傳》:丁丑八月,封太師國王。太祖諭曰:「太行之